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方池叶
卢氏是齐国公府旁系男子的庶女,而其表哥则是太常寺少卿的嫡子,红罗觉着卢氏的姑母着实是厉害的很,能嫁给太常寺少卿做正妻。她一路到了少卿府,说明来意之后,门口的小厮侧身让人进去,自己在前面小跑着去禀告主母。
红罗立在院子里等着,内院走来一位明艳动人的妇人,梳着一丝不苟的妇人髻。
“这不是红罗吗?怎么想到了来少卿府,可是池晚有事?”少卿夫人走到了红罗面前,福了福身,“夫人嫁到王府已久,也久不见家人,想邀表少爷入府小住几日。”
红罗也觉得这两人十分奇怪,几乎是一见如故,恨不能把她们夫人当做自己的女儿。
“池晚想邀池叶过府?”少卿夫人有些疑惑,红罗点了点头,她顿了顿,叹了口气,“倒是叫池叶去看看也是好的,他也许久未见这个妹妹了。”
红罗点了点头,约了时间便离开了府上。
回到王府之后,卢氏拉着她询问如何,红罗点了点头,“表少爷不日就会前来。”
卢氏轻笑一声,“果然姑姑还是帮着我的。”她顿了顿,“快给表哥安排个偏院住着,可不能委屈了他。”
红罗福了福身,转身离开去安排。
卢氏瞧着不远处孟挽清的院子,没忍住弯唇一笑。
待她表哥过府,孟挽清,便等着身败名裂!
“阿嚏”孟挽清打了个喷嚏,她拢了拢身上的披袄,抬头看了看鸢儿,“快将窗户关上,冻人冻的慌。”
鸢儿也听到她打喷嚏了,立刻去合上了窗子。
“小姐,我都说了喝些姜汤暖暖身子,你偏不喝。”鸢儿埋怨道,孟挽清手腕一抬,手下的画便完成了。
“姜汤那东西真是难喝的紧,我受不了,总归也没受什么凉,不喝了。”孟挽清将笔挂起来,把颜料一盒一盒打开。
鸢儿凑过去看,不免笑了笑,“小姐,您这又是香囊手帕,又是画作的,是做什么亏心事了?要讨好世子?”
孟挽清看着纸上垂眸抚琴的谢琅,弯唇笑了笑,“没什么,就是想送他些东西罢了。”
鸢儿没有再言语,在一旁侍候着孟挽清上色。
当夜,孟挽清将白日画的画取出来,交给谢琅,“你瞧,我画的可好?”
谢琅瞧着栩栩如生的画作,抬手抚了抚,忍不住笑了笑,他说到:“若说你是才女呢,这画画的委实是漂亮。”
她将画卷起来,“送你。”
他也并不觉着奇怪,抬手收起来,一边收着画,一边说:“今日我是来与你说一桩事情的,我觉着奇怪。”
孟挽清敛眸,看向谢琅。
“今日卢氏身旁的贴身侍婢前去少卿府,与少卿夫人见了一面,说了什么并不知道。”谢琅皱着眉,是疑惑的。
孟挽清坐下来想了想,“这少卿夫人是卢氏的姑姑,此时相见也不知为着什么。”
谢琅叹了一口气,“我只怕这卢氏又有什么计策来对付你,我担心。”
她食指抵着他的唇,摇了摇头,“莫要担心,无妨,只是两人见一面罢了,还能叫我少块肉不成。”
孟挽清又顿了顿,“即便是真有什么,那么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谢琅瞧着她有些心疼,“你本该在江南水乡安稳长大,没想到你被卷入这样的风波中。”
她弯眸将人抱住,“不来岚城可就遇不见你了,我可会很可惜的。”
谢琅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发。
“我回去了,不管发生什么切记千万自己当心,知道了吗?”谢琅叮嘱着,孟挽清笑着把人往外推了推,“我知道了,我也不小了,不用担心。”
谢琅离开了院子,孟挽清坐了下来。
她脑中思绪混乱的很,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卢氏冷心冷情,自然不会是因为思念自己姑姑才去邀见的,这一定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在里面。
她揉了揉太阳穴,觉得头疼,也觉得这卢氏真能搞幺蛾子,一桩接一桩。
“鸢儿,替我卸了钗环吧。”孟挽清冲着外面叫到,鸢儿进来帮她卸了妆面和头饰,孟挽清盯着镜中的鸢儿,说到:“今夜不必守夜,回去休息就好。”
她弯了弯嘴角,“是,小姐。”
孟挽清今夜睡的十分不安稳,早晨起来的时候,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她皱了皱眉,坐了起来。
鸢儿正在外面收拾着,看到孟挽清坐起来,走到了屏风后面,“小姐,怎么起来了?”
孟挽清瞧了瞧外面,“怎么了?外面这么嘈杂?”
她回头看了看外面,“王妃娘家的表少爷入府了,说是要住几日,小婢女们看着长的好,纷纷都要求着调去。”
孟挽清笑了一下,“怎么,鸢儿你不去?”
鸢儿哼了一声,“我和那些小侍婢可不一样,我没那么肤浅。”一边说,一边脸上还浮现着傲气。
她笑了一声,“对对对,你有墨翩了,哪儿还能看得上这些呢,是吧?”
鸢儿看着她红了脸,“小姐,你不要打趣我了,有客人到了府上,你不去看一看吗?会不会落下话柄?”
孟挽清收起嬉皮笑脸的样子,她的眸子暗了暗,说到:“没关系,反正我和卢氏不太好,已经府上所有人几乎都知道,不见也没关系。”
言罢,她又笑了起来,“我们暂时不出去好了,先在院子里待着。”
她默了默,笑意收敛,看了看外面。
“表哥,你总算来了,我可盼着你来呢。”卢氏将方池叶迎了进来,他看着卢氏笑了笑,“当年跟在我身后的小姑娘也长大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