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殊途 - 沙海秘辛 - 羽殇离歌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沙海秘辛 >

第161章殊途

第161章殊途因为这件事,苏漓心情很不好。她自己先找理由回归了小院,原本想听听齐羽的意见的可是却见齐羽在烧东西。“你在干什么呢!”苏漓貌似无意的一吼把齐羽惊醒过来。

齐羽慌乱的用眼神看着她,犹豫半天才交出了一个小册子,上面写了一些倒斗淘沙的事情。还有堪舆风水寻龙点穴的基础,比如——

寻龙点穴,寻找一个古墓的基础望,是闻问切。

1、“望”。就是望,看风水,看草木。我国古代社会比较迷信,信奉风水宝地之说,因此,陵墓也多选在风水宝地之中。

如依山面水之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是否有墓葬的重要依据。

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另外,下雪时,不同的地质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遇到群山环抱、清水相绕、山势绵延起伏、风景秀美的地方,或是土层深厚、气候干燥的地方,详细查看。就可能找到一些大型的、且没有地面标志的墓葬。

2、“闻”。就是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例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

据说,有些人有着常人不能及的嗅觉功能,甚至比猎犬还厉害,他们只要用鼻子一闻,就可以根据泥土中的气味判断墓葬的年代和是否被盗掘过。

有些人甚至可以准确区分出汉代墓葬与唐代墓葬。明清的墓葬则气味较重,因为时间较晚且大都是砖石结构。「闻」的另一重意义是听声音。

一般的大型古墓,虽然在埋葬时回填夯实了大量的泥土,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泥土必然会产生自然沉降,有的就出现了外实内空的现象。

这种“外强中干”的陵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

经验丰富者通过这些声音的细微差别可以判断出此处是否有陵墓。且不同地质、年代的陵墓所发出的声音又有不同。

3、“问”。查找陵墓就要多方面汇聚消息源。我国民间传说中就流传着许多古墓的故事。

在一些较为荒僻、又很适合建陵墓的可以向当地人询问历史,出过什么显赫人物,有没有发生过一些奇异现象等。通过与这些人的交谈,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

4、“切”。就是对地表进行深入详细的勘察,这也是查找古墓最为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判断古墓的虚实,还能判断它的年代、规模、陪葬品的情况等。

把洛阳铲插入地下,通过铲子带上来的土层来判断。

若是土层颜色一致、整体和谐,就证明这里的地下未被开掘过,不存在墓葬。

若是土层出现了断层,颜色出现了变化,中间夹杂着不同的五花土,就很有可能存在墓葬。

若是带出的土中有一些金属、陶片、木屑、朱砂、坑灰等杂质,就说明这里肯定有古墓,并且可以根据金属、陶片来判断墓葬所属的年代。

嗅觉灵敏的人还可以根据洛阳铲带出的土层气味来判断墓葬信息。在洛阳铲探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手对铲柄的不同感觉来判断墓葬的情况。

若是手感较轻,则表明为较软的土层,若手有强烈的震颤感,则表明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再根据微小的差别判断出遇到的是棺椁、岩石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除了望闻问切,小册子里还提出来团体协作的优势和例子——

在各地搞钻探,根据需要钻探面积的大小,由钻探公司组织10数人或数10人的钻探队,在指定的范围内先进行普探。

一般在地面上布普探点,即无论纵横,每隔1米打一个眼,形成方格网状。在每个方格中心,也要打孔。

也就是在1平方米范围内的4个眼的中心打一个孔,这个中心孔俗称“梅花点”。

使得每个孔的最近距离都在1米之内,探孔密集,以确保不漏问题。

然后由技术员等专人检查在普探过程发现的有疑点的孔,探寻问题的范围直径,卡边定形。地下情况千变万化,问题错综复杂。

到一个新的地区钻探,技术员首先要探个深孔,看地下1至8米有多少个土层,每个土层是多厚,是什么颜色,要记清楚。如果局部到深度见不到土层,下边肯定有问题。

钻探时要保持探孔与地面垂直,以准确反面地下情况。

通过普遍钻探,分析多个“一孔之见”,将地下情况绘制成平、剖面图,每个问题,写出它的形状、范围、尺寸、包含物、性质、特点、时代、名称,将田野钻探整理成图纸和文字材料。

