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齐桓公当甩手掌柜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 余耀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齐桓公当甩手掌柜

第25章齐桓公当甩手掌柜

齐桓公筑坛拜相的当晚,在宫中单独宴请管仲,欲听管仲的治国、用人之道。齐桓公端起酒爵,先向管仲敬酒道:“寡人采纳仲父称霸之策,以成就寡人之志,故拜仲父为相国,请仲父助寡人称霸诸侯。”管仲端起酒爵,一饮而尽,而后道:“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所能独支,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所能成。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欲治理好齐国,非管仲一人之力所能成。”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齐桓公道。

“天下不患无能臣,患无君主去使用他们;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去管理它们。”

齐桓公点点头,表示赞同。

管仲接着说:“所以,通晓天时的,可以任命为官长;没有私心的,可以安排做官吏。”

齐桓公道:“仲父是相国,为百官之首,如何人尽其才,请说说看。”

“齐国有五杰!”管仲道,“主公欲成就大志,请用五杰。”

“齐国有五杰?”齐桓公道,“谁是五杰?”

“升降揖让有礼,进退熟悉礼节,说辞刚柔有度,臣不如隰朋。”管仲端起酒爵自饮一口道,“请任命他为‘大行’(负责礼仪的官员)。”

“好!”齐桓公爽快地道,“寡人同意!”

“开发荒地,使之成为城邑,开辟土地,使之增产粮食,增加人口,尽地之利,臣不如宁越。”管仲接着道,“请任命他为‘大司田’(负责农业的官员)。”

“好!”齐桓公不假思索地回答,“寡人同意!”

“在平原旷郊之上,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交战,三军用命,战车不乱,闻鼓而进,闻锣而退,臣不如王子成父。”管仲道,“请任命他为‘大司马’(负责军事的官员)。”

“好!”齐桓公毫不迟疑地回答,“寡人同意!”

“判案公平,不乱杀无辜之人,不冤枉无罪之人,臣不如宾胥无。”管仲道,“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的官员)。”

“好!”齐桓公毫不犹豫地说,“寡人同意!”

“敢于冒犯君上的威严,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贪图富贵,臣不如东郭牙。”管仲道,“请任命他为大谏(谏官)。”

“好!”齐桓公微笑着说,“寡人都答应你。”

“五个人各有所长,都是专才,臣一个也比不上。主公若欲治国强兵,用这五个人就足够了。”管仲话锋一转道,“但是,要臣去换他们,臣却不愿意。”

“为什么?”齐桓公问道。

“此五人都是治国的专才。”管仲自信地说,“主公若欲图霸王之业,则非臣莫属。”

“好呵!”齐桓公大笑道,“此五人德才兼备,口碑也好,寡人完全同意,明日早朝便下诏,任命这五个人的官职。”

管仲夹了点菜放进嘴里,边吃边说:“鲍叔牙是主公的太傅,管仲的兄长,天下无人不晓鲍叔牙与主公之恩缘,也无人不知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主公如何安排鲍叔牙?”

“唉!”齐桓公感叹地说,“寡人几次欲拜太傅为相国,他都拒而不受,坚意要让相国于仲父,他说仲父才是齐国相国最合适的人选。”

“叔牙兄的为人,臣最清楚,他考虑问题,不考虑自己,而是为国家的利益出发。”管仲赞赏地说,“这就是叔牙兄的可贵之处。”

“太傅真乃大忠、大贤之臣也!”齐桓公感慨地说。

“尽管叔牙兄拒绝高官,但是,主公不能忘记他,没有他,主公可能不会有今天。”管仲真诚地说。

齐桓公道:“寡人将终生尊鲍叔牙为太傅。仲父为相国,寡人拜太傅为亚相,有管、鲍二人共同辅佐寡人,何愁霸业不成?”

管仲微笑道:“论仁和宽厚,管仲不及鲍叔牙十之一二,亚相对鲍叔牙焉能匹配?只是,鲍叔牙之志在于高远,不在于官位。”

齐桓公问道:“太傅有何想法?”

