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养羊的拉么大队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容姝姑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69、养羊的拉么大队

69、养羊的拉么大队

木家堡虽然是木氏当家,但当初干黑活的时候吸收了不少各路英雄好汉,是汉族和各种少数民族杂居。之前去的小河村大队、柳江大队村里汉人也不少,战乱的时候姚县这边比起其他地方安生许多,只来了零散的以掠夺为主的鬼子部队,木家堡和当时的三民党都在抵抗,并没有发生县城被攻占的情况。当时不少人家都有亲戚来投奔,还有些外地来的战乱流民给了东西在村子里落户的。

“拉么大队是纯彜族大队,咱们住坝子,他们是分散开居住在山头上的,一个小村子多的二十几户,少的三五户、甚至独居的都有不少。不过解放之后把拉么村定为大队所在地,这些年发展起来,也有四十多户人家,咱们就去拉么村等,他们自己会通知人。”

木雄给白露介绍拉么村的情况,彜族的老乡好客爱喝酒,去了彜族的寨子不能说“杀”“死”“病”,白露以前听说过外省的彜族还有女人不能上楼的规矩,不过木雄说姚县这边没有,这边出过好几位有名的女首领。且寨子里的人对周围几个大队的村民要宽容很多,像他们去永丰大队换牛的时候,谈的就很顺利。

进了拉么大队,白露就感受到了彜族人的热情,拉么大队现任的大队长叫杜嘉,是位五十多岁的黝黑汉子,穿着传统的彜族绣花褂子,连脚上穿啊的凉鞋都是绣花的,头上带着黑布裹的大帽子,帽檐上插着一根色泽艳丽的野鸡尾羽,确实很有少数民族首领的味道。

“前天有小子过来说白医生今天要来,我们一大早就拿了羊,咱们边吃羊汤锅边聊。”杜嘉领着白露往屋里走,他家里的院子比较大,看病的地方就在院子里,杜嘉还让人搭了一个棚子。

“这怎么好意思,你们太热情了。”白露只听说彜族遇见贵客会杀杨款待,可如今大家吃饭都不容易啊。而且杜嘉这热情好客的态度里总感觉还有点其他事情,不过说来也怪,白露一个看病的医生,好像有那么点体质,经常有人找她办跟治病无关的事情。想是这样想,但饭还是要吃的,白露有自己的原则,如果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帮忙也就帮了,但如果对方所求的事情超过她的原则,以她如今的身家,一顿饭的人情也还得起,还有木家堡在她身后呢。

“这位就是白医生,多年前啊,小姑娘长得真俊,来,喝甜酒。”进了厨房,有位口音别扭的大姐端过来一碗甜酒,这白露可不敢接,木家堡也有这东西,用玉米和高粱做的,看着像甜酒酿,其实用的酒曲可是烈酒曲,做一次放坛子里能吃半年,时间越久度数越高。当地人习惯干活回来之后舀一勺,条件好的放点糖,冲上开水,解乏又管饱,山里人老老少少的都能来一碗。

“阿姐,这可真不敢喝,上回在木家堡喝半碗睡了一天,今天要是再睡,来找我看身体的老乡们可得找你麻烦了,您给我这个不如给我来碗野坝子水实在。”白露醉过一回,木月才相信原来甜酒也会醉人,再不敢给她端。边上木雄解释白露是真会醉,并且接过了甜酒喝起来,这位阿姐才不再劝,招呼着白露上桌吃饭。

杜嘉家里没分家,儿女六七个,加上媳妇孙女两桌人都坐不下。杜阿嬷在灶房摆了两桌让孩子们吃,又在正房撒上松毛摆松毛席,只有杜家爷奶,杜嘉两口子和杜嘉的长子过来作陪。

彜族人不喜欢在饭桌上聊正事,所以这顿饭便只是吃饭,羊汤锅是把整只羊砍成小块,用辣椒花椒八角草果炒香后加水煮,吃的时候碗底放薄荷再舀肉和汤进去,再沾着糊辣椒蘸水吃。白露穿越去赶火把节的时候吃过几回,很喜欢这个味道。如今的黑山羊品种更纯,吃起来更香,这一顿,她直接吃撑。