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探工和钻探技术员来讲,经常地探讨问题,不断地交流经验,判断地下不同地层、各种土壤反映的情况,是提高素质和解决疑难的关键。

就洛阳的文物钻探而言,能够探出地下的墓葬、灰坑、窖穴、烧窑、仓窖、枯井、道路、房基、城墙、渠沟、蚁穴、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以及动物、自然形成的遗迹。

钻探古墓时,为避免损坏随葬品,卡边定形时,探测方坑墓(一般为长方形的西周墓或东周墓)的深度,一般在墓壁左边或右边中部打孔直达墓底。不在放置随葬品的头、足端打孔。

探测洞室墓的深度,打到墓道底部即可,卡洞室时,打到空洞或淤土即停止下探,以避免铲头打坏古物。只要小心使用,可使洛阳铲对文物的破坏控制到最小的程度。

偶然捣坏地下古物是使用探铲难以避免的问题,偶尔也会带上完整的器物,此举二例。

1977年,ly市外贸局在解放路与五七路口附近钻探,带上了一片略呈圆形的铜片,铜片系新碴口,上有花纹,系出自一座长方形东周墓,铜片交ly市文物工作队文物仓库保管。

1982年,文物工作队发掘此墓,出土了130余件铜器,系战国陪葬坑。在整理铜器时,将保存于库房的铜片取出,复原于一件铜簋的盖上。

1976年春,ly市文物工作队配合ly市东北郊杨坟村附近的洛阳电信器材厂建设,发掘古墓。马积善率队钻探,探到一座小唐墓,带出个胭脂盒,刚好卡在探铲里,一点也没有损坏。

不久,发掘了这座墓,在人骨架腰侧找到一个探眼,这就是白瓷盒的位置。

“如果你只是为了这个,我给你就是。”苏漓心疼的去灭火,是在搞不懂齐羽为何非要得到这本书?明明就跟他没关系好吧。

“嗯,谢谢。”齐羽嘴上道谢,可是还是把那本书给烧了。但是那晚,齐羽却似乎在说梦话。苏漓听的很清楚他好像在说什么“药!”“我还给你!别缠着我!”之类的梦话。

可是渐渐的,她觉得似乎不是那回事儿。齐羽好像行为有些反常起来,她半夜起来的时候经常看到齐羽不睡觉的坐在院子里。那时候的齐羽,给人的感觉就是真的好像一只野兽啊。

“我出去几天,你自己在这里,不要跑太远。”齐羽最后一次和苏漓如常的说话,后来就没有过了。虽然又逻辑,可是怪的有些无情。有一天,他们邻居的鹅跑到了他们家里。齐羽给送了回去。

但是隔天那只鹅还是死了,大概是不喜欢他们,村里人在他们丢了鹅之后,慢慢觉得是他们害死了那一只鹅一样。风言风语说齐羽和苏漓是妖邪附体。那只鹅倒是便宜了苏漓他们改善了伙食生活。

再后来有一天,那家人又丢了一只鸡,这一次偷鸡的人被逮了个现行。是个五六十岁的老鳏夫,有些疯疯癫癫的。

村里人这才明白,原来齐羽和苏漓之前是被误会了。疯汉喜欢偷了鸡鸭就地解决,打这以后关于他们的流言没了。

可是苏漓心里却有些打鼓,她看出疯汉其实是真疯的很厉害。他不可能说出那么有逻辑的话,比如偷了鸡和鸭转挑齐羽和苏漓他们住的小院里偷吃。

也许,疯汉是被人控制或者哄骗才那么说的呢。在这之后的一天,苏漓半夜有心起来。然后她看到齐羽就像梦游一样的半夜不睡,从床上爬了起来。

苏漓轻手轻脚的跟在他身后,看着齐羽蹑手蹑脚十分神奇的走到村里一户人家家里。他十分熟练的走到人家的鸡舍中,那些鸡鸭鹅就跟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吓得呆呆缩成一团,任由齐羽挑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