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苏醒的大地 外文明支援厅计划局资料
第611号外文明(惯用名奥赛亚诺)支援计划中期报告书
外文明支援厅计划局资料
「奥赛亚诺」
奥赛亚诺文明于统联标准时(umt)二百年代第十五期外文明探索热潮时被发现,奥赛亚诺不仅代表其文明所在惑星,也代表惑星所属的恒星系及所环绕的恒星。为统联发现的第六百十一号外文明。
以地球为基点的极坐标位置为,赤经十二时四十分五秒,赤纬负五十八度二十分,距离四一二点五五光。能在人马座方向观测到。
恒星奥赛亚诺是g6v型的主序星(矮星),比g2v型的太阳稍红,低温且高龄。不过,其所在的星系中有类似天狼星b的白色矮星,以及猎户座α的赤色巨星等等各类星体。从此来看可以说是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从这种相似中,可以认为其产生的生命体与地球生命体十分接近。
不过,不能无视奥赛亚诺与太阳的温差。这对两者孕育的生物有极其长远的影响。
恒星奥赛亚诺比太阳略冷。不过,其星系中的第四惑星比地球更接近母星轨道,足以获得充足的热量。
也因此,其公转周期必然很短。此外其实并非必然性,但其自转周期也很短。是故,第四惑星奥赛亚诺的气象变化较之地球来得更为频繁。也由此,在所有方面其生命体活动周期都要比地球生命来得短暂。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原生地球外智慧生物(eti)施瓦利斯。详情后述,总之奥赛亚诺变化频繁的速度,为施瓦利斯文明的形成给予极大的贡献。
此外,就如奥赛亚诺其名所代表的一样,海洋面积巨大。公转轴倾斜每大约十度就会发生季节变化。不过较之地球显少。
这些要因,抵制了长期性的气象变动,且促使了适度的短期性变动发生。安定与刺激的平衡与地球相近。所以,奥赛亚诺才具备与地球类似的生命体系。
「施瓦利斯」
奥赛亚诺的eti被称为施瓦利斯,以及希裘里基。因为从分类学角度看,两者几乎同种同源,所以以下陈述,用施瓦利斯为例。
施瓦利斯的一生寿命为三十当地年不到。其间,匆匆忙忙成熟,从事社会活动,结婚,生子,死亡。
如地球上的类人猿和海豚,因少子化与抚养期间的长期化,群体有必要哺育幼体,为此形成社会。不过施瓦利斯有点不同。他们的寿命作为eti来说很短,所以难以全面的养育孩子。所以他们选择了鱼类般多产多死的方式。这种方式下老一代与年青一代的接触很少,如此竟然能诞生文明,看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议。
其实关键在于他们的语言。他们发生的声音语言周波数很高。每个时间单位上的情报量很多。能够语速极快的交流。换言之,短时间中能交换许多知识。
是因为速语,社会才发展的吗?又或者是为了维持社会才形成这种速语的吗?这无从知晓,也没有什么调查的意义。只是,到umt四六零年,奥赛亚诺都是以这样短周期的情报交换为基础而繁荣。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极高。从c•o着手开始,在如此短时间内发展出如此文明的eti前例,几乎没有。
具备如此高能力的他们,就算拥有比人类更漫长的历史也不奇怪。然而,直到c•o插手为止,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文明发展。其理由,可谓是个谜团。不过可以推测的原因如下。
施瓦利斯为肉食动物,由于猎食对象为小型且动作相对迟钝的动物,所以他们不进行有组织的狩猎。也不组织劳动进行必要的农耕。此外,因为主要居住空间都在树上,所以几乎不会移居。
换言之,直到从树上下来的突破发生为止,都没有形成社会的必要。
当然,在过去的漫长历史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从树上下来的个体及部族。据施瓦利斯代代相传,某个被称为切琪的个体是初次下树的始祖。但除此之外,应该存在其他先驱者。不然无法说明为何大陆全域都有施瓦利斯存在。
而这没有影响文明发展,我们认为是由于大陆过于狭小的缘故。
奥赛亚诺陆域地形单一,只有地球的澳大利亚大小。虽然有些差异,但对照地球来说,地球文明几乎都是随着骑士与家畜发展起来的,席卷欧亚,构筑技术文明的,皆是具备牛、马等大型家畜,能频繁进行长距离转移的民族。伺养草食牛马的生活方式,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生活在岛屿上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新几内亚人,没有骑马,也没有骑马的必要。直到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二十一世纪为止,他们都生活在极为狭窄的地域中,终究没有形成高级文明。
目前的施瓦利斯社会,较之c•o插手前,扩张倾向十分明显。这也是可以加以说明的。