杜嘉看白露云华几人吃得高兴,乐呵呵的,等吃完了饭,才跟白露说起了为什么这顿饭这样隆重。

“我们拉么、簸箕、永丰、白石谷几个大队以前是同一个首领的族人。在以前,我们族里的彜医在这一代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尤其是蛇咬伤,不管是黑乌梢还是青竹彪,咬了送过来,老医生一副药下去都能救回来。可在几十年前,狗日的小鬼子来姚县搞破坏那会儿,听汉奸说了我们彜家的这个方子,不仅找了汉奸过来寨子里偷走了大部分医书,还把彜医给抓了,当时医生替换没几年,那位彜医也才四十不到,没来得及收徒弟。人死了,书没了,我们彜医的传承就断了,幸亏祖神包邮,给我们留了希望。”

原来这位彜医当时娶了一个了不得的媳妇,那姑娘是他从军阀手里救下来的女学生,全家都没了,愿意跟着他回寨子里过日子。女学生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两人的女儿继承了这项能力,孩子启蒙,女学生便拿着医书来教,那些医书她们母女两人都看过。母女两个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不敢直接默写出来,每天都悄悄避着人背一遍,直到解放后,女学生才敢把这件事跟当时的大队长通气,大队长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也想过送孩子去读书考大学,可她虽然背书厉害,但只会死记硬背,教过的题目都能做出来,换个方式她就答不对了,成绩一直不好不坏,最后也没能考上。”好在还有位有文化的母亲在家,母女两人把医书抄写出来分成了几份,如今四个大队各保管一份。

彜族的典籍是他们的传承,杜嘉和其他三个大队不想把这些典籍交出去。题目觉得几个大队在山里,交出去国家也不可能来山里开个医院,族人们还是受惠不到。比起钱物,他们更希望能把传承捡起来传下去。杜嘉请求白露把这位杜文星和她的儿子带在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再送几个小子姑娘其余木家堡学校学习,看能不能培养出一个医生来。

“我先看看人吧。”白露没有一口答应。

杜文星是个身材娇小的女人,长了张娃娃脸,年近三十身边站着两个儿子的她,看上去还像个孩子。

“白医生好,我是杜文星,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杜远、杜回,他们两个都是识字的,第一次见面,这是我们准备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比起彜族汉子的直爽,杜文星确实更像女学生教出来的孩子。她来见白露带了一株品相很好的紫灵芝过来。

不管白露带不带走杜文星三人,在拉么大队这几天肯定是要跟在她身边的。到了下午,陆陆续续就有村民过来看病,白露体会到了把杜文星带身边的第一个好处。纯彜族寨子里会说汉话的人是少数,而彜族更有“隔山听不懂”的说法,意思就是“彜话”只是泛指所有彜族朋友说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其实是不一样,可能两个村子只隔一支山就听不懂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云省这边确实是这种情况。所以翻译这事儿木雄也不行。

杜文星性子温柔,说话轻声细语,又因为她的身份受这些老人们尊重,翻译起来事半功倍。白露心里暗暗点头,性子不错,也有灵性,如果是这样子她倒是愿意带一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各族都有文化瑰宝,彜医苗医藏医等等少数民族医生里有很多方子确实很优秀,失传了是整个民族的损失。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医自然也包含了这些各族同胞们的传承,守望互助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这杜文星也是有些天分的,她能探出脉数,对于其他浅显的知识也学得很快,天分虽不及云华,但云华这样的才是少数。白露的大部分师兄弟天资和杜文星差不多,虽然她年纪大了些,但彜族寨子想要的是学会后看得懂医书,捡得起他们的传承,而不是培养一位神医,这点完全没问题。

