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采葛篇二十一死亡棺木 - 谍人今日不点卯 - 季盈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采葛篇二十一死亡棺木

第43章.采葛篇二十一死亡棺木

城郊通往墓园的路上,袁府一行人扬着纸钱,挂着帷幔,马车拉着袁澈的棺材缓缓向墓地驶去,一片悲痛的哭喊声,袁夫人坐在最前头的马车里哭得已经没了魂儿。

没人注意到棺木盖和棺身错开了一溜缝隙,阴天片刻日光斜着洒进棺材里,投射出三个人影。

“李鸦九,再推开点,味儿有点大。”

“不行啊姐,再推就被发现了。”

棺木里李鸦九在南头,柳缇在北头,中间躺着袁澈血肉模糊的尸体。李鸦九用力支撑着棺木,柳缇一边勘验尸体,一边速记。

他们本来按照卫聿川给的地图摸进了袁家祠堂,柳缇刚验了个头,袁家人就来准备下葬了,两人无处可躲,只好钻进了袁澈棺木里。

出殡队伍一直往西走,柳缇让李鸦九留意着外面的路,别一会儿两人出来回不了城,奈何李鸦九掉向不认路,他出了霸州城就犯晕,柳缇只好边勘验边往外偷偷撒记号。

柳缇头戴着李鸦九特质的一个皮箍,额头中央镶嵌着从孙有虞那里摸来的夜明珠,低头正好能看清尸体,两人耳朵鼻子都塞着大蒜,醋布掩面,柳缇正从袁澈胃里拖出一块暗黄的东西。用小锥扎了起来,仔细端详着。

“什么东西?”

柳缇凑上前一闻,差点吐出来,半晌之后忍住了反胃的冲动。

“我知道袁大人为什么拦着不让验尸了。”

“啊?”

“你赶紧回城找卫聿川他们,让他们想办法进袁府探探,这府里头一定还有咱们还没发现的事,说不定能借此找到程寰。”

“你不走吗?”

“现在证据还不够。我得全部验完。”

棺木颠簸了一下,马车突然停住了,李鸦九眯眼望向外头,前方遇到路障,有树被刮倒了,众人正在挪树。

李鸦九撑开棺木,给柳缇留了一道缝,匆匆滚下路边草丛,隐蔽在茂盛的暗绿色草海中,往城里跑去。

袁澈喉咙往上都被烧没了,加之耽搁了太久没下葬,血肉模糊之外还有绿色尸斑,能看出一个十七八岁男子的头部骷髅轮廓,身躯保存的倒是相对完整,柳缇俯身扒拉开白骨,小心剪开紫黑的胃,又从里面夹出一块暗红色颗粒。

一缕外界日光落在柳缇举起来的红色颗粒上,阴暗的棺木中,锐利坚定的目光审视着此物,柳缇打量尸体焚烧的走向和肢体残存程度,心中有了定数。

勘验手札已经誊写完毕,柳缇小心避开尸体,准备推开棺木伺机出去,谁知刚要上擡棺盖,一股向下压的力量将她怼了回去,死死扣住了棺盖。

柳缇立刻趴在棺壁上侧听,整个棺木“轰隆”一声巨响,接着落地,柳缇头磕在白骨上,外面高昂地哭丧声传来。

“落!”

“埋!”

“少爷入土为安!”

“我的儿啊!娘送你走了!”