他们基本上是肉食。代代继承了捕食其他生命的习性。
这种斗争本能,驱使着他们不断扩张。不再受到森林束缚后,已经没什么可以阻止他们了。此外,多胎生的人口增加压力,也加速了这种扩张。
斗争本能使他们的文明发展。虽然以人类的判断来说,很难对此认可。而一味否定也不适宜。营养捕食型的eti多数是以力量推进文明。而人类正是走在这条道路上。
施瓦利斯社会同样可谓是典型。资料性价值重大。在外部纠正其发展前,进行足够详细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eti」(补充事项)
地球外智慧生物(etraterrestrialintelligence),至目前umt四六零年为止,共发现二千个以上。
虽然在地球极坐标的第五象限方向上,距离四百光年之遥的奥赛亚诺几乎可算是最遥远的外文明。但在其他方向上也不是没有更遥远的外文明存在。
该如何对待外文明,从以前开始便一直争论不休。能与人类交流的存在是怎样一个定义,所谓的交流又指的是哪一种状态?这类争论从没停止过。对招呼声会回复的就算是?那么大山应该也算,因为它会发出回响。能进行数学运算的东西?那么乌鸦也有计算能力。
此外,无法定义,也便无法证明不存在不能交流的智慧体。对此有人认为不可能证明,也有人认为不需要证明。
所以外文明支援厅现在,是以模糊的方针在运行。只要像是eti的东西,就认为其是eti。把一切将来可能是外转明的重要存在,都小心翼翼地去对待,注意不使其凋谢。事实上eti也确实多到需要这么判断。
最初发现的帕比洛斯就属模糊范畴。或者应该说,正因为最初发现的是它们,所以人类对于eti的定义范畴才变得宽广。像施瓦利斯这样容易沟通的eti,其实相当于是例外。
虽然如此但支援计划还是在不断展开,有些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功。第一期c•o卡陆•维茵克拉负责的特拉斯星巴纳库陆人,c•o兼象限统辖官玛萨•谷谷负责的塞舌尔星系的戴库斯托兰人,都留下了顺利发展的支援记录,并被作为支援厅的宣传资料被广泛使用。
不过,反过来看,有些地区的支援进展迟缓。造成如此原因的一方面是eti理解沟通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虽能理解却不愿意配合的例子。并且这样的例子绝不在少数。
「地球」(补充事项)
umt四六零年,地球圈总人口,加上宇宙殖民地与月球人口,共在一百二十亿左右。
与umt二百年相比,增加了二十亿,与umt初年相比,只增加了四十亿。gmt时代末期发生的食物生产体制崩溃所引世界性饥饿灾难,虽然没有再发生过。但人口的递增率确实在不断减少。
统一国
联(un),维持生存通胀的体系几乎完成。可用能源为核能与太阳能置换的电力。对于提出申请的个人,会在衣食住行教育方面,加上固定条件给予当事人及当事人的子孙免费提供。对于不提出申请的个人,也允许他们通过农林水产自给自足。虽然地球上不禁止商业活动。但生活必需品等的产生流通需要已经完全由un满足,所以不存在成本性支出。货币固然存在,税率则是全额累进税,私有财务的积累非常困难。
没有劳动义务,一切自愿原则。通过志愿者的劳动,系统得以维持。报酬是自我实现以及留下子孙的权利。艺术、文教、高附加价值的消费物生产等,这类非必需部门的劳动方面,没有有价报酬。取而代之的是名声与赞赏。这些人的劳动,支撑着其他多数非生产者的生活。不断发展的泛用化与特殊化机械群,使这样的支撑成为可能。
只接受却不产出的非生产者有很多,对他们的生活保障只维持于最低限度。虽然有人对此不满,但有识者皆为生产者,舆论支持体制。此外,非生产者们往往逃避伴随痛苦与劳动的生育。完美的避孕率能防止他们的数量增加。不过如果非常想要孩子之人,会成为生产者,获得繁殖权利。又或者偷偷生育。但生下来的孩子受不到生活保障,要么死亡要么被un收养。对此不满者虽然很激进却人数很少。因为有众多免费就能享受的快乐(政府配给的玩赏用目的人格也在此中),想要孩子者本身便很少。其少数化甚至到了un不得不设立繁殖局,官方制造孩子的程度。
在这般闭塞地球上的扭曲,都由宇宙承担。人类的竞争欲、实现欲,所有欲等等都在宇宙中发泄。星际流通企业,不是单纯的企业,而是融合一切消费需要的企业中的企业。除了星际流通企业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企业。
由于人口并未增加多少,殖民与资源掠夺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追求的是新的知识与文化,其发源地与需求地。此外,寻找买家卖家的行为本身,也是他们追求的。这个时代中把自我实现押在企业上的人有很多,让这些人行动本身,甚至也成为了企业继续存在的目的。
「c•o」(civilizationobserver,文明观察官)
奥赛亚诺的c•o,为生存年龄十九岁六个月之人类男性,辻本司。未配备皮肤终端以外的内脏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