一连看了几个高血压,白露对杜文星和杜嘉说:“寨子里的人盐吃得太重,老人们又爱吃肥肉,这点以后要注意一下。”拉么大队是有名的养殖大队和核桃大队,他们养的黑猪黑山羊非常有名,且因为他们是山民,又是少数民族,政策什么的也不能太紧,所以养殖队虽然挂着生产队的名义,可其实都是各家自己养殖,每户都养了几头猪,白露来的时候就看见不少放猪小朋友。猪是杂食动物,放出去它也会吃草和虫子。

而村民们又比较尊老,家里有好吃的都紧着老人家,这会儿肥肉是最好的东西了。重盐的腊肥肉加上纯核桃油加上人均吃米酒,种种因素堆叠起来,年轻人还好,老人家里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白露看过所有村子里最高的了。

“在不缺油脂的情况下,瘦肉比肥肉更有营养,利于身体健康,老人家们可以适当的吃点瘦肉。”咸咸的腊肉香是很香,白露也喜欢吃,但只吃肥肉也不行啊。

村民们没想到孝顺老人还能给老人家吃出病来,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家里的老人确实不爱吃青菜,没有肉的时候宁愿沾着油煎核桃吃窝窝头都不愿愿意吃青菜,不仅是自己的,文星说的其他几个查出来这个病的都是有名的不爱吃菜的“老虎命”。人家医生不是瞎说,家属便决定回去就盯着老人家吃菜,拎着药带着自家一脸菜色的老人家离开了。

拉么大队的村民们人均劳动力,年轻人要种地,老人家要放牛放羊,小孩子要放猪打猪草。大家天天活动身体还是比较好的,除了高血压外患病的最多的是老年女性头痛,山里风大,长时间吹风本就会导致头痛,加上这时候女性辛苦,生了孩子大多只能做几天月子,小产更是休息不了,月子里吹了风,老了一夜一夜的痛,去痛片成了她们的救命药。白露上回挖了不少天麻,做了一味麻芷祛风丸,此刻正好派上用处。

恰好这些人都是当了婆婆奶奶的,白露便以她们自己作为例子,跟她们讲了怀孕和坐月子这个时期休息和保暖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如今关于妇女没有什么知识讲座,大家连得了妇科病都不敢来看,白露只能通过这样的机会来给她们科普,还得换一种她们能接受的方式。

“汉人里有个说法叫多年媳妇熬成婆,我听说那些村子里有些婆婆年轻时候吃了苦就心理变态不折腾媳妇不舒服,非要媳妇把自己走过的路走一遭才舒服。可是各位阿嬢想一想,这媳妇坏了身子,影响的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怀娃坐月子就那么几年,耽误不了多少工夫,可要是不好好休息,不能生了或者人没了,那得干多少年的活才能攒出钱来再娶一个。而且再娶也不好娶,儿子在自家人眼里哪里都好,当娘的都觉得能娶天仙,可大家也是有女儿孙女的,咱们愿意把黄花大闺女嫁给鳏夫吗?”

白露以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方法,夸大了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大部分婆婆都只是正常人,她们听白露这么一说了解了坐月子的重要性。就算有那么一两个抱着压媳妇一头的想法,但涉及到利益牵扯也要收敛几分,就算她们听不进去,陪她们一起来的儿子听得进去就行。就着这个机会,白露又跟这些上了年纪的妇人科普了早孕和晚孕的危害。

“家里有女儿可一定要叮嘱好了,嫁过去不能太早怀娃。二十多之前身子还没长好呢,怀了娃可是大伤,男人二十之前有娃了这娃身体也不如其他孩子好,容易生病。”

这些都是有数据支持的,白露直接把本子拿给杜文星,让她去跟看过诊的病人说说那个村谁家夭折了多少小娃,白露则继续看病。遇见来看妇科病的,又跟人科普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清洗下身的盆一定要是专用的,洗完用开水烫或者太阳晒。

她可不会小看这年头妇人们聊天的尺度,这些科普看着繁琐,其实你只要跟一个人说了,要不了两天大半个村子的妇人都能晓得。只要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人重视起来,科普都是成功的,有意义的,起码木家堡那边效果就很不错。

