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帝王不喜 -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 区区某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68章帝王不喜

第068章帝王不喜

嫌弃之意都快冲出营帐,席卷整个宣武围场。

但若纯粹嫌弃也就罢了,可隐约间还渗着杀意。

崔瑚觉得自己有些猛兽的警觉,当即匆匆擡手抹了一把脸,赶忙开口道:“皇帝爹,您……您不要生气。这……这一有事就找弟弟,显得我没有哥哥担当。”

“担当?”明德帝缓缓挺直脊背,居高临下的俯瞰崔瑚,嗤笑:“就你还担当?”

“作为未来家主,我要护好家人的。崔琇才五岁啊,把捅马蜂窝当做功课来做,跟其他同龄武勋子弟一比,少年老成,甚至都有些死气沉沉,一点都不活泼开朗,天真好玩,狗都嫌。”崔瑚开口诉说自己心目中的担当,瞄着眼观察着帝王阴沉的脸。

瞧着明德帝虽然黑着脸,但胸膛似乎都没有气得起起伏伏。

不太像很生气的模样。

对比着同样喜怒不形于色,但真动怒时也会被崔恩侯气得直抖的崔千霆,崔瑚吞咽了一下口水,怯怯着补充完整:“您……您既然让我朝着举人目标努力,也要求我要做个男子汉,那肯定也是为了我好啊。既如此,您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好不好?”

尾音夹着撒娇口吻,听得明德帝扭头想要直接端个洗脸盆冲崔瑚脑袋泼。

手缓缓捏紧成拳,明德帝负在背后,默默望着崔瑚实诚的双眸,默念忠武公嫡长孙六个大字。

人或许第一印象真的十分重要。

崔恩侯是武帝宠侄,是他童年最羡慕最嫉妒的对象,甚至他都迁怒过崔镇,恼恨未见过面的崔镇。毕竟若不是崔镇威风赫赫,崔恩侯哪来的资格在皇宫耀武扬威?

可崔瑚不一样。

若不是武师公平公正悉心的教导,恐怕他都没有立身的实力。所以当他司徒运羽翼丰满后,哪怕崔镇拒绝了跟所有皇子接触,可他还是念着崔镇的好。

他也撞见过崔镇带娃的画面:素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几乎能威慑小儿哭嚎的大将军,小心翼翼的,笨手笨脚的,用世上最最最柔软又坚韧的绸缎编织出五色的绳索。然后带着些郑重将绸缎绳索捆着崔瑚的腰,护着崔瑚的四肢,任由人趴着爬着滚着玩。而崔镇却是嘚嘚瑟瑟的显摆,显摆大孙子会后空翻了。

其实……从教养角度来说,当祖父的崔镇挺不靠谱的。

但又莫名的让人心安,让人羡慕,只觉岁月静好。

不用去想任何的尔虞我诈。

所以……

所以他眼下有些爱屋及乌的资本。

再一次默念了一遍忠武公嫡长孙六个字,明德帝眯着眼,打量着崔瑚,尽可能的把人跟自己看见过的娃娃联系在一起。

“我求您了。虽然我进步慢了些,但我会慢慢进步的。倘若您不教我,我就永远不会进步,那就会永远惹您生气了。”

话都说出口了,崔瑚深呼吸一口气,干脆无视迎头来袭的威压,问出声:“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形容哪错了?不都说崔千霆文武双全,是崔镇的宝贝儿子,崔家帮的真正继承者,是跟明德帝您作对的。所以科考肯定不会中!可事实完全出乎了我们的猜想啊。您因为托梦显灵了,就立马去贡院查看试卷。若非如此,怎么会让真相大白天下?”

“所以我觉得我爹做法对的,必须当面锣对面鼓的必须说清楚。不然有时候真会让人先入为主的,因为所谓的经验让人误会。反倒是便宜了暗戳戳的前朝余孽!”

