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推理分析 - 沉睡于墓地里的第五人 - 元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三章推理分析

第十三章推理分析

离开警局之后,唐宋回到了自己的事务所。空荡荡的一楼,没有前来咨询业务的访客,只有林可独自坐在那里。

林可看到唐宋回来,满脸都是诧异的神情,“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案件有新的进展了吗?”她的思绪还停留在早上唐宋离开之前所说的话上。

“既然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不如回来等消息。”唐宋的语气中夹杂着些许失落,“上午刑警队刚从现场回来,各种报告短时间内出不来,估计得等到明天了。”

“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个凶手干的吗?”林可直截了当地问道。

唐宋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随口应道:“也许是吧。”

对于林可,唐宋是完全信任的,他对案情的任何想法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她。

“你好像有些犹豫不决啊,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林可看着眉头紧紧皱着的唐宋问道。

“你看出来了?”

“你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啦。”

“好吧,确实是这样。”唐宋懊恼地皱起眉头,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在房间中央来回快速地走动着,脚步显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发泄内心的愤懑,“我感觉自己做了一次失败的推理。”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自责,表情略显痛苦。

“还好吧,你对凶手的体貌特征推测和视频里看到的是一致的呀。”林可试图安慰唐宋,声音尽量轻柔温和。

“不,全都错了。”唐宋突然停下脚步,情绪有些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凶手很有可能是个连环杀手,而我却一直把推理的重点放在钱野的关系网上,还期望以钱野为中心,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呢。”唐宋左手叉着腰,右手在空中挥动着,时不时地揉一揉额头,就像正在进行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

“我真是蠢到家了。”唐宋的表情因情绪的波动而有些扭曲。

“只要最后能抓住凶手就行了,至于是什么样的凶手又有什么区别呢?”林可想要安慰唐宋。

然而,唐宋根本不接受这样的安慰,情绪更加激动地反驳道:“不一样,这怎么能一样呢?”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普通的谋杀案中,凶手总会从被害人那里获取些东西,可能是金钱,可能是女人,也可能是权力之类的,只要被害人拥有凶手想要的东西,这些就构成了杀人动机。”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舞着手臂,脚步也随着话语的节奏快速移动,像是在和一个无形的对手辩论,“以被害人为中心,对周边的人进行调查,只要调查得足够细致,最终总会找到合理的动机以及证据,这样基本就能让凶手原形毕露。”他说到这里,脚步突然停住,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有些急躁,“但面对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这种方法有时候就行不通了,他们大多和被害人没有利益关系。很多时候,凶手和被害人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只是有一天凶手多看了被害人一眼,因为某些特征符合凶手的需求,于是被害人就成了凶手的猎物,这才产生了交集。”唐宋绘声绘色地给林可解释着。

“凶手的猎物?”

“是的,他们选择被害人就像挑选猎物一样,他们大多是通过获取猎物来获得某种满足感。”唐宋的声音变得低沉而严肃,眼睛里透着一种冰冷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想法简直就是精神不正常啊。”林可心里不禁有些害怕。

“没错,你说得很对。实际上,大多数连环杀手很有可能患有一定的精神疾病,或者在童年时期经历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某些思想和观念。所以,对于连环杀手的推理,不能按照常规的谋杀案分析方法进行。不然的话,最终只会一无所获。”唐宋的声音变得温和起来,语气也平静了许多。

“那面对连环杀手要怎么进行推理呢?”

“这个很难解释清楚,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推理方法。”唐宋皱皱了皱眉头,“首先我们要对连环杀手进行侧写。和普通的谋杀案相比,连环杀手一般会杀害至少三人,甚至多达几十人。由于连环杀手有固定的作案习惯和手法,我们就可以从凶手的犯罪行为中获取更多线索。”

“这个很难理解,能说得简单一点吗?”

“嗯——”唐宋思考了一会儿,“这么说吧,他们可能对杀人有一种执念,所以在犯罪过程中,会采用相同的作案手法。比如在选择被害人时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像是头发颜色、肤色之类的,他们觉得这些是自己喜欢的猎物特征。再比如他们的作案手法方面,会在尸体上或者犯罪现场留下独特的标记,比如带走死者的头发作为纪念物,在尸体上留下相同样式的刀伤等等。”

“所以,你认为在现在这个案件里,凶手留下的独特标记是带走内脏器官,这是他特有的作案手法吗?”

