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种种意外
孙变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来重新把这座堡垒盖起来了,那块砖头上自己用刀刻下的笑脸至今仍在。看着那副略显可爱的笑脸,孙变却有些哭笑不得。
就连他自己也有些怀疑,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与孙变截然相反,赵匡胤却对他的分析深信不疑。
主要还是当时郭威那一句话,让赵匡胤念念不忘。
‘你们的眼中看到了什么?’
现在想来,这句话不就是赤裸裸的暗示吗?
距离上次被破坏的堡垒重新修筑完毕已经有一天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夜里李守贞就会继续带队来拆。
这其实是个坏消息,因为每次李守贞带人过来,那都是有风险的。
上次遇到的那个巨人,他再没出现。要是这一次他出现了,孙变保不齐也要像第一次的时候,身上到处都是淤青。
想想那天都有些后怕,脱掉铠甲之后,里面的身体,什么胳膊腿,什么前胸后背到处都是青紫一片。
刀剑加身虽然没有直接伤到孙变,但叛军劈砍的力气不小,硬是把孙变砸的受了内伤。
好在自己的身体结实些,不然的话,早就报废了。
有了坏消息,相对的,就一定会有好消息。
而对于孙变来说,最好的消息,莫过于信使从开封府来,将秦清菁的信送了过来。
躲在空无一人的堡垒里面,孙变借着太阳光,逐字逐句的阅读。他的脸上一直挂着傻乎乎的笑容,如果让旁人看到,肯定会大吃一惊。
这个杀星,居然也会露出这样单纯的笑容?
信里面,秦清菁说了最近发生在东京城里的一些事情,又说了家里发生的事情。还说了家里发生的一些事。
师父终于从外地回来了,见到秦清菁之后,非常喜欢她。又是给她买衣裳,又是给她买首饰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是自己已故大弟子的亲妹妹,成为自己二弟子的媳妇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疼爱她,那还要疼爱谁呢?
最后秦清菁叮嘱孙变,一个人在外莫要逞强,尤其是在战场上。如果打不过,只要能逃掉就好,千万不要鲁莽行事,省的丢了性命。
还说不论自己立功与否,等自己回去,她一定会嫁过来,无论她父亲说什么,反对也好,赞成也罢,她都会说服她的父亲,让孙变不必担心。
如此暖心之言,使孙变的心窝里流淌着一股柔顺的暖流。
不过除开秦清菁这封信之外,信封里竟然还夹着另一封信。
孙变奇怪的打开一看,这封信竟然是岳隐写来的。
信中第一句话,就让孙变大惊失色。
楚德敬被抄家了,全部家产变卖充公,男发配,女入籍。
孙变赶紧往下看,岳隐在信中把具体情况大致说了一下。
当初刘知远将死之前,曾经把楚德敬与岳隐叫进宫中,调停双方的斗争。
并且还说要打,也等到明年二月再打。
可二月份还没到,刘知远就已经死了。举国同哀之时,双方也不好意思再分出个胜负。
好不容易等到时候差不多了,李守贞举兵造反,郭威又叫孙变随他一同前去平叛,这一来二去的,就把决出个你死我活的事情给耽误了下来。
本来打算等孙变回来之后再折腾,然而岳隐在信中说,先帝之所以让他们等到二月份再打,就是为了给他的儿子铺路。
刘知远死前料到,自己作古之后,地方节度使至少也会有那么一两个举兵造反。大汉国立国未久,又刚刚把契丹赶出中原,就算兵力充足,军饷与粮草都是难以支应长期打仗的。
所以刘知远临死之前,就让刘承佑自己在楚家与博乐坊中间选一个,利用他们的矛盾,吃掉一方,结交另一方。
这样一来,既能卖个人情,也能填补国库的空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之计。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刘承佑选择了博乐坊。
这个答案在孙变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博乐坊给刘承佑带来的收益绝对是要比楚家更高的。
楚家的产业不过是传统的那些瓷器以及丝织品的售卖,利润撑死了也就是那些。但博乐坊,那可是一本万利的玩意。
只要有场地,有官府的支持,成本也不过是一些桌椅板凳装修费罢了。用不了几天就能完全回本,哪怕是朝廷高额的税收,也一样是用不了几天的功夫就能全部赚回来。
刘承佑选择博乐坊,证明此人还是知道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情。
至于楚家,虽然他们也对国库有所贡献,但这么多年下来的贡献恐怕都没有博乐坊两三年的高,两权相较,刘承佑选择博乐坊就成了情理之中的选择。
至于刘承佑的行为会不会让人心寒,答案是肯定的。
楚家是历经三朝屹立不倒的存在,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楚德敬舍得放血。只要换一个皇帝,他立马拿出一半的家产悉数奉上。
他这么干,就算是那些想要把他宰了吃肉的皇帝,也下不去那个手。
刘承佑抄楚德敬的家也就罢了,还将楚家男子发配边塞,将女子打入乐籍,这样的举动,会让其他有心投靠刘承佑的商人们心惊胆颤。
楚德敬这么有眼力见的都是这般下场,他们又多什么啊?
不过刘承佑当初不顾大臣劝阻,执意杀杜重威的事情,算是珠玉在前,因此,这个喜怒无常的家伙会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情,在普罗大众看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总而言之,刘承佑在抄了楚德敬的家之后,特意邀请岳隐入宫,还请他吃了顿好的,并且把里面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岳隐。
这不外乎就是在对岳隐说,从今天开始,你要无条件的效忠我。
为什么?你看我都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了,你要是当白眼狼,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