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书院
崔恕听她这么一说,那人身影又在他脑际一闪而过。
那人曾说,天下之大,何处不好。难道就只有杏子坞,才是神仙居?
仔细一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像清宁那样的地方,本朝多不胜数。原本贫瘠寒苦,可只要不是生逢乱世,再加上朝廷用人得当,地方官为人清正,日积月累,的确能成一方乐土。
他叮嘱崔彻,“这几日,陪着殿下在杏子坞走走。还有,山上的桐林,你们也去看看。”
从春柔堂出来,崔彻低低一笑,“我父亲是掐我那人吗?”
贺初道:“从前你不是说,查案可以先怀疑任何人。我这不就是先怀疑,再排除吗?”
“对我们崔氏的家主印象如何?”
“风度优雅,家世优越,这两点印象,尤其深刻。”
“哦?竟然不是独断专行、不可理喻?”
贺初想起崔恕先行一步的背影,竟是落寞的。
崔彻悠悠问:“还有什么发现?”
“老大人在齐妈妈那里,只用了姑苏酱鸭,他和你我一样,爱吃同一道菜。这算不算?”
崔彻道:“他并不特别爱吃那道菜,只是所有菜式里,只有那道是江南道的菜肴,父亲心中还是很怀念我的母亲。”
“你连齐妈妈也觉得可疑?”他终于问道。
“在你心里,齐妈妈就等同于你母亲。我若怀疑她,你介意吗?”
崔彻住了脚步,“你说说看。”
“手掌、口音、眼神,我都比对过了,不是她。可笛唱阁的地下密室住着人,那人总要用餐吧,她怎么吃饭?必然还是要在密室里,谁允许人给她送餐,又是谁送食物给她?
我们假设第一种可能,这件事是老大人亲自安排的,老大人绕过了齐妈妈,命令仆人单独行事。可齐妈妈管理崔氏内务,她真得会一无所知?我们再假设第二种可能,这件事是老大人授意齐妈妈做的,那她就是知情人,她清楚地知道,密室里住着谁。至于第三种可能……”
贺初瞧着他的神色,“会不会老大人不知道,事情是齐妈妈经手的。可无论是哪种可能,最脱不了干系的人,似乎是齐妈妈。”
崔彻沉吟几许,“还有吗?”
“没有了。不过我原以为,能打理崔氏内务的齐妈妈,是个厉害角色,没想到她在老大人面前,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
“我父亲喜欢人克己守礼,那样大约就是吧。”
“会不会过了一点?人都说,宫中秩序森严井然,我阿耶阿娘身边的宫人,但凡是那种资格老、人也忠心的,和我阿耶阿娘的关系,也没有这般尊卑有别,或许这就是世家的规矩?”
崔彻萧索地道:“不仅是对我父亲,齐妈妈对我,虽是关怀备至,但也不像宋妈妈和你那般亲近,宋妈妈能念叨你数落你,齐妈妈对我从不曾那样,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僵着,她多半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或许是她的性情吧,她是一个很克制,从不会逾越的人。”
两人拾级而上,走到山顶,山上开放的不知名的夏花层层叠叠、布满山野,美不胜收。从山顶望下去,袅袅炊烟在花木掩映中漫然升起,那是山下农人聚居的地方,一派平和景象。
走进桐林书院,便能听见稚子之音,书声琅琅。
崔彻道:“桐林书院,是崔氏给同宗族的贫寒人家提供读书的地方。这件事是由我父亲发起的,那年他才十三岁,叔祖大概就是看重他这一点,让他做了崔氏家主。桐林书院是他的得意之作。
“有多得意?”贺初打趣,“比收了顾色清那个最得意弟子还得意吗?”
“嗯,我父亲生平的得意之作,有两件,一件是桐林书院,另一件就是顾色清。”
“那你呢,你不介意他看不见你?”贺初问。
崔彻摸摸鼻子,吃吃笑道:“他好像只看得见我是逆子,没叫他省过一天心。其实,看得见或看不见,我都好好的。他重视也好,忽略也罢,我真得无所谓。”
“顾色清每次来杏子坞,都要在这里授课。我还没被家里赶出去的时候,也常常这么做。
桐林书院,是由崔氏子孙中有能力者捐助,书院有财产基础,还有专门的管理人、管理制度、能独立运作,受益者是崔氏族人。
学生年龄,自五六岁至十几岁。课目和外面的私塾差不多,分启蒙、中期、后期。但区别是,学生在这读书和住宿,费用全免,参加科考的时候,还可以领取科举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贺初领会到了,“老大人让我来一观桐林书院,是想说,世家能屹立数百年,盛而不衰,生生不息,自有它的道理在。就比如桐林书院。”
“真羡慕。”从他们背后传来一把男声。
两人同时回头,原来是卓韧。
卓韧穿的还是那件鸦青夏布圆领外袍,颜色洗得泛白。
都以为茶会的时候,才会相见,没想到是在这里,三人相视一笑。
卓韧道:“幼时家贫,我启蒙的时候,私塾的那位老师是当地的名师,束脩不菲。对我寡母来说,是桩不小的负担。家住得也远,一到下雨的时候,一路坑坑洼洼,要走到天黑,在一片戒备的狗吠声中归家。晚餐就是和着冷水,吃个饼子,权作充饥。三更归家四更起,月色中再走去私塾上学。可见,同样是宗族中的贫寒子弟,崔氏子弟的境遇要好多了。”
他看着那些正读书的童子,眼中是少有的柔和。崔彻想,杏子坞这么多地方,他为何单单来看桐林书院呢?
“不仅是对家族的保护,其实也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贺初感叹,“要是我朝宗族都能做到这种程度就好了。”
卓韧道:“这个不大可能。即便以桐林书院为例推行,我朝宗族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屈指可数。人性总是贪婪自私,趋利避害,纵然有的家族初衷是好的,但后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的问题,比如朝代的更迭,家族的兴衰。小的诸如缺乏财产来源,此外,还有管理人、管理制度、监督的问题等。”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曾对书院的事深思熟虑过。
“桐林书院自创立以来,已有四十年,交到崔公子手上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愿它能代代传承,绵延下去。”
崔彻听了,觉得卓韧很有意思,性子冷,说话与性子相反,很悦耳,却也没有刻意恭维的意思。这样的话,别说是自己了,就算崔氏家主站在这里,听了也觉得顺耳吧。
“孤城是雍王殿下身边的人吗?”他淡淡问。
卓韧点头,在木樨客栈的时候,崔彻与贺初虽没过问,但他住采薇林,崔彻回来,一问便知。
“四世家斗茶,我准备挑战最终决出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