“你既然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还把自己比喻成无脑的鹬蚌?”明德帝音调控制不住飙高了起来:“不提这事还好,一提朕能不生气吗?东问书院霍乱科举快二十几年了!就是利用所有人所谓的经验,所谓的避嫌!”

更别提十几年他隐隐有些佐证,知道崔千霆的答卷被人做了“暗记”。可他那个时候也只是“单纯”的以为是文官集团排挤武勋,厌恶崔家改换门楣。

且他登基以后,满朝文武就连武勋都觉得……都觉得他暗示考官,不许崔千霆榜上有名!!甚至崔家,崔千霆都觉得这样的“避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光一想起这些所谓的“人性”,他可能是不敢正视又恼恨自己过于狂傲。毕竟东问欲孽能够发展壮大,是在他登基后。

明德帝一想,就发觉心中五脏六腑都燃烧愤怒的火焰。

“所以我来找您问个清楚。军需制度绝对不能有任何油水的!”崔瑚看着表情都生动几分,浑身肢体语言都在诉说“超生气”三个字的帝王,赶忙再一次强调自己这回豁出去前来的目的。

末了,他还颇为郑重诉说自己知道的油水:“油水我知道的。榷场利益,就是军队的油水。”

天下大定,东南西北边城都有榷场,尤其是海疆,这开了海上丝绸之路,成立的通商口岸都能与万国贸易。

说实话,商贾要想在榷场做生意,是要给戍边军交点辛苦费的。而商队南来北往运货,则跟地方驻军也是有些关系。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地方收些过路费。

但收的也不多。

有白纸黑字约定好的比例:商贾一百两利润,则抽取三十二两辛苦费。其中,戍边军将士分八两,士兵分八两,还有八两则是戍边军的孝敬,送进京城打点:开国武勋们分二两,戍边将士在京家属分二两,兵部礼部等与榷场利益相关的文臣分二两。

还有八两则是上献帝王。

这套分配方法,在军中内部称“富贵同岁”法。

是由武帝和崔镇联手定下的。

当然,有如此富贵了,倘若军队上下还敢贪污军需粮饷,则诛九族!

“商贾其实也不惨的。榷场的确需要军队威慑,否则其他部落或者国家欺负商人。且一开始天下大定,但还有山匪绿林好汉,都是武帝派军队一路剿匪平定的。漕帮这种大帮派勾结地方胡作非为,甚至小祸叔叔因此殒命。所以……”崔瑚望着明德帝,很笃定开口:“我认为收些保护也的确合情合理。规矩定好了,商人赚钱也多的,他们也不亏。”

“对大家来说都是利益共享,共同有利的。”

“可若是有坏蛋把目标瞄准军需,那就是伤心病狂,狼子野心了!”

明德帝听得崔瑚声声铿锵有力,满腔都对大周的赤忱之心,似乎能扑灭心中怒火的话语。沉吟半晌,望着依旧护着军需,讨伐坏蛋,翻来覆去就狼子野心,词汇匮乏的荣国公世子爷,明德帝眉头一挑,“富贵同岁都知道,看来崔千霆倒是的确也教过你一些崔家帮利益划分。”

崔瑚听得崔家帮一词,垂首恭恭敬敬道:“皇帝爹,这……这都快成为过往云烟了。我们只是按着富贵同岁法,拿属于开国勋贵拜山头这一份的孝敬银子,跟文臣冰炭孝敬也是一个理。”

“朕知道要想马儿跑快,总得让马儿吃够草。”明德帝慢慢松开自己捏紧的拳头,返回龙椅,坐下。

而后看向茶壶。

挥手阻拦四喜后,他亲自慢条斯理的倒杯茶。

崔瑚望着这几乎慢慢悠悠,跟个老爷子一样行动不便的动作,只觉自己又又又天花犯了。浑身长满了丑陋的红疙瘩,痒痒的要命,却不能擡手挠一下。明明只要挠一下,或许就能减缓身上从皮肉传到脑海的瘙、痒。可偏偏他的双手被绸缎束缚住了。

让他难受的浑身扭曲,只能无助的在病床上翻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