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起名
78起名
大妃产子,普天同庆。
皇太极听了海兰珠的劝,收起了大赦天下的心思,可该有的喜酒赏赐仍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亲自写了信到科尔沁通知喜讯,并诚挚邀请寨桑等人到沈阳庆祝。
寨桑这一部落正经历了莽古斯去世的噩耗,尚未缓过来,忽闻海兰珠的喜讯,总算教人稍稍安慰了不少。然而一族之长当此之时不宜远行,寨桑当即令吴克善与满珠习礼二人携贺礼前往沈阳向大汗与大妃问候。
一时之间,皇太极继位,海兰珠为大妃,寨桑在草原上突然炙手可热起来。科尔沁已然投靠了大金,其他已经投靠了的部落也纷纷前来向寨桑示好,连吉桑阿尔寨也觉得分外高兴:“你的女儿福气好,同我的女儿在一处,也能带着她更好些!”
小阿哥诞生,不少贝勒家眷们都要来宫中道贺。客人一群一群来,海兰珠贵为大妃,月子尚未出,便要歪坐在榻上,一波一波的迎来送往。
一群人熙熙攘攘站在她的屋里,海兰珠随意打量一圈,却忽然瞥见了一双幽深的眼睛。那个与她年岁相当的皇太极长子,豪格。
他面无表情隐在人群中,幽幽注视着海兰珠身侧,襁褓里咯咯直笑的幼弟。海兰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也是现下唯一的孩子。乌拉那拉氏去了以后,豪格也去了亲建了府,愈加难得在四贝勒府露面了。
如今多了个小阿哥,豪格这个做哥哥的不知作何感想。海兰珠望一望天真可爱的儿子,不禁怅惘,这样的大家族,亲兄弟间总没有普通人家的亲近。
哲哲被那样大张旗鼓的处置了,城里人人都晓得了大汗对大妃的在意,连布木布泰都收敛了不少。数月前,哲哲刻意与她接近,似有结盟之意。然而她留了个心眼,既不反对,也不参与,只静观其变。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有余悸。
她不是哲哲,她还有父兄,还未到孤立无援,需要放手一搏的时候。这一个念头,却是救了自己。想到大妃阿巴亥与哲哲的下场,她庆幸不已。如今厌恶她的婆婆不在了,她反倒更自在了些。
近来多尔衮郁郁寡欢,大福晋诺敏心中怜爱,却总不晓得如何安慰。再加上大妃海兰珠喜讯传来,诺敏常常去探望,在府里说话,时常忍不住笑开了花。
这一笑,多尔衮脸便更黑了。他只觉这福晋没心没肺,还往他伤口上撒盐,气得饭桌上便拂袖而去。诺敏傻傻等着他的背影,一个人委屈又悔恨,思来想去,也不晓得如何同他解释。
布木布泰心下一动,当晚便换上素淡的衣衫,涂了稍厚的脂粉,原来健康的肤色在灯光下越发白皙起来。她朝镜子里微微一笑,又施了淡淡的胭脂,顿时一个白皙粉嫩的美人便活脱脱在眼前。
她站起来,轻移莲步,如一阵清风拂过,忽而回首,朝铜镜里温柔一笑。原来与海兰珠有两分相似的脸庞与身形,顿时有了四五分相像。
她立在月光下,痴痴望着天空中的皎皎明月,海兰珠可以得到的,她也可以。
多尔衮隔着夜色望过来,眼前又是一阵恍惚。他不禁上前两步,伸手揽过那素淡倩影,轻轻捧着她的脸颊,脉脉凝视着。
布木布泰莞尔一笑,既羞涩又暧昧:“爷,今日我与大福晋一道如果探望了姐姐,瞧见了新出生的小阿哥,实在是招人喜欢得紧。”她说着低下了头,仿佛期盼又惆怅。
多尔衮心中一窒,脸上的恍惚淡了淡,手上的力度也消了不少。他不想听到海兰珠的孩子,那是她与八哥的孩子,八哥不但给了她孩子,还给了她大妃之位。这仿佛是在嘲笑他的懦弱与无能,比起八哥,他不配拥有海兰珠。
布木布泰小心观察着多尔衮的脸色,静默片刻,怯怯开口道:“爷,让我也给你生个孩子吧!”她盈盈抬眸,轻咬下唇,转而又对他扬起笑容。那一抬眸的婉转,一勾唇的娇艳,都是她对着镜子练习了无数遍的,再熟悉不过。
多尔衮望着眼前的这张脸,眼神在此恍惚起来。若是他与布木布泰的孩子,是不是也会与她有那么一分相像呢?
