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商战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 余耀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商战

第52章商战

莒国和其邻近的莱国虽然算不上大国,但实力也不弱,要想征服他们,使之归集到齐国的旗帜之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莱国,早在齐太公(即姜太公)时,莱人就曾与齐人争夺过营丘(后为齐国的都城十三陵),可见其实力不弱。后来,齐国与莱国长期对立,谁也不服谁,谁也吃不掉谁。齐国要全力争取中原,当然要解决这个后顾之忧。这一天,齐桓公对管仲道:“莱、莒两国土地广阔、肥沃,又有特产紫草(染料作物),国力很强。寡人欲灭掉他们,仲父认为,该用什么办法。”

齐桓公惯于用武力征服他国,但管仲却不好此道,不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管仲想了想说:“同莱、莒两国打一场特殊战争。”

“特殊战争?”齐桓公不解地问,“什么叫特殊战争?”

管仲悄悄地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齐桓公,慎重地说:“此乃天机,泄露不得,若一旦泄露出去,将前功尽弃,齐国将损失惨重。”

“有必胜的把握吗?”齐桓公问。

“当然有把握。”管仲道,“只要依计而行,不费齐国一兵一卒,定能使莱、莒两国臣服于齐。”

“好,就按仲父的计策执行,打一场特殊战争。”齐桓公绝对信任管仲,见管仲说得如此肯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接着说,“不过,寡人要带彩头。”

“什么彩头?”管仲也来了兴趣,“请主公开出筹码。”

“彩头也不是很难。”齐桓公笑了笑说,“若是胜了,寡人为仲父摆酒庆功,若不尽如人意,仲父请寡人到府上喝酒。”齐桓公又狡黠地一笑:“请相国夫人抚琴助兴。”

“哈!哈!哈!”管仲大笑道,“这有何难,特殊战争一定会以齐国大胜而收场。到时,臣还是请主公到府喝酒,夫人为主公抚琴助兴。”

“好!”齐桓公大声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庄山,位于齐国、莱国、莒国的三国交界之处。庄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铜矿资源,齐国虽然工商业非常发达,但对庄山的铜矿却一直没有进行开采。

忽然间,庄山来了大批士兵,他们进驻庄山,安营扎寨之后,一部分人上山采掘矿石,一部分人在山谷中设炉冶炼。不远处的山坳里,还有人在进进出出,入口处有人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时间不长,庄山上的矿石开采出来了,冶炼的炉火也升起来了。矿石中的铜也被提炼出来了。冶炼出来的铜并没有运走,而是运进了旁边的山坳里。山坳里集聚了齐国最好的工匠,他们将冶炼出来的铜锭化成水,再将铜水倒进模具,转而就铸成了铮亮铮亮的钱币。原来,山坳内是一个铸币作坊。钱币铸出后并未运走,而是藏在山坳中的山洞里。

不知从哪一天起,三国交界处的各个路口,到处都张贴着齐国高价收购紫草的布告。

紫草是莱国、莒国的特产,既有野生的紫草,也有家种的紫草,是制作染料的原材料。长期以来,柴草市场供求一直比较平衡,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而这次布告所公布的收购价格,比平常的市场价格却高出一倍。当时正是紫草的种植季节,但莱、莒两国的农人家里还有上年没有售完的紫草。听说齐国高价收购紫草,于是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肩挑车载,纷纷将家里的紫草运到齐国设在边境的售卖点。

大道、小道上,到处都是运输紫草的队伍,茶前饭后,人们谈论的也是紫草的行情。特别是那些家里储存紫草多的人家,这次可是大赚一笔。

有些精明的人,见紫草能赚大钱,连夜铲除地里的庄稼,改种紫草。

莱国的国君听说齐国高价收购本国出产的紫草,非常高兴,对左右说:“铜币是人们珍重的,而紫草则是莱国的特产。用莱国的特产去换齐国的铜钱。”说到得意处,莱国国君哈哈大笑:“这样一来,齐国终将被我们兼并掉。”

于是,莱国人纷纷放弃粮食的种植,改种获利颇丰的紫草。

莒国的情况同莱国颇为相似,只是莒国的国君公开号召国人大量种植紫草。

第一年,莱国、莒国的农民将新收割的紫草肩挑车载地运到齐国的收购站。齐国在庄山已铸造了大量的铜币,对于莱、莒两国农民送来的紫草不加限制,全部高价收购,且都是现金交易。如此一来,莱、莒两国的农民心里更踏实。

