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火器33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痒痒鼠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第53章 火器33

因此张英大人虽然对于把自己家里的儿女私事,拿在乾清宫这样的地方讲述觉得有点难为情,可是为了最疼爱的小孙女儿,还是开了口。

不管其他的汉人士大夫怎么喜欢那个小脚,觉得它是怎么的高雅怎么的好看,在他里,“裹脚”这一习俗其实真的是一无是处。

连身为满人的大老粗倭黑大人都心怀不忍,去同情那些因为小脚丢掉性命的汉家女儿和他们的父母,他们这些同为汉人的朝廷命官,心里又怎么会没有一点触动?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张英,李光地,明珠你们一起负责此事,谨慎协商,务必把这次的辩论之事安排好。”

“微臣/奴才遵旨。”

紧跟着又有大臣站出来上奏了几个,关于如何安抚已经投降的三藩地区的老百姓之类的事务,小太子就只是认真听没有发言了。

持续了有一个时辰的议事结束后,胤i觉得他是又渴又饿。

回到御书房,梁九功已经给康熙皇帝和小太子准备好了热茶和点心。小太子保持端坐着的姿势,努力的控制着自己去细嚼慢咽,一边小口不停的喝着热乎乎的奶-子茶,一边慢慢的吃着点心。

康熙皇帝先喝了一大玻璃杯白开水,他刚刚情绪起伏太大,现在嗓子已经有点沙哑。看了小太子那嘴巴不停,好像非常饿的样子,也就没有说话。端起面前的那盏碧螺春,安静的品茗,好好的休息一会儿。

只是康熙皇帝被胤i带动的也捏了一块点心,梁九功于是机灵的又给两位主子亲自端上来两盘子点心。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胤i觉得腹中终于没有了饥饿感,自家皇阿玛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咽下嘴里的最后那口点心,才开口说话,语带关切:“皇阿玛,您好些了没有?”

“吃好了才问皇阿玛好些了没有?”

“皇阿玛没事了就好。”小太子看自家皇阿玛确实是没事儿的样子,自顾自说着,“皇阿玛今天早点休息,不要多劳神。您以前说大悲大怒伤身体,皇阿玛要好好注意。”

“你啊能把自己养的跟以前一样胖乎乎的,皇阿玛就可以少劳神了。”看着小太子这么个吃法还这么瘦的身子骨,康熙皇帝摇摇头。

“儿臣没事儿。儿臣会好起来的,皇阿玛。”胤i认真的下保证,奈何他那瘦的脸骨突出的小脸,没有一点儿说服力。

“皇阿玛,儿臣想到了怎么帮孙老御医做青蒿实验。儿臣打算让内务府玻璃处的匠人们,研制一些特别耐高温,而且稳定性特别好的玻璃器皿出来。”

“耐高温?你要加热玻璃来熬药?”康熙皇帝疑惑了。

目前御药房熬药,一般都是用的铁锅或者陶罐,他真的没想过用玻璃来熬药。

现在的内务府玻璃处,除了和以前那样供应皇家和达官贵人的需要之外,主要的事情就是负责各种玻璃制品,尤其钢化玻璃这一方面的研发和大量的培养新的优秀的匠人们。

大清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和大量外销到周边各国的玻璃器皿的生产供应,则由去年九月在京城北郊建设的那座大的玻璃作坊负责。

当然那座玻璃作坊现在也是非常的忙碌,工部年前就已经在着手筹划,在江南和山东两地再各建一座玻璃作坊,供应给民间。

因为康熙和大臣们在当初就商议着,不能与民争利,所以这官办作坊出来的东西,都是以很低的价格供应给大清的老百姓。从一开始的玻璃,再到后来的精油,肥皂,剃须刀,洗发水,等等,都是这个模式。

当然因为老百姓人口基数大需求多,所以每年的总体赢利也是非常可观的。

而小太子折腾出来的这些新东西的另一个主要利润来源,则是大清和周边各国的那些宗室贵族,富商豪绅们。

这些人虽然人口基数小,但是他们不缺钱而且舍得花钱啊。

内务府的肥皂处,精油处,香水处,等十来个地方,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应着恭亲王常宁和赫舍里・长泰的要求,研究出特供给贵人们追求享受和炫耀的各种独特味道,配上精美华丽的包装,换回来一车车的金银珠宝。

