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封后
102封后
“他两个这样不是一天两天了。”诺敏说得十分肯定。
“好几回,我从你这儿回去时,都看到皇上正好从我们府上出来,那样子……我说不清,就是面色很红润的样子,好像……好像十分享受。”诺敏仔细回忆道。
“享受?”海兰珠疑惑,“你们府上能有什么?”
“不晓得。”诺敏摇摇头,“有时候还带上多铎,三个人神神秘秘的,我问多尔衮,他每回都不肯说,还总要我别告诉你。”
这就奇了,夫妻多年,皇太极还是头一次有事瞒着海兰珠,她有点心慌。诺敏犹豫道:“若是别人我倒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多铎……他的作风,我实在是不得不怀疑……”
她小心翼翼凑到海兰珠面前,不安道:“你说,皇上他们,会不会背着咱们偷腥?”
这个可能性一出,海兰珠当即否定:“不会,皇上不是那样的人。”这是她下意识的反应,然而心里仿佛有个猫爪子在挠,惹得她总要去一探究竟。
到了傍晚,皇太极照例踏着夕阳回到中宫。
“听说你近来时常出宫去?”海兰珠一边帮他打理袖子一边随口问道。
皇太极伸出的手臂一顿,悄悄朝侍立着的敦达理狠狠瞪了一眼,带了一丝紧张道:“谁和你说的?没有的事,只是偶尔出去,看看练兵,也看看各家的情况。”
海兰珠看他一眼,点点头,没再追问,转头给他盛汤去了。
翌日,才到申时,小太监急急忙忙跑进来:“二位主子,皇上方才出去了!”
海兰珠与诺敏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迅速站起来:“咱们也走!”
一行人跟着皇太极前后脚出了宫,一路而来,果然是进了瑞亲王府!门口守门的才把皇帝请进去了,这会儿又见到了大妃与自家福晋,顿时有些紧张。其中一个从一旁的抄手游廊里悄悄的过去,眼看就要跑进去报信儿,海兰珠当即喊了两个太监上去把他逮住了。
她与诺敏两个人径直走进去,一路上不给任何人通风报信的机会,直接杀到了多尔衮屋门口。
屋门紧闭,里头隐隐听到说话声,却辨不清到底说了什么。敦达理站在门口都快哭了,愁眉苦脸看着海兰珠。海兰珠却丝毫不为所动,示意他朝里头通报。
敦达理耷拉着脑袋,一脸认命的样子,在门上轻叩三声:“皇上,王爷,大妃与王爷大福晋来了!”
里头的声音忽然都消失了。敦达理打开门,海兰珠一步步走进去,震惊的望着眼前的情景:“皇太极,你你你――果然骗了我!”
皇太极与多尔衮面面相觑,脸上露出被人抓包的窘迫。皇太极“啪”的一下放下筷子,三两步跑到海兰珠面前要解释:“我我我――我不是故意的,都是我不好,你千万别生气!”
海兰珠后退一步,指着皇太极还泛着油光的嘴:“你看你,偷腥都不记得擦嘴!”
皇太极一急,没头苍蝇似的四处转,终于在一个小丫头手里找到了块巾子,迅速的拿起来擦了擦嘴。
诺敏难以置信的望着多尔衮:“你和皇上一直鬼鬼祟祟的,就是在屋里吃东西?”
多尔衮轻咳一声,眼睛在皇太极和海兰珠身上溜一圈:“这不是,皇上饿得慌嘛……”
皇太极顿觉颜面扫地。堂堂一国皇帝,连吃饭也得偷偷摸摸的,他应该算是头一个了。
海兰珠瞧他这憋屈样子,又有些不忍心,埋怨他道:“让你少吃些还不是为你好?你要真是饿得慌,告诉我,我还能真饿坏了你?”她为了让皇太极恢复体形,别再发福下去,吩咐膳房将他的晚膳米面减半,荤腥全无。
她朝桌上摆满了的各色肉食佳肴看一眼:“你在外头吃这么多,还不得更胖?”
