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急功近利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 余耀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章急功近利

第20章急功近利

且说齐桓公在朝堂上答应管仲,谋求齐国之霸业,退朝后又暗暗后悔。其实,他不是不想称霸诸侯,号令天下,而是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太多,不足以称霸,没有称霸的信心。在委政于管仲的第三天,他又将管仲召进宫中,有些难为情、但却又是真诚地说:“管大夫,寡人想了几天,齐国实在是难以称霸,还是将目标修改一下吧!”管仲见齐桓公说得如此认真,不解地问:“主公,前天在朝堂上,您不是亲口答应了的吗?为何又要出尔反尔?”

齐桓公歉疚地说:“寡人有三大缺点,还能够将国家治理好吗?还能够称霸吗?”

“臣不知道主公到底有什么缺点。”

齐桓公说:“寡人嗜好打猎,黄昏时还要到薮泽野地打猎,直到田野静寂,不见野兽踪影之后才回来。诸侯使者不得当面致意,百官也无从当面汇报。”

管仲说:“这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

齐桓公又说:“寡人嗜酒贪爵,夜以继日,无酒不餐,诸侯使者不得当面致意,百官也无从当面汇报。”

管仲笑了笑说:“这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

齐桓公脸有愧色地说:“寡人还有一个污行,就是好色,连表姐也不欲嫁与人的。”

“食、色,性也,太过好色虽不是一件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管仲宽慰地说。

齐桓公见管仲说三大缺点都不是最要紧的,便对管仲有所怀疑,认为管仲是个佞人,故意阿谀以讨自己欢心,马上翻了脸,大声斥道:“此三者都可以,难道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管仲不为所动,淡淡一笑说:“人君唯有优柔寡断和不奋勉为不可。优柔寡断则无人拥护,不奋勉则不能成事。”

齐桓公心里赞成管仲的观点,但他觉得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于是对管仲说:“你的意见很好,但是,今天寡人有点累了,请你先回去,改日我们再详谈。”

管仲见齐桓公刚才还同意奋勉,马上就要偷懒,不客气地说:“有些事情马上就可以办,为什么要改日呢?”

齐桓公有些不耐烦地说:“现在该做什么?”

管仲仍然是不动声色地说:“公子举为人见闻广博而且识礼,好学而且言语谦逊,请派他出使鲁国,以结国交;公子开方为人灵活敏捷,可出使卫国,以为国交;曹孙宿为人有小谦,而且有小聪明,十分谦恭而且善于辞令,正合乎荆楚的风格,请派他去那里,以结楚国。”

“好!”齐桓公同意管仲的建议,立即当着管仲的面下了诏令,打发了三位使者。管仲见这几件事办完了,这才请辞。

齐桓公看着管仲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股不易觉察的微笑。

齐桓公气度非凡,办事有魄力,好战心理很强,并且性子也很急。在他答应管仲称霸诸侯的目标之后不几天,他便对管仲说:“寡人想乘诸侯间没有战事的时候,加强一下军队建设。”

管仲毫不犹豫地说:“不行呀!齐国内乱多年,国家疮痍满目,百姓生活非常困难,主公应该先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而将军队收藏起来,与其厚于军队,不如厚于人民。国家尚未安定,主公不将人民生活放在首位而先扩充军队,那就将外不亲于诸侯,内不亲于百姓。这样,国家凭什么生存下去呢?”

齐桓公思考了半天,勉强同意了管仲的意见。没过多久,他又对管仲说:“管大夫,请你加强军备。我的战士没有训练,兵力又不充足,武器短缺,怎么能够称霸诸侯?必须在国内加强武备。”

“不可以这样做呀!”管仲着急地说,“这样齐国就危险了。国内夺取民用,鼓励兵士打仗,这是乱国之根源。国外侵犯诸侯,各国人民必怨恨齐国,仁义之士就不肯到齐国来,这样,国家还能没有危险吗?”

齐桓公将眼光投向旁边的鲍叔牙,似乎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鲍叔牙劝谏道:“主公,夷吾之言有理,请听从他的意见吧!”

齐桓公看着管仲,冷冷地说:“寡人本不欲称霸,是你硬要寡人称霸,现在寡人要称霸,你却又百般阻挠,到底是什么意思?”显然,齐桓公开始怀疑管仲的忠心了。

管仲心底透亮,委屈地说:“主公,欲强兵,必须先富国,如果内政不修,国内经济得不到开发,国力不强,何以称霸呀!”

“你是说国力不足吗?寡人自有办法,不需要你操劳。”齐桓公下了逐客令。

管仲痛苦地退出,鲍叔牙也有些无可奈何地跟了出来。

且说齐桓公同管仲、鲍叔牙商量,欲加强军备而受阻,心里非常气恼,甚至怀疑管仲的忠心和能力。但是,国家财力不足,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难题,非一蹴而就就能解决。这一天,他一个人在后宫喝起了闷酒。蔡姬见齐桓公回宫后一言不发,不知所为何事,凑过来试探地说:“主公,臣妾抚一曲,为你助兴如何?”

齐桓公焦躁地说:“心烦,不听!”

蔡姬见状,只好转个话题说:“竖刁来找过主公。”

齐桓公闻蔡姬提到竖刁,想到此人说话很中听,忙问道:“他人呢?”

“还在外面候着呢!”蔡姬说。

齐桓公说道:“叫他进来!”

竖刁应召而入,见齐桓公刚喝一爵酒放下酒爵,忙上前端起酒壶,满满地酌上一爵,献媚地说:“主公可是海量,千爵不醉呀!”

“找寡人有事吗?”齐桓公问道。

竖刁犹豫了半天说:“也没什么事!”

齐桓公见状,不高兴地说:“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

竖刁站在齐桓公的身边,小心翼翼地说:“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齐桓公端起酒爵一饮而尽。

竖刁忙又酌上一爵,轻声问道:“主公,你看以管仲的智慧和才干,能不能谋取天下?”

齐桓公毫不犹豫地说:“能。”

竖刁又问:“那么,以管仲的魄力,是不是一个敢作敢当、敢做大事的人?”

齐桓公又毫不犹豫地说:“是。”

“主公明知管仲的才智能谋取天下,而其魄力也敢干大事,主公却将国家权力完全交给他,以管仲的才能,借助主公的权势来治理齐国,难道不危险吗?”

齐桓公听到这里出了一身冷汗,觉得竖刁说得有理。

第二天,齐桓公召来管仲、鲍叔牙和隰朋,对三人说:“从今日起,隰朋大夫负责内务,管仲大夫负责对外事务。”

“主公,管仲大夫不是管得好好的吗?怎么要做如此决定?”隰朋不解地问。

齐桓公不容置疑地说:“就这样定了,不要问为什么。”

管仲瞪着一双眼睛看着齐桓公,他心里明白,这一定是昨天劝谏主公不要对外用兵而引起主公的误会,从而对自己起了戒心。这样的误会,当事人是很难说清楚的。他暗暗地叹了口气,没有申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