“硅含量达到八成以上的高硼硅玻璃器皿,就可以用于高温加热。用它做药性实验,会更加一目了然。明儿儿臣先去孙老御医那里看看,他那里的实验进行的如何了。其实按照儿臣的分析,虽然受到目前实验条件的很大限制,但是也应该不是很困难。”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要求大约为水烧半开时候的温度,一份青蒿可以提取三次。提取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类似于精油制作,主要有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溶剂浸提法则是依靠加入溶剂油分离成分,基本工艺为:干燥―破碎―浸泡和反复萃取―浓缩提取液。

而溶剂油却是主要从黑油提取后的剩余油中提取的,这个目前没有。可是大清的精油提取水平已经是非常可以的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素应该是可以的。

康熙皇帝也没提他吩咐孙之鼎,先研究怎么治好小太子身体的事情,反正孙之鼎也不敢和小太子说,于是端起茶盏又品了一口他最喜欢的碧螺春。

“梁总管,你待会儿帮忙派个人,去内务府的玻璃处给传个话,让他们实验不同比例的硼硅玻璃,耐高温且稳定性好。”

“孤和孙老御医都需要大的玻璃烧杯做蒸馏实验,还有精油处可能也需要。”说话的功夫胤i起身,走到他的小书桌上,快速几笔写下来硅存在哪些岩石中和这种物质的提纯方法,递给了梁九功大总管。

“好勒,太子殿下您放心,老奴保证给您办的妥妥帖帖的。”梁九功满口的答应着,脸上笑的跟外面摆放的那盆盛开的菊花儿一样。

他从小看着太子殿下长大,除了在年前那段时间因为康熙皇帝的态度,不敢和小太子太接近了,基本上平时都是把小太子当成小主子来看待。对于小太子在皇上的前面大大方方的使唤他,只觉的亲近开心。

“毓庆宫的奴才不够你使唤?来折腾皇阿玛这的人?”

“皇阿玛。”小太子喊了一声皇阿玛后就有点犹豫,他想到那件让他纳闷的事情,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儿臣是觉得您这儿出去的人更好说话。”

康熙皇帝怔楞住了,看着自己的太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梁九功在旁边听着却是忍不住的想笑,太子殿下可真是实心眼儿爱说大实话。打这乾清宫出去的人,代表的那可是当今皇上,当然好说话。可是全大清谁都知道的事实,只有太子殿下敢说还敢做,还一脸的理所当然。

看到皇阿玛和梁九功这奇怪的反应,小太子也跟着愣了,有点疑惑刚刚是哪儿有问题,“皇阿玛?”

“难道玻璃处的人不听毓庆宫的吩咐?”到底康熙皇帝也算是非常的了解小太子的性格了,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胤i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儿臣也不明白,为何玻璃处的那位最近才被提上来的管事,见到儿臣的时候,会有那么大的奇怪的情绪波动。儿臣曾让魏忠去过,他也说那位管事一听他是毓庆宫的,反应有点儿奇怪。”

“哦,这件事皇阿玛会派人去查。最近你就不要单独去内务府各处转了,去玩具处也要带齐侍卫。”康熙皇帝说着话,脸上就有了担忧之色,

“胤i,皇阿玛知道你心地善良,但是你要谨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如果发现周围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告诉皇阿玛和御前侍卫们。”

古华夏人都认为小孩子的心思干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鬼神一类。就是因为小孩子们哪怕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一般都对大人们的情绪波动特别敏感,他们会看着父母的脸色决定是撒娇还是耍赖,对着外人的时候却又特别乖巧懂礼。

而这些天天伺候人的太监,看人脸色那就是他们的看家本事,魏忠那个奴才能得到小太子的看重,做到毓庆宫的小主管,这方面的本事当然也不小。

因此康熙皇帝虽然不知道小太子的精神力很高,却还是决定要好好的盘查一番。事关大清的太子殿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胤i起身,躬身给康熙行了一礼,认真回道:“儿臣记下来,谢皇阿玛关心。”坐回椅子上后,则是说起了刚刚在议事的时候他想到的那件事情:“皇阿玛,儿臣刚刚在议事的时候就琢磨着,觉得要在大清境内彻底废除女子裹脚的风俗,光在官员们之间宣传,估计效果不会很理想,老百姓他们是不会理解的。”

“因此儿臣现在有个想法,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对老百姓进行宣传,皇阿玛您听听?”

“你说说,皇阿玛听听,看紧要不。”康熙皇帝也是为难啊,小太子折腾的这些新东西都好,可是那样儿都要人手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