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有皇后的出谋献策,事情推进得很快。
就在太后计划着此事时,昌乐来了,哀声叹气像个怨妇,又是为宋之洵。
太后为小嘉的事忧虑不已,此时听说她又是为宋之洵,不禁有些不耐烦,却又疼惜她,只能耐着性子问:“你去找过你姐姐没?她怎么说?”
“她还是让我死了这条心……但我知道,王小桃不准备认他,我就想,怎么不能努力一下……”
太后道:“她大概有她的打算……”
“说不定是她自己还喜欢他,我听说现在外面都那样传。”昌乐说。
太后叹息,不出声。
昌乐道:“上次皇上召他进宫,也不告诉我,要不然,母后您再召他进宫,我也在这里,让我和他见一见。”
太后现在一心谋划大事,可不想节外生枝,回她:“等以后吧。”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为何不能现在?”
太后神情焦躁,“不能就是不能,你不看看,母后也烦着,你这心里就永远只有一个宋之洵么?就没点别的?你姐姐、皇后,她们可都比你懂事、比你上心,也就你和皇上……”说完又叹了声气。
昌乐没想到被数落一通,心中十分委屈,却也看出太后心中有事,便问:“那母后在烦什么?”
太后想说,却又将话咽下了,其实她很忧心,很焦躁,也想找人诉说,但儿子儿子不上心,女儿呢,也一副长不大的样子,她没办法说。
最后她只道:“算了,说了你也不懂,等你弟弟的皇位没了,你又还能去哪里哭哭啼啼!”
昌乐一惊:“弟弟的皇位怎么会没有呢?难道……又出了什么事吗?”
经历过旧都那些事,她一听这话就担心。
太后不说,昌乐想了想,最近好像一切平静,便宽慰太后:“母后,有姐姐在呢,没事的。”
太后一阵冷笑:“你去和你姐姐提宋之洵的事,她不也没理吗?”
昌乐被戳中伤心事,又流起泪来:“我说让母后召宋之洵进宫,母后也不理。”
“再缓缓吧,等忙过了这阵。”太后敷衍道,脸上露出几分不悦。
昌乐再次绝望,母后与姐姐都嫌自己烦,而她呢,自己都嫌自己不是清白身,怕也惹宋之洵嫌弃,一时心中忧恸,又哭起来。
太后也不再劝了,她自有自己的烦心事,只能起身坐到她身旁,抱着她,向她宽慰道:“别急,再等两日,等两日后,母后帮你召他进宫。”
昌乐依偎在母亲怀里哭,哭着哭着,却也累了,太后就让她在榻上睡下,给她盖了张毛毯,自己踱步到外间,静静看着屋中陈设发呆。
没一会儿,身边嬷嬷过来,悄声报:“太后,黄嬷嬷来了。”
太后心喜,立刻召见。
这黄嬷嬷之前跟在太后身边,后来司妤新建了公主府,又有了孩子,身边需要靠得住的人,就找太后,太后将黄嬷嬷送过去了。
黄嬷嬷在公主府的时间不长,并没有很深的主仆情谊,现在听闻太后安排事,便有心效忠,但一听要做的事就怕了,不敢听从宫中所派之人的命令,要面见太后才肯做。
如今进宫来,太后就关起宫门和她详谈此事,确定正是自己的命令。
黄嬷嬷的确是个能干的人,此时却也有些紧张颤抖,跪下道:“太后对奴婢有大恩,太后之令,奴婢自会去做,只是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位姑姑,是她养大的奴婢,奴婢总幻想着出宫了去替她养老,如今……只盼奴婢若有事,太后能让人照顾奴婢那可怜的姑姑。”
太后道:“我既答应了你,一定会做到,再说你将事情做得隐蔽,也不一定能怪到你头上。”
黄嬷嬷沉默,她的确不是主要照顾小公子的人,但小公子真有了意外,自己又怎敢妄想活命?
太后将一个小纸包拿出来,递给她。
“如有意外,你就服下这药,要不然,哀家也不一定能照顾你姑姑。”太后说。
她这样一说,黄嬷嬷就知道这是什么了,哆嗦着手去将药包接住。
随后道:“每日午时,小公子会午休,那奶娘托大,也会午休,那时屋里会保持安静,不会有人,只是奴婢有时会收衣服进去……明日午时,奴婢就动手。”
“好了,你去吧,你是我信得过的人,此番,无论是哀家与皇上的前程,还是这司家的江山,便都在你手中了。”太后道。
黄嬷嬷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会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她平时也就是帮小公子清洗、整理衣物,既没带过小公子,也没抱过小公子,但总会看到,说要去亲手捂死他,觉得心惊胆战,但说他将来会篡皇上的位,又觉得此事值得。
黄嬷嬷走后,太后才想起屋内还睡着昌乐。
她进里间去,果然就见昌乐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榻上,惊诧地看着她。
“母后你……你要派人去杀小嘉?为什么?”昌乐睡得并不深,黄嬷嬷一来就将她吵醒了,原本有些烦躁,待听到她和太后的对话,几乎惊呆,疑心自己听错了。
太后道:“这事你不用管,就当不知道。”
“可我现在知道了呀,母后你为什么这样?”昌乐不能接受。
太后依然不愿说,昌乐道:“母后你不说,我就去告诉皇上,告诉姐姐!”
太后立刻道:“你闭嘴!你……”
她无奈道:“还不是为了皇上,为了你们!”
“为什么是为了我们?”昌乐立刻问。
太后将小嘉要姓司,以及白鹤之事说出来,“若真让小嘉做了皇帝,你弟弟还能活命吗?咱们呢?”
昌乐道:“可这都是你们猜的呀,姐姐没说要让小嘉做皇帝,一定是皇后撺掇您的,我就知道她不怀什么好心!”
昌乐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自己的皇后弟媳,总觉得她一副心眼多的样子。
太后道:“她是为皇儿着想,你可有什么时候替你弟弟想过,现在倒说起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