一直到第二天,来了一位胸痛气闷喘不上气的病人。

“白医生,你给看看,我娘这病能治好吗?”病人53岁,是位寡居多年的女人,由她的女儿女婿送过来,女儿眼睛都急红了。

“寨子里以前也有这种情况,犯了几次后竟然活活憋死了,难哦。”一听说胸痛,周围看病的村民用彜话指指点点,白露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杜文星见病人和家属情绪起伏更大,温柔的她竟然发了火把看完病的人都给撵走了。

白露顾不得这些人,静心把脉。

“双手沉缓滑、尺部稍有力。文星,让她把舌头伸出来给我看看。”

杜文星连忙翻译,病人伸出舌头白露一看,舌头上有一层淡淡的舌苔,泛黄发腻,她伸手朝病人身上疼痛的位置,就是第二、第三肋骨摸过去轻轻按压,病人惊呼一声,喘气声更加急切。

“云华,给病人喂救心丸。”

一颗药下去,病人的喘气声很快平稳了许多,白露这才让云华过来把脉,对着她和杜文星几人道:

“她这是胸肋软骨炎导致的痰淤结滞,一看脉象看舌苔,加上病人主诉探胸来定病因,云华写方子抓药:法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你抓了药带着杜远杜回和去做翻译,教患者患者家属怎么煎药。”

白露开了半个月的药给患者,又对家属道:“患者这情况家里最好备几粒救心丸,但是这药用料比较贵,一粒要两元钱,你们看需要吗?”白露手上的救心丸和后世的不一样,方子是交易系统里淘来的,除了川穹和冰片外还加了两位名贵的药材,每次只用服用一粒便能见效。

“买买买,我们要五粒,不过家里没有那么多粮食,能不能用羊来换。”病人的女婿是位实诚人,他也晓得村里以前有人得这病没多久人就没了,这位白医生的药才吃下去多大一会儿啊,丈母娘就好多了,可见是神药。她这丈母娘可是个宝,不仅不嫌弃他穷,也没叫他入赘,还帮他们两口子带娃娃放羊,别说两块,就是二十块也得买啊。

“行,不过,等我回来了再来拉。”白露笑着回道,一只羊七八十斤,毛羊的价格是七八毛,差不多五六十块,多的钱她补给对方就成,带回去给哥哥和妹妹尝尝这生态山羊也不错。说起来这几天在拉么大队治病,得的最多的东西竟然是核桃和干核桃,核桃吃了补脑,白露也挺喜欢,还跟杜嘉说好买两百斤,等他下去去木家堡送药材的时候帮忙带过去。

第三天还是一样的小毛病,感冒、类风湿、疱疹、妇科病、拉肚子,这些小病痛白露开的都是制药厂出的成品药,连药都不用熬,十分方便。直到快收摊的时候,来了位一看就有大病的人,白露看着对方的面色和颈后露出来的蜘蛛痣,顾不得收拾东西,连忙让病人坐下来诊脉,越诊她眉头皱得越厉害。

“左寸尺、右寸关尺五部俱沉细小数失柔........你看他的舌头,苔白舌红,口津又多又黏,加上患者自诉的情况,这是肝郁气亢,湿热中租,肝络不畅,也就是肝硬化,幸亏来得早,老人家,以后回去了可要好好吃药,戒烟戒酒、硬的不能吃,多吃水果蔬菜,不然啊,你这病神仙也没办法。”

肝硬化在后世都是难题,西医采用抽取骨髓间充质生物修复因子的办法来治疗,这种治疗需要长时间观察修复,而且目前也做不了。但中医里也是有治疗方法的,要用到的药材白露都有。只是从这老爷子一身酒味就能猜出来他的病的原因。不管西医还是中医,治疗后都要戒烟戒酒。

杜文星严肃着脸翻译,还反复交代了几遍。

“不能抽烟不能喝酒,那活者还有什么意思哦!”患者嚷嚷一句,杜文星没给白露翻译,直接跟老人和几个家属掰扯起来,病人病了就要听医生的话,她跟在白露身边三天,连昨天那个吃救心丸的阿嬢白医生都没这样交待呢,可见这位的病比昨天那位的更严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