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宫氏祖训 - 隐门密玉 - 金玉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隐门密玉 >

第220章宫氏祖训

第220章宫氏祖训

过了十五,就算是过了年,又下了几天的雪才停,天渐渐晴了,积雪开始一点点地消融,春的气息慢慢复苏。皇帝正式昭告天下,他的敏容皇后是宫家三房嫡女宫雪语,宫家是当朝的后族。

另外,废除皇室每代必娶宫家女的祖训,日后宫家婚嫁自由,宫家不能为官的祖训也一并废止,宫家同其他人一样,可通过科举或武举的途径为官。

此旨意一经下达,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皇帝的这个决断之前并没有透出一丝口风,让人措手不及。不少大臣惊惧交加,纷纷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旨意,不能给宫家过大的权力,否则后患无穷。

皇帝就问他们:“当年大禹治水,为何能成功?”

大臣们面面相窥,不明其意,可是不能把皇帝晾在那儿,就有大臣出列战战兢兢道,因为大禹用了疏而并非堵。

皇帝点点头说:“不错,对待宫家的态度也是一样,要用疏,而并非堵,一味的打压宫家,才是真正的后患无穷。

与宫家联姻,历代皇帝除了能博得遵从祖训,不亏待宫家的名声,什么都没有,只是给后宫平添几抹孤魂罢了。联姻没有利益的联合,堪称无用之举,反而增加了愤懑,且这种内定宫妃名额的祖训,对其他家族何其不公平,此乃其一。

堵住宫家的科举武举之路,宫家子孙世世代代不能为官,不能从军,只能经商。可那些擅长读书科举,或射御武举,并不善于经商之人,只会对皇家心存怨怼,而朝廷也失去了不少栋梁之才,何其可惜,此乃其二。

何不大方一些,向对待其他家族一样,对待宫家?日后,宫家之女参与选秀女的机会与其他家族等同,宫家真正有才学之人,也可以凭本事出头。后宫少些仇怨,朝中多些才俊,这难道不好吗?”

大臣们还在琢磨皇帝说的话,暂且还没有想到反驳之言,皇帝又道:“爱卿们不外乎是担忧宫家势大,威胁皇权,那朕就告诉爱卿们一件事儿。前不久,朕查到宫婕妤曾与逆贼洛承勾结,谋夺帝位,他们俩狼狈为奸,都想当皇帝,只等杀了朕,再反目拼斗,这是那废妃的供词,爱卿们都瞧瞧。”

皇帝冷笑着将几张纸扔下去,洛承便是逆贼端王的名讳,他落网之后,自然要沿着他这条线,查出逆党,朝中的党羽都被清剿干净,还剩一个,却是在宫里。

前些日子,才查到竟是宫婕妤,皇帝惊怒,审了好几天才俯首认罪,这也是皇帝下定决心要废除祖训的原因之一。

众大臣即使再怎么好奇,也不敢真的去看那些供词,况且他们此刻都震惊万分,有几个机敏的,也明白了皇帝此次下旨的理由。

皇帝睥睨了众臣一眼,继续说道:“太祖皇帝有此祖训,是为了洛氏一脉稳坐朝堂,也是为了宫家荣宠不衰,太祖英明。

可如今,给宫家的荣宠,让宫家心生歹念,想效仿太祖,对朕下手,看在敏容皇后的面子上,朕只处置宫婕妤一人以及涉案人员,不牵扯宫家其他人。

那么,为了以后历代皇帝的安全,是否该废除宫家女必入宫这条祖训?废除后,为了延续太祖的遗志,让宫家不衰落,是否该废除宫家不能入官的祖训,让宫家能考科举武举,为宫家带来荣耀,让宫家少些仇怨?”

皇帝连连发问,大臣们都噤若寒蝉,最开始的义愤填膺都不见了,他们不敢再劝谏了。

难道要劝皇帝留着居心叵测的宫氏女在身边?还是劝皇帝在科举一事上对宫家有差别待遇?

当年太祖皇帝定立这些祖训,一是怕宫家功高震主,损害洛氏王朝的利益,二是为了对得起当年宫家的付出,保证宫家荣宠不衰。

皇帝废除了这两条祖训后,只要日后处理得当,还是能达到太祖的要求,对皇帝的声誉无碍,那他们为何还要劝?