第二年,他们干脆就不种庄稼,所有的土地全部改种紫草。

管仲见两国都弃农去种植紫草,心里暗暗高兴,待到第二年紫草收获季节,突然命令隰朋把铸铜的兵士全部撤回,回家去种庄稼。

当紫草上市之时,管仲下令,禁止进口莱、莒两国的紫草。莱、莒两国的紫草一下子堆积如山,卖不出去,成了柴火。因为大家都去种植紫草,不种庄稼,导致两国市场上粮食奇缺。粮食生产是有季节性的,周期很长,不是说种就能种得出来的。由于粮食奇缺,导致两国市场的粮食价格暴涨,每钟粮食价格高达三百七十钱,且常常还是有价无市。而此时齐国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每钟仅十钱。

莱、莒两国的人民纷纷前来投靠齐国。莱、莒两国国力因之而大损,不得不臣服于齐国。文姜氏到莒国来,正是在这个时候,莒国此时自身都难保,哪还有心思谈什么联合抗齐呢?

管仲不费一兵一卒,看不见战火硝烟,就凭紫草商战,一举降服莱、莒两国,这件事犹如一阵风,立即传遍天下。各诸侯国,无不佩服管仲足智多谋,同时,也对齐国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畏惧心理。

管仲一场漂亮的商战,令齐桓公大开眼界。齐桓公好武,他只知道,要降服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动大批的战车,摧毁他的城池,掠夺他的财富,令敌人胆寒。武力服人,表面上看似服了,其实在内心里却充满了仇恨。管仲以商战服人,被征服者心悦诚服,输得没有一点脾气。

商战,管仲胜了,赌局,齐桓公输了。齐桓公为仲父摆酒庆功,承兑当初的诺言。为了让庆功宴搞得热闹些,齐桓公将这次庆功宴办成了大宴群臣。

酒宴间,大臣们推爵换盏,场面十分热闹。酒至半酣,齐桓公举起酒爵说:“仲父,你这次打了一场漂亮的商战,寡人敬你一爵,寡人先喝了。”

管仲端起酒爵一饮而尽,亮亮爵底说:“谢主公!”

“仲父!”齐桓公有些吐字不清地说,“还有件事情,寡人很为难,你替寡人想想办法。”

“主公有什么事为难?”管仲问道,“说出来,臣替主公排忧解难。”

“你替寡人将鲁国灭了。”齐桓公手一挥,说,“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像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齿和嘴唇一样。寡人久欲伸手,却又难以出拳。”

管仲知道,齐桓公多少还有点顾及姐姐文姜的面子,不想使她太难堪。于是笑着说:“这件事臣早有安排,主公静候佳音就是了。”

“仲父有了主意?”齐桓公惊喜地问。

“商战。”管仲说,“臣还是要用商战来打败鲁国。”

莒国倒向齐国,使鲁、莒联盟的计划流产,也使鲁国更加孤立。但是,文姜和鲁庄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齐国在管仲的策划下,一场旨在打击鲁国经济的商战,悄然拉开了帷幕,一场灾难性的打击,正等着鲁侯。

早在一年前,管仲就给鲁国挖了一个大陷阱,正在静候鲁国入瓮。

鲁国百姓擅长织绨,织绨业是鲁国百姓赖以谋生的支柱产业。绨是一种比罗厚、而且色彩光亮、质地润滑的丝织品。管仲请齐桓公带头穿以这种高档丝织品为原料做成的衣服,并号召大臣们也都穿这种衣服。上行下效,齐国的百姓纷纷穿起了以绨为面料做成的衣服。一时间,穿绨织衣服成为齐国的一种时尚。绨的需求量猛增,市场上供不应求。管仲又下令齐国不准百姓织绨。于是,致使齐国市场上绨的价格猛涨。

这一天,管仲带着两名侍卫到市场上察看行情,见满街的人穿的都是绨织品衣服,布店里购买绨的人排成队,生意火红。管仲凑过去,正看到鲁国商人同布店老板谈生意。

布店老板对鲁国商人说:“五天之内,你先给我运十车绨过来,有问题吗?”

鲁国商人有些为难地说:“价格怎么算?”

“齐国的市价你都知道,不用我多说。”布店老板说,“按市价,七成归你,三成归我,除掉费用、税收,我已经没有多少赚头了,薄利多销,图个热闹。”

鲁国商人算了算说:“好,就按你的意见,签个协约吧!”

管仲向一名侍卫耳语了几句,带上另一名侍卫,走进了街对面的茶楼。

鲁国商人同布店老板签了协约后离去,管仲的侍卫跟在后面,靠近茶楼时,侍卫上前对鲁国商人打招呼道:“老板,我家主人想见见你,行吗?”

“我是个生意人,见我有何事?”鲁国商人问。

“有生意,而且是大生意,做不?”侍卫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