“少爷走好……”

柳缇惊恐跌坐,大口大口喘着气,她立刻奋力推着棺盖,但盖扣已经被外面人卡死,越来越多的土洒下来,棺盖纹丝不动,越来越沉,柳缇单薄的身子铆足力气,一下下死死往上撞着。

广袤的墓园中,泥土混杂着纸钱和眼泪逐渐将棺木埋平,地下的一方天地,逐渐消失在冤灵和孤魂的嚎叫中……

礼部尚书府自袁澈头七后撤去了部分祭祀饰物,浑天阁已经被炸毁,礼部负责营造监天仪的大臣和主事们暂时来到尚书府议事,从辰时来点卯,有时候要到亥时才散衙,邓玄子端着两盘笔墨纸砚跟着送果盘的小厮进入主厅,几个主事正在就监天仪的柱体尺寸争论。

“多大一寸,就要多花一百两白银,朝廷拨的款已经消耗了一大半,咱们还要从被炸的基础上重建一部分……”

“畏手畏脚!不仅要大一寸,还要大一尺!你造那么小就你那俩斗鸡眼能看见,我大宋泱泱大国,怎能如此小家子气!”

“那后续的款项不要让我去户部申领!袁澈他们还在的时候耽误了多少时间?!我每次去户部要款都要遭白眼!”

几个主事说道激动处吵了起来,厅里突然安静,众人意识到袁大人还在场,越过话题。

邓玄子默默听着众人的争论,不动声色把新续上的笔墨纸砚放到袁尚书手边,袁尚书刚要提笔,一擡眼发现是邓玄子,连忙邀请他入座。

“怎能烦劳邓公子做这些琐事,快来,快坐。给诸位介绍一下,邓公子,枢……”邓玄子眼神示意袁尚书,袁尚书恍然意会,没有再继续往下说他的身份,“才华横溢的邓公子,我非常看好的一位后生,于我有救命之恩,那日我和他聊起手里的工事,他的见解颇为新锐精准,浑天阁牺牲了三位精锐,诸位若需要更多人手,可考虑邓公子。”

一个户部主事起身道:“在下并无异议,一切听袁大人指挥,户部往后荣耀还要靠袁大人维持,在下预先恭祝袁大人连任了。”

“诶,还未定的事,不提也罢。”

邓玄子眼底有欣喜之意,但仍旧谦卑平静地向众人行礼,“在下只是对天书术法、营造术数略有心得,若诸位大臣赏识,在下感激不尽。哦对了,”邓玄子掏出那本在霸州时就开始撰写的《营造维护纲要》呈给袁大人,“一些见解,恳请袁大人有空检阅。”

“哦?”袁时谦接过邓玄子的书,浏览目录,宛如至宝,“想不到竟有如此超前的见解……”

“大人们先忙,在下不打扰了,先告退了。”邓玄子行礼告退,身后议事的礼部众人,传阅着他的书册,忍不住一阵惊叹之声。

袁时谦给邓玄子留了间书房,东西朝向,布置文雅精致,推窗便是府中视野颇佳的湖中美景,非常适合静心做学问。

一队下人正在袁时谦书房前清扫院子,邓玄子藏在拱门拐角处,耐心等他们扫完,刚走没几步,又进来一队侍女,正往袁大人书房中送着茶点,邓玄子三两步快步走过去,滚烫的茶水洒在手面,泛起一片红。

“小的错了!请客人恕罪!”几个侍女惊慌的下跪。

“罢了,没事,起来吧。”邓玄子刚要走,忍不住跟侍女提议,“怎么还是菊花茶?汴京最近雨水多,已经够潮湿了,不用再去火了,大人们近日用眼过度,最好换成决明子,我刚从主厅回来,袁大人和部下的菊花茶都没怎么动。”

侍女们听罢,感激不尽,“多谢公子指点。奴婢这就更换。”

侍女们陆续撤走书房里的茶点和备用茶叶,匆匆去往伙房。

袁时谦书房前后已经暂无人烟,邓玄子瞄了眼左右,闪身进了袁时谦书房。

书房竟然比机宜司的议事厅还大,不愧是京官啊,邓玄子沿着墙壁四处摸索一番,确认没有窃听装置,飞快摸索一排排书架和抽屉,他确信,这间书房里一定有他要找的东西。

袁时谦是个整洁谨慎的人,甚至每样物品摆放都是对称的,博物架上的瓷器是对称的,书桌的砚台是对称的,就连他妈的书架上的书高低错落都是对称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