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悖论 - 沙海秘辛 - 羽殇离歌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沙海秘辛 >

第158章悖论

第158章悖论

“吴正楠?”梁湾喃喃自语了两句,但是不论她叫什么似乎都跟自己无关吧。苏漓也没有继续在解释的意思,她给梁湾倒了一杯水然后问道:“好了,该我问你了。你是怎么会来到这里的?”这事太过蹊跷,还透着一丝诡异的不对劲。苏漓盯着梁湾的一举一动,梁湾坦然的看着她苦笑:“我不记得了,真的。”真的比狗血剧还真。

苏漓一听,气的要死。这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那你记得什么?”苏漓这口气忍了又忍,梁湾不知道苏漓为何这样生气,梁湾长舒一口气。

她稍微坐了一会儿,就从床上走了下来,坐到苏漓对面的桌子上。此时外面的风雨有些急,门被狂风吹得呼呼作响,就像有个冤死鬼在外面嚎丧一样。

“通道,白光。终极,从高处向下看,黑漆漆的一片凹陷……”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梁湾隐瞒了她看到了吴邪的事情,因为她发现那时候吴邪是看不到她的。她能敏锐的感觉到对于她的时间点来说,那是2015年。

可是这是个不可能的悖论,因为吴邪是从2016年出发的。所谓的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

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说谎者悖论”即“我在说谎”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悖论。这个悖论表面上由“我在说谎”和“我说实话”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组成,实际上这两个“命题”并不等价——

前一个命题包含思维内容,后一个“命题”只是前一个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因此后一个“命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

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把其看成悖论,是由于把两个“命题”看成等价,即都是思维内容和语言表达式统一的命题。

只要把思维的两大层次:命题的思维内容和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区别开来,“我在说谎”这个悖论即可化解。

它的由来:西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

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是一个经典悖论,即“说谎者悖论”。

因为如果艾皮米尼地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埃庇米尼得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

又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说谎,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艾皮米尼地斯就不是在说谎,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但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又会产生矛盾。

因此通常认为这句话是无法解解决的悖论。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

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但是这只能解决“说谎者悖论”却不能解决为什么梁湾能看到吴邪,吴邪却看不到她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用回到过去解释。

梁湾来到了有吴邪所在的未来,但是对于吴邪来说那是现在。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继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

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

不过,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因为“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物理学家霍金在拍摄的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时提到,人类其实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并且能够进入未来。

霍金甚至说,自己是因为担心别人把他当成“怪人”,所以才不敢乱说话,也不愿意多谈有关时光机的东西,直到透过纪录片后才敢大方讨论。

至于时光机的关键点,霍金强调就是所谓的“四度空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虫洞”。

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

他指出,宇宙万物非平坦或固体状,贴近观察会发现一切物体均会出现小孔或皱纹,这就是基本的物理法则,而且适用于时间。

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皱纹及空隙,比分子、原子还细小的空间则被命名为“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其中。

霍金指出,理论上时光隧道或“虫洞”不只能带着人类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虫洞两端位于同一位置,且以时间而非距离间隔,那么宇宙飞船即可飞入,飞出后仍然接近地球,只是进入所谓“遥远的过去”。

因为在4度空间中,10分钟也许是n小时。不过霍金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

史蒂芬·威廉·霍金表示,如果科学家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则,而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那么飞行一个星期就等于是地面的100年,也就相当于飞进未来。

霍金举人造卫星为例,指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由于受地球重力影响较小,卫星上的时间比地上时间稍快。

由此,霍金就设想出一艘大型极速宇宙船,可在1秒内加速至时速9.7万公里,6年内加速至光速的99.99%,比史上最快的宇宙船阿波罗10号快2000倍。

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

即使是在太空中,万物也都有时间的长度,在时间中漫游,意味着穿越该“4度空间”。

霍金举例指出,开车直线行进等于是在“1度空间”中行进,而左转或右转等于加上“2度空间”,至于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下行进,就等于进入“3度空间”。穿越时光隧道就是进入“4度空间”。

一沙一世界,聚沙新世界。梁湾自从和张海杏他们在墨脱不知道为何闹了分道扬镳后,就自己单独行动了。她连王胖子都没通知,仗着自己是汪家人就走进了墨脱雪山之中暗藏的青铜门。

门后很黑,这种黑,仿佛无穷无尽,就像有了鲶鱼效应一样。关于鲶鱼效应,它是这么回事儿——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的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可是这种效应有时候也会让人头痛,比如梁湾。她知道,终极就是靠这种生生不息的鲶鱼效应有效的进行着。

而她呢?除了汪家的血和一个纹身,似乎没什么用处。所以她进入青铜门后的世界是忐忑的,她如临深渊,感觉每走一步都不踏实。她不敢去看,也不在乎她走的是什么样的路。

唯一的感知是她脚下有很多洞,洞里有徐徐的冷风吹出来。梁湾也不知道自己待了多久,她只觉得似乎是过了很久一般。等到她终于看到一缕白光的时候,她高兴的很。她以为到了出口,可是没有。

她首先是看到了一片神秘的白光,然后耳朵里就什么都听不到了。她能感觉到自己极速下坠,就像乘着水滑梯一样。在然后她就听到很清的一声扑通声,似乎是落水了?

“在然后你就都知道了,我实在是不记得。哎呀,头疼。”梁湾半真半假的说道。苏漓拿她没办法,就只能随着她了。“你来的是个意外,他们都在山上呢。”苏漓无奈的说道。

“嗯,知道。你们说的话我大概都能能听见。你要去就去吧,我不用人照顾的。”苏漓却不肯走,梁湾没办法,就随他门了。“噢,可是我不是……”

苏漓似乎要说些什么,但是却什么都美女没说。“算了,你开心就好?”苏漓想着这样子,梁湾?也有自己的打算了。“我开心,我会记得你的。苏漓,吴正楠,快点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