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一个不剩全来了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容姝姑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56、一个不剩全来了

56、一个不剩全来了

要说木家堡让白露最难忍受的一点是什么,那绝对是没电。这个年代大部分农村都没电,平坦些的地方还好些,像云省这种大山区,农村能拉电线的不到百分之五。成家坝在木家堡下游,走路过去要两天半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之所以隔得远是因为密鲁河太蜿蜒又没有桥,很多地方要绕路,真算直线距离的话,其实并不远,但人要绕路,电线不用啊。

“过两天我去县里打听打听,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咱们得准备好,怎么着也得把电通过来,这日子就能好过上不少。”

她买的矿灯是充电的,每次用完了都得去县政府蹭电,木家堡晚上用的灯是桐油灯,都说桐油点灯灯不亮,穷人说话话不响,还真是这样,白露平时用桐油,但如果要写点什么东西,那就得点煤油马灯或者香油灯。

“省军区旁边有个村子当初蹭了军区的便利想通电,但供电所那边要求他们村子那一段自己得修路擡电线杆。”院子里路平坦,薛承曦自己推着轮椅到了白露旁边,用竹片帮她清理菌子上的泥。

“那问题不大,只要这事儿是真的,等电站动工,咱们找个人来看看电线走的线路,修条一两米宽的小路出来。沿着线路去附近山里找能做电线杆的料子,提前砍好了用桐油布包好,等那边建好了咱们就能拉电线。而且这条路一修,以后咱们去西江公社白沙公社几个地方就近了,在成家坝附近弄个小码头,到了哪里划船过去,能省大半天路程呢。药材能通过这条路往安县发展,安县的老百姓们也能走水路运输药材过来,听说那边的水塘子多,我最近正确鳖甲和天胡荽。”

白露越说越兴奋,如今国家毕竟落后,民用的电线杆大部分是木头的,电线肯定是供电局提供,毕竟老百姓给电费的呢,除了费人工外,其他花销不大,而且水电站从选址到能使用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他们有时间慢慢准备。

薛承曦手上清理着菌子,嘴边带笑看着白露,他很喜欢她这样自信指点江山的样子。白露一回头就看见他痴痴的目光,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低下头,眼中泛起了笑意。她是个直接的人,比起含蓄的需要自己去扣糖的爱意,她更喜欢这样直白的喜欢。

平安在白露的院子里待了三天,这三天白露把从交易系统里买的葡萄糖拿出来兑给他喝,第四天紫癜减退后才给他吃流食。三天针灸加用药,孩子肉眼可见的精神起来,后续便不用再每日观察。白露换了药方,让木多把孩子接过去照顾,还给了他一袋细粮煮粥给孩子喝。他们如今都住在祖师爷的那栋房子里,只有几个女木匠住到了隔壁,汉子们都是一溜大通铺,不方便孩子养病,木多便把平安放到隔壁,请了个师妹照顾他,又让来卖药的大队干部带了口信回去,请他们下次过来把孩子娘和奶奶带过来。

木多之前怕木家堡治不好,便打了两手主意,孩子奶奶跟娘在家借钱筹备。如今孩子眼看越来越好,他们在木家堡的活又得干许久,把孩子娘叫来最好。他在木家堡长大学艺,没那么多破规矩,干活的时候也会教一教老婆打下手,老伴儿和儿媳妇来了,其他的不说,用刨木板没问题。木方跟他们说了,干活算计件,干得越多钱越多,他这几天做个摇椅出来,干活的时候把平安放在屋檐下休息也顺便看顾,人多了也能多挣些钱。

这三天里,白露除了治疗平安,还给马晓蕊配了药。因为怕出意外,全程白露都在旁边看着,喝了药不过二十分钟,马晓蕊便开始腹痛。屋子里没有其他人,她一直哭,哭得很委屈。白露忍不住走到床边抱抱她,无声安慰。

“今天以后,你的人生会顺顺利利,寨子里的孩子很喜欢你,等你养好了身体就去带木家堡那个班的孩子,你是高中生,要努力为我们多培养些国家栋梁出来,自己站得高,谁也不敢轻看你。”

马晓蕊被侮辱是第一重伤害,如今流产又是第二重。这个孩子是她的污点,她不可能生下来。但这也是真真切切的属于她的孩子,走到这一步怎么可能半点不伤心,身心俱疲。好在月份小,折腾了大半天,便清理干净了。她住到了梅家姐妹的院子里,随着梅子树那些小孩和一部分家属的大嘴巴,寨子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了她的事情。但木家堡是女人当家,她们对女人要比其他地方宽容,大家提起这件事,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应该把那个畜生先阉再杀,对于马晓蕊则是同情,在这种大环境下,哪怕有那么几个嫁进来的男人女人抱着老思想觉得马晓蕊有问题,也只敢憋在心里不说话。

毕竟其他地方的人吵架就是吵架,木家堡这些,可都是一言不合就甩鞭子的泼辣之人啊。

云华姐妹们吃够了重男轻女的苦楚,紫菀和佩兰还差点被卖了,很能理解马晓蕊,陈可就更不用说了,那癞丨蛤丨蟆把她逼得都远走了。几人一起照顾马晓蕊,又是鸡汤又是糖水蛋,时不时的还宽慰几句,直把人感动得在小月子里都哭了三回。几个女孩以为她在为那件事伤心,还给她讲了各自的经历,结果这下人哭得更厉害了,还是白露过来说千万不能哭,对眼睛不好,这才停下来。