他心意微动,从那腰身上滑下的手又再次顺势而上,一层层剥开那细软的绸缎,一头扎进温柔乡。
诺敏怔怔盯着跳动的烛火,半晌,才向小丫头道:“去外头瞧瞧,爷歇在哪儿了。”这么晚,多尔衮还没来,想来不会再来了。
小丫头一会儿就回来了,对着诺敏平静的脸,却有些嗫嚅:“福晋,贝勒爷……歇在西屋了。”
诺敏只觉自己与眼前的烛火一样摇曳无助。她垂眸不语,好一会儿才挥退了丫头,直接吹了蜡烛到床榻上睡了。
黑暗里一滴眼泪悄悄落下,她总是不晓得讨好他,也怨不得他要生气。
…………
皇太极一面为儿子的诞生满心欢喜,一面却也紧锣密鼓的在朝堂上进行了第一轮部署。
他设总管旗务八大臣,总理一切事务,与诸贝勒偕坐共议,出猎行师,议定启奏,各领本旗兵行。凡国中大小事,皆听稽察。
小小一步,看似是减轻了平日诸贝勒的政务负担,实际却是他在诸贝勒共同议政体制上凿出的第一条裂缝。如此一来,旗主贝勒们的权力被无形削弱,稍低一级的固山额真们的地位却得到了提高,是以上层有意见,下层乐开怀,大体上还能扛得住。
皇太极踏下了这第一步,十分满意,回来逗弄着儿子,挠挠他的小脚丫,又见他吃吃的笑起来,顿时心情大好。
海兰珠怜爱的看着丈夫与儿子,心里说不出的满足与快乐,笑眯眯道:“这孩子一点不怕生,每天这样多的人来拜见,抱来抱去的,竟也不哭,一个劲儿的笑。”
皇太极很自豪:“我的孩子,自然不是那小门小户的,就该这样大气。”
他又契而不舍的教孩子说话:“阿玛――”眼神里全是鼓励,可才一个月的孩子,嗷嗷叫两声可以,说话却是不行的。
孩子咿咿呀呀半天,就是不能如了父亲的意,不一会儿就饿了,哇哇大哭起来。皇太极自讨没趣,孩子一哭,便脑袋都大了。
海兰珠立刻上来心疼的抱起孩子哄了一会儿,等乳母来了,便待下去喂奶。不一会儿,听不见孩子哭声,她才安了心。
屋里没了人,皇太极便腻腻歪歪贴上来,掰过她的脸颊便黏糊糊亲上去。近一年时间没有尽兴,皇太极忽然开了闸,直到夜深人静时方鸣金收兵。
海兰珠才出月子不久,体力不支,倒在皇太极怀中,久久不能动弹。皇太极仿佛一只餍足的兽,微闭着眼,轻抚枕在胸口的海兰珠,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忽然,他眼中一亮,仿佛想起来什么事,兴奋道:“今儿我想着要给咱儿子起个名字,突然想起了件事儿。”
海兰珠眼皮耷拉着,含糊的问了句:“什么事儿?”
皇太极嘿嘿一笑:“我记得当时派人去暗中查探你的底细,派出去的人给我带回来一件事儿,不知道是真是假。”他顿了顿,看海兰珠虽然累,却还勉力在听着,便继续道,“据说,你十一二岁上生了场大病,后来奇迹般的醒过来,科尔沁大祭司见到你,竟当场预言,你将荣耀科尔沁,可有此事?”
忽听他提起,海兰珠混沌的脑袋仔细回忆了一阵,方记起确有此事。她一时摸不着头脑,便胡乱点了头。
皇太极得到了确定,便低下头在她耳边道:“既如此,你也算实现了这预言,这大祭司说得不假。如今福泽已降,我甫一登位,儿子便出生了,不如就起名叫福临,你以为如何?”
福临?这两个字仿佛一道惊雷,瞬间划开海兰珠脑海中的迷雾。她惊讶的瞪大眼,双手撑着他的胸膛,腾的一下坐起来:“福临?”
这不是原来布木布泰的孩子起的名字?后来这孩子还登上了皇位,在皇父驾崩后,入主北京城,成为了满清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
皇太极见她反应这样大,有些惊讶:“是啊,福临。”他疑心她觉得这名字不够文雅,又补了句,“白日我也特意请教了范先生,说这名字浅显直白,寓意真挚,是个好名字。”
海兰珠想起正史中,皇太极的儿子清一色都是满人名字,只这顺治帝,名福临,汉人一看便懂,如此突兀,想来是天生的皇帝命。这名字含着父母对孩子将来能顺利成长,福泽绵长的期望,怎么会不好?
她压下心里纷杂的情绪,莞尔道:“的确是个好名字,我也觉得很好。”
皇太极松了口气,当下便高兴道:“那便这样定了,明日便写入族谱。福临啊,咱们的福临……”
他满足的喟叹,海兰珠悄悄望着他闪闪发亮的双眸,眼角悄悄沁出泪痕,但愿一切顺利,不要像那梦境里一样凄惨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