管仲道:“鲍叔牙一生,无半分私念,一心只为齐国,正因为如此,他才拒做相国。他对齐国有功,是齐国之楷模,臣之兄长。”

“嗯!寡人一定会善待太傅。”齐桓公不无担忧地说,“现在朝廷不愁无人做官,而是僧多粥少,求索者众,寡人真不知该如何应付。”

“主公不必听左右的请求,要因能而受禄,因功而受官。”管仲道,“在用人上,请主公遵循‘三本’之则。”

“何为三本之则?”

“治国有三本。一是臣子的品德要与地位相称;二是臣子的功劳要与俸禄相称;三是臣子的能力要与官职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管仲进一步解释道,“一个国家,对于德义没有显著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对于功业没有表现国家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对于主持政事没有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们做大官。”

“嗯!寡人将尽量做到这些。”齐桓公回答得不甚坚决。

管仲见状,语气和缓、以退为进地道:“臣知道,依靠血缘关系和祖宗功勋而享受爵禄的世官世禄制,已经是根深蒂固,要主公打破世官世禄制的陋习,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不、不、不!”齐桓公道,“仲父说得有理,今后用人,寡人定当按三本之则而行,绝不拖仲父的后腿。”

“谢主公!”管仲深深一揖道,“最后一点,请主公一定要远小人,亲君子。特别是左右亲信,别让他们‘出则为势重以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谩侮蔽恶民欺君’。这类人犹如社鼠,令人防不胜防。”

“社鼠?”齐桓公不解问道,“何为社鼠?”

管仲道:“社乃祭祀之所,常有祭祀之物如六畜、熟食、粮食等,常引来老鼠偷食。这些老鼠很难对付,捉,捉不着,用火烧,会把社里的木梁烧毁,用水淹,又担心墙上的涂料泡坏。这就叫‘投鼠忌器’。”

齐桓公若有所思,没有出声。

第二天早朝,齐桓公任命:上大夫、太傅鲍叔牙为亚相;上大夫隰朋为大行;上大夫宁越为大司田;上大夫王子成父为大司马;大夫宾胥无为大司理;大夫东郭牙为大谏。

齐桓公的任命,令群臣振奋,唯有一人却倍感失落,这个人就是竖刁。他站列在班,满以为会叫到他的名字,谁知直到最后也没有听见,他不甘心,认为这都是管仲从中作梗,对管仲更是怀恨在心。

管仲对如何治理朝政,早已胸有成竹,筑坛拜相之后,他将亚相鲍叔牙和大行隰朋、大司田宁越、大司马王子成父、大司理宾胥无、大谏东郭牙召集在一起商讨治国之策。他真诚地对大家说:“蒙叔牙兄数荐于主公,管仲才得以拜相。我欲除积弊,举新政,使齐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以称霸诸侯,请各位帮助我。”说完拱手一揖。

“相国之才我最清楚。”鲍叔牙率先发言,“你尽管放手一搏,我们大家一定支持你。”

隰朋、宁越、王子成父、宾胥无、东郭牙五人对能被管仲称之为“齐国五杰”,心里非常高兴。现在又见管仲当面诚邀,都站起来答道:“主公将齐国大政委之于相国,我等今后唯相国马首是瞻,愿协助相国治理齐国,绝不怠慢。”

“好!好!好!”管仲大叫三声,接着说,“大家坐下来说话,不必多礼。”他见大家都坐下来了,说:“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内政、军政、经济三个方面。”说到这里,管仲站起来,拿起案几上的竹简,一人给了一卷说:“所有改革方案都在这上面,请你们认真地研究一下,特别是你们各自分管的部分,更要详细研究,有何不足之处,要予以完善,大家意见统一了,即便颁布实行。”

大家接过竹简,认真地看了起来,管仲等了一会说道:“我看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各位将竹简带回去,认真研究,三天后再集中讨论,确定最终方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