但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几个女孩子的感情突飞猛进,她们有共同的恩人偶像:白露;有共同的经历:下乡;还都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话题越聊越多,才几天时间,陈可已经不怕她们几人,甚至能跟着紫菀去做饭或者跟着泽兰去做衣服。对于女孩子感情好,白露是欣喜的。

倒是鲁明月和杨正玉,白露倒没有立刻动手治疗,因为这两人的情况都是开始用针后便不能停,但凡停一天,这个疗程便没用了,得休息后重头开始。白露便只是开了方子给他们先服药,不过自从到了木家堡后。如今最高兴的是鲁明月的丈夫李锴,他如今在学校上课,佩兰给他安排的是小河村大队的那些孩子,鲁国荣威严,这个大队选过来的都是比较懂事的孩子,鲁国荣走之前还特意交代了孩子们不能跟着梅子树的孩子学,嘲笑其他人。

所以在李锴带着鲁明月去上课后,孩子们除了表现出一点好奇心之外,还表达了善意,这个给鲁明月一个草蚂蚱,那个跟他分享一块玉米糖。鲁明月也拿出自己的零食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这些孩子不会叫她疯子,不会嘲笑她倒贴男人,他们不会写的作业去问鲁明月,鲁明月回答之后,孩子们还会夸他厉害,表达崇拜之意,鲁明月跟着李锴非常开心。

而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心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看着妻子越来越正常,李锴心下感激这些孩子们,立志一定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才。于是:他对孩子们更严厉作业更多了。

看着其他班级比自己少了一大半的作业,小河村大队的孩子:我谢谢你哦!

先前说要招聘老师,三天过去,竟然同时来了一百多个个知青,有男有女。因为木家堡大队太远,又听说有野兽,便有个叫温润的男知青主动出头联系大家,他们先结伴,然后跟随卖药的大队干部进来。

虽然其他地方的学校都是三四十人一个的大班,但木家堡这些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大部分时间要用到学医学药上,如何还是开设那样的大班,老师照管不到所有的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成绩会非常吃力。白露打算把孩子们分成小班,每个老师班级最多十个孩子,当然老师们除了给自己班级的孩子上课,还要根据学科换着给其他孩子上课。人多了工资不会高,但老师只是上午给孩子们上课,下午孩子们学习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到制药厂干活或者去做其他事情,两边工资加起来,绝对够他们生活了。

这样做不仅孩子们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还能把知青们从田地里解放出来,加上白露的教师考试制度,相信等恢复高考后,木家堡的成绩一定很耀眼。

来的都是姚县的知青,因为木家堡给知青办去了信,如果大队干部不开介绍信的,知青们可以直接去公社或者县城知青办开。这种不出县城的调动非常简单,上头不会过问,木家堡制药厂从开办第一个月,白露就认真上税。不管是为了木家堡和军区的关系还是为了税收,县里都会大力支持木家堡制药厂的发展,而且这次又是招聘老师,人家大队自己办学校自己给老师开工资,不要县里一分钱,县里当然要支持。

至于公社和大队的意见,知青来的时候不是人人都嫌弃吗?现在怎么又舍不得了?领导们多的是话回复他们。

让白露没想到的是,来的最多的竟然是柳江公社和柳河公社的。这两个公社毗邻,柳江公社因为陈可和矿药的事情如今和木家堡关系非常好,廖家兄妹和黄安安他们竟然都来了。听说赵龙还非常支持。但柳河公社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驱赶野兽)和木家堡关系紧张,他们公社甚至没有一个大队和木家堡制药厂定药品。

这一路上,柳河公社的知青们非常紧张,公社知青的带头人李元安抚了大家一次又一次。他们可以说是破釜沉舟,每个知青都在想,如果选不上怎么办,那些村民们知道他们要来木家堡非常生气,甚至说出了来了就别回去看木家堡要不要他们的话。但不来这么办?

没去过柳河公社的人不知道,那边以前是几个大地主的主宅,这些地主还是那种鱼肉乡里,不顾百姓死活经常被木家堡收拾的。可惜的是这几家也是真有钱,当时子孙进了国军部队,解放前的武装力量都在他们手上,所以木家堡没能把这几家收拾干净。不管是解放前地主压迫穷人,还是解放后的穷人批丨斗地主,都把这个地方的风气搞得非常激进。尤其是当初驱赶野兽的那一家叛逃弯弯后,这公社的其他人在运动里为了撇清和那家人的关系,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三天一大个大会,一天一个小会,搞得轰轰烈烈的。

他们用帽子压着知青们,男知青不干重活累活就是不支持生产,女知青们不嫁给当地人就是破坏团结。但是这些人不是地主的后代就是地主家的长工,好的没学到,坏的学了个十乘十,尤其那些所谓的规矩传统:重男轻女重灾区,家暴重灾区,婆婆折腾媳妇重灾区。

想起那些熬不住嫁了后,夜里被婆婆关在柴房数豆子,白天要上工,还得伺候一大家子洗脸洗脚,稍微不顺心就被男□□打脚踢的前辈们,知青们哪里敢嫁。如今有一个能逃离的机会,他们就是去木家堡讨饭,也不愿意再回柳河大队去,柳河公社还没结婚的知青们一个不剩全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