况且此次宫婕妤谋逆,皇帝网开一面,已经对宫家施了天恩,又废除祖训做出了对宫家有利的决策,天下人知道了也只会夸赞皇帝仁德,宫家更会感恩戴德,不敢造次。

皇帝也说了,宫家以后同其他的家族一样,有同样选秀女的资格,且宫家的人做官从军,做多大的官,有多高的军功,皇帝也是可以左右的,根本不必担心宫家会爬得太高。

有人在想,宫婕妤的事,是否是皇帝的手笔,他们伸长着脖子,想偷看供词。

还有人在想,那太祖皇帝当年的祖训不就是多此一举吗?还平白添了那么多的麻烦与怨气。

皇帝轻咳了一声,众臣立即回神,纷纷叩拜:“圣上英明!”

此事一了,皇帝立即给南宫家长房嫡次女和宫家三房嫡子赐婚,现在南宫家和宫家都真正算得上是皇帝的亲眷,这两家联姻,也是一段佳话了。

不过宫未然的身份公开之后,朝中上下一片哗然,没想到宫家早有人打入朝廷内部,立了大功,如今官位还不低。

他们刚想上奏弹劾,皇帝就暗示了,祖训已废,宫家可以入仕,这可是你们自己答应的。

百官只觉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也明白了,宫未然之事,皇帝肯定早就知晓,说不定还是皇帝的主意,而皇帝现在摆明了偏袒宫家,他们也不能跟皇帝过不去。

没关系,他们可以跟宫未然过不去,可是,宫未然并不好惹,想要给他使绊子都讨不到好。何况,他还有个厉害的岳家,那些恶意找茬的,南宫将军及少将军们,都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

一时间,大家只得忍气吞声,况且,宫未然除了身份的问题,办事能力很强,有很多事都要经过他的手,他们斗不过他还得倚仗他,也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紧接着,又给冷家二少爷和景家大小姐赐婚,这是皇帝先前就承诺过的。

朝野又议论开了,这景家算是高攀了,可据说是人家冷家二少爷苦恋景大小姐,冷家求得皇帝赐婚。

景家虽无权无势,可人家富可敌国,京城景鸾阁总号将作为陪嫁,成亲后景大小姐继续经营景鸾阁,冷家算是赚了。

众人对这四家都是一番恭贺,或真心或假意,当事人也并十分不在意,都忙着操办婚事呢。

皇帝还跟玉小霜诉苦:“为了让你俩名正言顺,不被人诟病,我可是折损了一位婕妤。”

宫未然挑眉道:“那位婕妤可是打算谋害您篡位的,您还打算留着?您何时这般仁善了?”

皇帝就不想理他了,皇帝心里能不清楚吗?就想让他们俩欠他人情,以后好驱使罢了。

看到皇帝一副噎到的表情,玉小霜暗暗偷笑,却也好声好气地哄好了皇帝舅舅,毕竟人家确实对他们够迁就了。

皇帝心情好了,想起一事来,便道:“北漠达格尔王身子大好,北漠各部首领已经准备启程来京,柳大将军自然也要来,算算日子,应该能赶上你们的亲事。”

玉小霜一脸惊喜,她尚未告诉外公,没想到外公就要来了,真是太巧了,她越想越开心,回家要告诉娘亲才是,嗯,等他们出发了再说,玉小霜盘算着,怎么出得宫都不记得了,皇帝好笑,也不跟她计较。

事后,玉小霜偷偷问了宫未然:“宫婕妤的事是真的吗?”

宫未然不瞒她:“是,此事是我的人查到的,一直忙乱着,忘了跟你说。”

玉小霜震惊地看着他,宫未然牵着她的手继续道:“端王爷成擒之后,我的人便查他在暗中的势力,发现他与宫中某个势力有来往,查到的却是佟贵妃。”

佟贵妃是小皇子的圣母,扶自己儿子上位,自己垂帘听政,确实有动机。

“抽丝剥茧,摘去那些伪造的证据,真正指向的确是宫婕妤,她想效仿开国女帝,自己称帝……当年,我姑姑的事……她也掺和了一脚。”

玉小霜更是错愕,半晌,稳了稳心神,回握他的手,他常年习武,手上有薄茧,并没有贵公子的细皮嫩肉,却莫名让人心安。

身在自家院子里,暗卫环立,宫未然并没有什么顾忌,说起了当年的旧事:

“宫家这些年萎缩的很厉害,家族越来越小,渐渐地就不分家了。当时,我太爷爷,也就是宫家家主还在世,他膝下有三位嫡子,大老太爷,二老太爷和我祖父,宫婕妤是大老太爷的嫡长女,宫家进献给皇帝的,都是长房嫡长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