皇太极低头道:“是是是,这的确是我不好。不过有时候,晚上实在饿,总提不起精神……”
海兰珠叹息道:“是我急于求成了,明日开始,还是多吃一些,咱们慢慢减,我陪着你一起。”
皇太极立刻道:“不用不用,你放心,这回我绝不再偷吃了!”他搂一搂她的腰身:“你已经这样纤瘦了,若再吃得少了,掉了几两肉,我该心疼了!”
海兰珠被他哄得终于笑了,回到宫里,就招来了膳房的厨子,把皇太极的伙食稍稍增加了些,把一日三餐改为了一日多餐。少食多餐大概能帮他减少些饥饿的感觉。
这回皇太极说到做到,果然没再偷吃,体形也渐渐恢复了。到了七月里的封后大典时,他的礼服已经稍显宽松了些。
后宫里没有其他嫔妃,这封后大典,便是给海兰珠一人举行的了,这是难得一见的殊荣。
初十这日一早,两人穿上了礼服,皇太极便先行去了崇政殿。海兰珠慢一步,在大殿门口静候。阿娜日陪着她,笑道:“这一去,再出来,大伙儿就得改口叫皇后娘娘了!”
不一会儿,赞礼官便喊:“请大妃入殿!”
海兰珠挺直腰板,扬起嘴角,缓步而入。众臣分立两侧,将中间的空地留给她。殿内点了香,香雾缭绕,皇太极就在金灿灿的龙椅上端坐,微笑着看着海兰珠渐渐走近。
待她走到殿前的檀木桌案旁站定,众臣便整齐的伏跪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海兰珠也要跟着跪下,皇太极却突然从龙椅上站起,绕过紫檀桌案,牵着她的手一道走上了台阶,坐到龙椅上。众臣皆惊讶的望着此二人,古来册封皇后时,皇后当跪着听宣。皇太极则泰然道:“此吾妻,当同享尊荣。”说着,他便示意赞礼官继续。
众臣闻言,心中仍是惊讶,却不敢多言。紫檀桌案上摆着个铺了明黄绸缎的托盘,盘内一侧放了枚方方正正的印玺,另一侧则是一叠册文。
赞礼官朗声道:“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天地授命而来,既有帝皇一代之治,则必命匹配心腹视为皇后,赞襄朝政,坐立双成,同立功德,共享富贵,此乃亘古之制,位守三纲五常,系古皇帝等所定大典。今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又蒙天佑,得遇哈日珠拉系蒙古科尔沁之女,秉德柔嘉,持躬淑慎,特赐予册宝,命为关雎宫中宫皇后。你务以贤德之训,使天下妇人仿法。大清崇德元年七月初十。”
竟然是关雎宫!她震惊的望着皇太极,他不但把那园子改了关雎的名字,宫殿也用了它!
赞礼官拿起桌案上的托盘要递给海兰珠,海兰珠站起来想行李接过。皇太极却伸手按住了她:“你别动!”
他伸手接过赞礼官手中的托盘,在众目睽睽下,亲自将托盘交到海兰珠手中:“不必起来谢恩了!”
因只有皇后一人,封后大典算得上十分简短,不一会儿便结束了。皇太极当即牵着海兰珠的手起来,领着众臣出了大殿。众臣散去,皇太极也要去处理朝政。
然而他却先带着海兰珠穿过翔凤楼,到了后宫处。他二人在庭院中站定,海兰珠抬头一看,原来空无一物的中宫门口,此刻挂了大大的匾额,上书三个金灿灿的大字“关雎宫”。海兰珠看了半晌,转头笑道:“我还是喜欢咱们园子门口的,那是你亲手写的。”
皇太极却拿起那叠册文给她:“你看这里。”海兰珠打开一看,满蒙汉三种文字,字迹皆是端正遒劲,别具一格,最后盖了个鲜红的方印“制诰之宝”,赫然是皇太极的亲笔!
皇太极认真道:“这一字一句,都是我的真心!”
…………
转眼年底,原已过去一年的莽古济事件却突然又被人揭出,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跳出来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二人生前曾与莽古济一道谋反!
事发突然,皇太极下令彻查,果然在莽古尔泰家中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信牌。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当即自首,供称曾与莽古济一起对莽古尔泰发誓,明里效忠皇上,背地里实则襄助莽古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