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渡佛 - 沙海秘辛 - 羽殇离歌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沙海秘辛 >

第163章渡佛

第163章渡佛

1965年陕西秦岭以下段子来源于闷油瓶的笔记

他静静地站在雨幕中任凭细雨拍打,刘海被雨水浸湿湿哒哒地垂下半遮住毫无波澜的眼眸,目光锁定在眼前那人略显苍老的脸上。“你是谁?”

见对方只是苦笑地摇摇头,他已明了自己在此耗下去再无任何意义,所以,他不带一丝犹豫地转身离去,没有多余的动作,甚至只是一个不舍的眼神都未曾留下。

他低垂着头,正思索着何去何从。虽说走出已远,但仍能清晰地听见一声肢体倒地声,传入他的听觉神经。

他的心中不知为何竟涌起一番几乎平淡到无法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情感。

那一瞬还是稍作迟疑,他终没有再回过头,依旧不停留地背对声源处蝺蝺而行:

既然你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么这个谜底,只能由我形单影只地去寻找。不知是否,还会有重回此地的那一天。但愿我们还有重逢的那天……

2016年2月5日波岗崩钦

“你知道,仓央嘉措吗?”“仓央嘉措是谁?”“仓央嘉措(藏文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

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xz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就是那个有名的诗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xz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xz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原来他的历史是这样的,但是更多人知道的,仓央嘉措,是xz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他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ls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没错,他生于xz南部门隅地区,幼年当过牧童,熟悉农村风情,喜爱民歌,深受民间文学熏陶。其父信仰佛教,属宁玛派,对其有一定影响。

15岁时﹐他被认定为六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入ls布达拉宫,由名师指点,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但仓央嘉措始终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遂以亲身感受创作了大量诗歌。”

“宁玛派?”“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花教-萨迦派,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宁玛派主要传承为:

敏卓林寺、噶陀寺、多吉札寺、白玉寺、雪谦寺、卓千寺等六大寺系,除此之外有两支主要传承:龙钦宁提传承和敦珠新伏藏传承,敦珠传承仍属噶陀寺系传承,而龙钦宁提传承则是独立于六大寺系之外的多智钦寺。”

“他的宗教法典:莲师传记、伏藏法门。神话传说:《格萨尔王》形成时间:公元11世纪。

“宁玛派创始人是莲花生大师。"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可是,这跟仓央嘉措有关系吗?”“别急,你听我说。”“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ls,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

同年10月25日,于ls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在此之前,仓央嘉措生活在民间,虽然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

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

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意缠绵的“情歌”。”

“比如,那首著名的: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还有那首,抒发思念之情的: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

“停!我不想听这些废话,我就想知道你给我啰嗦这么多到底有什么意思。”他一手拿着笔记本,一面看着对面那个人。

他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来找小哥的,可是眼前这个不知道从什么鬼地方冒出来的鬼千军,毛万马不仅非要给他看闷油瓶笔记本,还要罗里吧嗦的跟他讲仓央嘉措的故事。

“你真的有够啰嗦的,我知道这些有用吗?”他十分不耐烦,那人却十分有耐心的点头:

“张家族长和张海客兄妹的叔叔张隆半都在坛城外。族长虽然能进入坛城最高处的神宫,却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秘境。仓央嘉措是曾经的灵童,还是继承过衣钹。”

“说重点!别那么神神秘秘的。”他身后湛蓝的穹庐被无边的彩霞染乱,下方的万顷雪原却依旧如一块巨大的琥珀,静静地向天际延伸开去,倒映出周围雪峰的伟岸身姿。

那沁血的夕阳透过雪峰的罅隙,将大团光影洒在喇嘛寺高耸的暗红尖顶上,让他们身后那本已破旧的寺庙也显得辉煌起来。

“重点是找到那在神山之中的乐胜伦宫啊,传说那圣湖之畔,地跨生、死、人、神之分野,诸神只在人间留下了四条道路。”他缓缓一指,正对着渺渺雪山上那变幻不定的云雾。

彼时天高青淡,穹庐高远。那四条道路迷失于层层云雾之中,无迹可寻。传说中天神留与人世的道路,正是四道圣泉——狮泉、马泉、象泉与孔雀之泉。

圣泉从神宫中央发源,经神峰分流,进入四块佛缘之地。

其中马泉沿雪山而下,直入雅鲁藏布,最终成为长江上游,滋养了泱泱中原二分之一的文明;

狮泉河北入克什米尔,成为印度河的上游。象泉河一路向西,在印度成为萨特累季河;

孔雀泉则向南出尼泊尔,滋养诸天神佛,最后被赋予一个神圣的名字——恒河。

四道圣泉源自乐胜伦宫,下岗仁波吉峰而各向东南西北流去,汇聚千山积雪,万里风雨,奔流而下,生生不息,在千万里的行程之后,又奇迹般地以诸神祝福的力量与气势,劈开阻挡它们前进的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又汇聚到一起,流入海洋。

而神山旁边的圣湖,宛如一抹幽蓝的新月,以女神般慈柔的光辉,静谧地陪伴在巍峨神山之畔。

这里是日月交辉的圣地,这里是天人冥合的分野,这里是诸天神佛聚居的殿堂,这里是世界的唯一、宇宙的中心、生命的本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