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异想
第110章异想
“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黄油猫理论,永动机都是可以实现的。”蓝庭啪的一声把手拍在桌子上,震得杯子跳了几跳。“我们如果按正常,也是不可能的!”王盟不甘示弱。而黎簇和苏万看着他们两个吵架,有点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劝这个还是该拉那个。这是到达1979年之后,他们第一次吵架。因为王盟说的那个刺杀计划,蓝庭坚决反对。
她甚至搬出了黄油猫理论和永动机的荒谬来证明这一切。她滔滔不绝,还画了几个图(如下所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王盟基本上没听懂,所以他们吵得很凶。
所谓的黄油猫悖论,又叫黄油猫理论(英文:butteredcattheory),是把两种民间常识组合而成的理论,该常识为:
(1)猫在半空中跳下,永远用脚着陆。(2)把黄油吐司抛到半空中,永远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
这个悖论出现在,你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之时,让猫从半空中跳下。
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但同样的,黄油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
很显然,这不单单是一个悖论,而且还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因为,如果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之时,这个组合体已不是原来单纯的猫或黄油吐司,因此也就不一定具备单纯的猫或黄油吐司的特性,之前的定理也便不再适用。
这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引起质变的道理。这个悖论是由两种民间智慧组合而成的理论,亦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
我们确定两条定律“猫永远用脚着陆”;“黄油吐司永远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皆是正确和有证据证明的。
那么,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下文简称黄油猫)之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呢?
黄油猫悖论中的所有受力方向。某些人表示,黄油猫实验将导致一个反地心引力的作用。
他们猜测,黄油猫在半空落地之时,它将渐渐减速和转动,最终到达一种恒稳状态,与地面浮着一个短的距离高速转动,使得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和猫背无法接触地面。
这种解释十分诙谐,如果我们假设两种定律都是正确的话,什么事情都能发生。然而,依照以上解释,必须有某一种能量维持黄油猫的恒稳状态,否则它会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永远是猫先着地
因为是猫相比涂上黄油的面包来说可以运动,改变自己的落地方向,而黄油面包是不会动的。
而能量守恒定律(energyconservationlaw)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其中总能量一般说来已不再只是动能与势能之和,而是静止能量(固有能量)、动能、势能三者的总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孤立环境,即不可能有能量或质量传入或传出系统。对于此情形,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能量是物质运动转换的量度,简称“能”。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的具体表现。能量是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的量度。
能量(energy)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物理属性之一,是物质运动的统一量度。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j)。在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领域中常用电子伏(ev)作为单位,1电子伏=1.602,18x10-19焦。
物理领域,也用尔格(erg)作为能量单位,1尔格=10-7焦。
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
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各种场也具有能量。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一切涉及宏观热现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确认,任意过程中系统从周围介质吸收的热量、对介质所做的功和系统内能增量之间在数量上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是人类经验的总结,不能用任何别的原理来证明。
热力学系统能量表达为内能、热量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它导出的结论,还没有发现与事实有矛盾。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设想,要制造一种机器,它既不靠外界供给能量,本身也不减少能量,却不断地对外做功而不消耗能量。人们把这种假想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因为对外界做功就必须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界做功,因此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达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反过来,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能造成,也就证明了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此时,隔壁房间里另外一个“蓝庭”(为了好区分,我们还是称呼她为兰亭好了。)正昏迷不醒。很显然她是被人打晕的,而打晕她的人就是黎簇和苏万。
事情还要从他们掉入这个1979年之后说起——
蓝庭在拐角处看到另一个自己后,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和齐羽的想法类似,她想到的也是考古队时间轴问题。按照时间来算:
1956年的考古队广西上思张家铺遗址考古。到了1970年,考古队得力于大金牙的翻译,组织完成对张家古楼的研究。
在到1976年,原考古队巴乃表面上去考古,实为伟人的送葬长眠计划提前铺路准备。
等到了1978年左右,原考古队被人调包。那几个村民杀了真的考古队员,第二天又看到了“假一号的考古队员。”
此时,也许是同一年,“假二号考古队员”收到了“假一号考古队员”传递的消息,去了云顶天宫,有部分人死在了循环里。没死的人开始了下一步秘密的追寻。
可是他们没有追寻完,那个伟大的人就去世了。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979年,这是悲伤的一年。王盟,蓝庭他们来到的就是这一年。追悼会,痛哭的人在这一年都是正常的存在。
但是兰亭的存在却很反常,就连蓝庭看着她都一脸不可思议。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原本她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可是她不仅出现了,手里似乎还拿着一些文件袋。
在兰亭看着突然冒出来的王盟和蓝庭他们吃惊时,蓝庭就示意黎和苏万快点把兰亭弄走。因为他们并没办法解释为什么蓝庭和蓝庭长的一模一样,举止也能互相影响。说是双胞胎,是说不通的。
所以他们果断的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民居隐藏起来。然后他们顺便把兰亭给弄到了这里,这种行为叫——绑架。他们翻看了那些文件袋,发现里面有“长眠计划”的详细资料报告,失败分析和巴乃古楼建筑图等考古资料。
“为了未来不在产生变数,应该毁了资料,杀了兰亭。”王盟提议道,蓝庭却坚决反对:“毁了资料就行!何必杀人呢!”他们因此而吵了起来。
大概是吵的激烈,他们没注意到被绑架的那个兰亭说话了:“你们为何要杀我?你们是什么人?”她好像没有什么惊恐的反应,就像蓝庭一样冷静。
“我们也没办法,对不起了。”王盟不用担心会遇到1979年的自己,因为那时候他还没出生,黎簇和苏万就更不会了。那个兰亭开始挣扎起来,她没有被蒙住眼睛,也没有被捂住嘴巴。她在判断眼前这群人到底是什么人,特别是跟她长的一模一样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