唐宋没有直接回答林可的问题,“根据法医的检测,切割内脏器官的手法相同,很有可能是同一个凶手所为。”因为唐宋觉得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他感觉有些行为并不像连环杀手通常的行为,所以没有直接回答林可的问题。

唐宋回想起之前和赵明讲过的那些疑点,觉得有些可笑,“所以之前的推理要全部推翻,重新对凶手进行侧写。”

“那如果这起案件真的是连环杀人案,就目前的线索来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唐宋听了这话,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他又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显得有些杂乱,每一步都像是在沉重的思绪中艰难前行。林可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跟着唐宋的身影移动,耐心地等待着唐宋把所有事情都梳理清楚。

“好吧,我们暂且假定这两件案子就是连环杀手所为。以被害者为中心去查找凶手的这种常规方式已经走不通了,那我们就得从这两起案件的共同点入手来查找凶手。钱野是男性,焙小欧是女性,很明显,凶手并非依据性别来区分目标的。从年龄方面来看,可以初步判断凶手选择的目标年龄大概在20到30岁之间。再看人物身份,一个是日本总领事的儿子,一个是网络女主播,这两者之间不存在职业上的共性,也就意味着在社会层面上他们应该是没有交集的。作案手法都是内脏器官被切除,不过其中一具尸体被焚尸,而且切除内脏的手法很精细,这表明凶手不属于冲动型的凶手。凶手没有刻意去隐藏死者的身份,这说明凶手和死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牢固的社会关系网,所以我们无法从人物关系层面找出凶手。还有,发现尸体的地点都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凶手都选择把尸体抛到郊外,并且没有掩藏尸体,这足以说明凶手具有较高的智商,而且极度自负。以上这些就是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全部线索了。”唐宋一边说着,一边用左手托着下巴,眼睛微微眯起,再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大约过了几分钟,他自嘲地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根本无法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林可看到唐宋那副表情,就知道他又陷入了消极的情绪之中。

“对于钱野的案件,你之前可是信心十足啊,怎么遇到第二起案件就变成这样了呢?”林可马上劝解道。

“这不一样,案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我所有的推理都是围绕着普通的谋杀案进行的,而现在这很有可能变成了连环凶杀案。所以我在第一起案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了第二起案件,就没必要再事事亲力亲为了。”

唐宋继续说道:“不过我已经安排刑侦队的林嘉佑、夏初去调查了。”

“林嘉佑?夏初?”

“是赵队给我派来的两个年轻警员,协助我破案的。”唐宋解释道。

“我看啊,是来盯着你的吧,怕你偷懒呢。”

“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当时也是这么跟赵队说的。”

“赵队还是挺了解你的呢。”林可的话语中难以掩饰揶揄的意味,“所以你就直接让那两个年轻警员去干活了?”

“这可不是我在推卸责任。主要是处理这种调查工作,不需要我事事都亲自去做。而且如果真的是连环杀手作案,其实那些人员调查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得把精力用在关键的地方。”

“那你还让他们去调查。”

“毕竟连环杀手这个结论还没有完全确定嘛。”

“我看不是吧,其实你内心已经认定这是一宗连环凶杀案了,所以你才不会去调查询问,但是你又寄希望于其他人调查询问得到的结果来否定这不是连环凶杀案。”林可反驳道,不过她确实说出了唐宋的心声。

一向思维缜密的唐宋被林可的这番逻辑说得哑口无言,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好吧,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对。该怎么解释呢?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唐宋一边摸着下巴,一边思索着该如何向林可解释清楚。

“现在在你面前摆着两种食物,你需要品尝它们并且判断味道。当你品尝第一种食物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仔细品味,用你对美食的所有记忆来给这种食物定位,是酸、是甜还是辣呢?如果是酸的话,又有多酸,是像柠檬那般酸涩,还是像石榴那样略带酸甜的酸呢?当这种酸味通过味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的时候,就会唤起你潜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些味觉记忆,让你大概想起与之相似的酸味,比如说这个酸度和柠檬的酸度很相似。”林可听着唐宋的话,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唐宋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唐宋继续说道:“当然了,对于其他味道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去判断。这样一来,我就对第一种食物形成了一种味觉上的认知,同时呢,这些味觉体验也会触发我大脑中对各种食物的记忆,去寻找是否有相似的味道,从而形成我对第一种食物的初步判断。这个时候,当我再去品尝第二种食物时,我的记忆更多的是和第一种食物作对比,而不是抛开第一种食物的味道,然后让大脑不断地去回想我对众多味道的记忆。”

“这和案件有什么关系呢?”林可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提出疑问。

“这两起案件就如同这两种食物啊。第一种食物就相当于钱野被杀害这个案件,第二种食物则是焚尸案里视频中被焚尸的女孩焙小欧这个案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