第五百九十一章:大禹舍身定四海
眼看华夏大地洪流肆虐,拥有超强实力的帝禹,当然知道这一切是水魔在暗中搞得鬼,但是,水魔畏与帝禹的强大实力,根本不敢站出来正面开战。对于这样的情况,帝禹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没有消灭水魔之前,只能带着炎黄子孙开挖、整修河道。这一干就是整整十三年,为了尽快治理水患,帝禹呕心沥血,十三年的时间里,有三次从家门口路过,都没有进去看一眼。在这十三年的时间里,帝禹不仅仅带着炎黄子孙疏通了河道,还在整修河道的过程中,找到了五团精纯的五行能量。
帝禹首先发现的就是坐镇中土的精纯土能量,发现这团强大的能量之后,帝禹当时就喜出望外,马上召唤正在家中为百姓治病的爱妻女娇,以及正带着炎黄子孙测量地形的爱妻瑶姬前来。作为三大拯救者的夫妻三人,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在消耗了2成能量之后,终于为这团精纯的土能量打造出了本体,注入了智慧,神兽黄龙就此诞生。有了黄龙驻守土能量本源地,地球的土能量马上稳定下来,刚刚修筑的河堤马上稳固了许多。
之后,女娇回到家中继续为天下百姓治病,防止瘟疫蔓延。帝禹一边带领着爱妻瑶姬测绘地形、劈山开河,一边寻找金、木、水、火四大五行能量的本源地。
经过帝禹不懈的努力,先后找到了木能量、金能量、火能量和水能量本源地,和两位爱妻一起,几乎耗尽了毕生修为,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打造了本体,注入了智慧,安排他们分别驻守在木、金、火、水五行能量本源地。
当五大神兽各自归位之后,地球的五行能量脉络顿时畅通起来,整个地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稳固,之前不断爆发的海啸、地震、飓风、火山喷发,都在五大神兽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如此一来,水患治理也正式迈上了快车道,又过了2年时间,帝禹带领着亿万炎黄子孙,完成了河道开挖,把之前肆虐的洪水引入了大海,从此之后,华夏大地的水患解除,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俗话说得好,凡事有利就有弊,之前借体巨蚺之体兴风作浪的邪灵,在五大神兽稳定了地球五行能量之后,眼看它偷偷释放出的邪恶能量不能再引发灾害了,就把所有的邪恶能量收了回去。如此一来,被它附体的巨蚺竟然在邪恶能量催动下发生了变异,经过十几年的进化之后,变成了一条巨蛟,所能运行的邪恶能量,也比之前提升了十几倍。
而此时,为了治理水患,为了给五大神兽打造本体,造成能量严重消耗的帝禹、女娇和瑶姬,仅仅恢复了不到五成。这一反一正的变化,竟然让水魔的实力,在宿主化身为巨蛟之后,超过了帝禹、女娇和瑶姬。
拥有了超强实力的水魔,马上运行暗系水能量催动海水,掀起了上千米高的浪头,向大地倒灌而来,妄图一举杀死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水魔运行邪恶能量制造巨浪所产生的能量震动,马上就被帝禹、女娇和瑶姬感应到了。夫妻三人马上出发,瞬移到了海边,一起发功输出把上千米的巨浪压了下去,就此,和水魔展开了三天三夜的大战。
当帝禹、女娇、瑶姬和水魔爆发大战的时候,作为地球五行能量的守护者,五大神兽也瞬移而来投入了战斗。五大神兽本就是三大拯救者制造出来的,和三大拯救者有着心灵相通的默契,联合作战的时候可以把能量运用发挥到极致。
这一场大战,一打就是一天夜,随着战斗的持续,巨大能量爆炸引发的冲击波,不断冲击着地球。刚刚稳定了十几年,根基还不牢固的地球五行能量脉络,在失去五大神兽的守护之后,又开始出现了紊乱。火山开始喷发,海水开始倒灌,山火无端燃起,飓风肆虐八方,眼看就是失去控制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管是拯救者还是五大神兽,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一旦地球五行能量失去控制,不用水魔毁灭地球,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于是乎,为了稳定住地球的五行能量,五大神兽不得不撤出战斗,返回了地球五行能量本源地。
五大神兽撤出战斗之后,水魔马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面对水魔越来越凌厉的攻势,眼看已经无法战胜水魔了。为了炎黄子孙还能有人统领,女娇和瑶姬融化了自己护体金丹,把自己压缩成了内丹,带着灵玉和圣武冲进了水魔庞大的身躯,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把水魔炸了个粉身碎骨。
面对两大拯救者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发动的攻击,水魔也知道,仅凭着巨蛟的身体是扛不住的,在巨蛟被炸碎之前,把无比强大的邪恶能量注入了大海之中。之后,带着邪灵玉和万魔剑远遁西方去了。
水魔是走了,不过,水魔留在大海中的邪恶能量却一直都在大海中不停激荡,把大海搅动的波浪滔天。为了防止海浪冲上陆地,帝禹只能坚守在海边,不停的输出能量控制滔天巨浪,这一守就是十年,凡国内之大事,群臣都到海边来向帝禹汇报。眼看一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帝禹把国政全都授予了益,让益统领炎黄子孙好好生活。但是,每有国家大事,益都会率领群臣来到海边,向帝禹汇报。
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让益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一国之主,也因为思念两位爱妻,想去另一个世界和爱妻相聚,帝禹融化了自己的护体金丹,把自己的全部能量注入了治水之时测量江海深浅的定子,用最后一丝意识控制着定子,来到了东海之底,镇住了肆虐了十余年的滔天巨浪。有了帝禹的舍身守护,从此四海皆平,炎黄子孙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