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解决粮食问题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容姝姑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89、解决粮食问题

89、解决粮食问题

真金不怕火炼,木家堡制药厂的药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张成达送到前线的药不仅仅是虎杖液和止血药,在这两种药品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后,木家堡生产的其他药品也受到了关注。比起干燥的云省,长时间生活在海上的海军战士们受风湿的折磨更加明显,去痹丸成了热销产品,年纪越大的需求越急切。所以这些其他军区的领导就找到了张成达这里。

“现在所有势力都知道你们那边有冲突,不能让你们直接联系,我把制药厂生产的品种告诉你,你们需要什么药品,由我们这边下单再走内部后勤运输过去。另外,上次那批止血药效果好是因为制药厂在深山发现了一批几十年的三七,虎杖液更不得了,你知道里面有啥东西吗?太岁!这玩意儿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还以为老祖宗吹牛呢,总之这两东西不一定有。”

张成达也想帮木家堡扩大销售量,军区的单子可是所有工厂都想接的,因为他们渠道稳定又不拖欠。白露如今做的事情他也听王连长说了,开学校教书育人,这多好的事情啊。白露才来他们军区教了多久,两个医生和护士们就学得有模有样的,尤其是梅芳,她按摩技术好,如今可是医院和家属院的红人。

司令家的爱人也是有军职在身的,年轻时候大大小小参加了三十多次战役,冬天里老寒腿发作疼得厉害,梅芳接手后,不仅给老太太做药浴和按摩,还主动给老太太做了药膳,老太太的情况缓解了不少。就前段时间,老太太觉得梅芳太瘦了,还天天拉着梅芳回家吃饭。以前张家那老太太借着照顾孩子的借口留在军营磋磨梅芳,那混小子也是拎不清的,司令夫人认识梅芳后,张家那老太太早就给打发回老家了,孩子也放到了育红班,她前些天见到梅芳都差点不敢认,气色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多少。

这还是上了年纪才开始学的,张成达不敢想白露收的那些从小开始学习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养的成就。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了,退休了就去木家堡养老,正好和木金花做伴。而白露培养的这批苗子,他说什么也要挖几个到军队里来。

订单扩大了,但还是由云省军区出面和木家堡订购,虽然说脑子正常的间谍也不会用给药品下毒的方式来搞破坏,因为不确定性大,但事关前线,自然是越稳妥越好。不过以后运输药品的战士也得增加,张成达做了决定之后,便给白露带了信,同时也得知了疗养院开业这件事。

这对于白露来说是好事,一个厂子要想发展,销售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方面白露不担心,姚县有如此丰富的药材资源,很多年没有好好开采。就拿木家堡来说,别看去年知青们和村民们都在采药,但大家基本都集中在前山两座和后山两座山头山。而木家堡,有野兽的后山就不说了,只说前山,从木家堡到牛宝山大队之间的这些山头,走路都要走三天三夜,这还是直线距离,真要分散开了去采药,就木家堡目前这些人,怕是挖个几年都挖不完,只要大家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根本不愁药材。只不过对于村民来说,如果走路都要走一两天,就不划算了,但如果路修通,大家组队去挖呢?

其他大队情况也差不多,年初来走亲戚的人们都带着各大队队长的问候,询问白露制药厂今年是否还收药材,价格方面有没有变动,甚至还有安县的大队托人来询问制药厂能不能收他们那边的药材。

当然,种植是必不可少的,野生野长的药材稀疏种类多,而有些药材用到的频率比较高或者生长时间久,前几年可能不缺,但制药厂一直扩招,白露不停出新药的话,早晚会挖完。只有未雨绸缪,早早把药种下去,再由药材自己去发散,打败其他野草,才能长久收益,而大家在药材上看到利益,才会有更多的大队种植药材。

林下种植不占用土地,是最能吸引各大队的一个点,这时候没有机械化,农民种地的辛苦程度比上山种药材更大,且这个时候人口多,也不像后世年轻人都去打工了。所以其实在各村,是存在劳动力过甚、地不够种的情况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这几年到处都在开荒毁林,只为了有更多的土地。但是比起平坦的北方和能一年两熟水资源丰富的两广来说,云省并没有那么适合种植粮食。现在毁掉的山林,在三十年后便要退耕还林。如果一开始就搞林下种植,村民们有了收入,还能修正这条错误的路子。

原料、销路、产内硬件设施都有了,如今缺的是员工。

白露自己都没有想到,本来想吸收一部分尖子生来跟着教授们学习而搞出招聘,如今成了真正的招聘,也就是她一开始就计划着几年后制药厂要扩大,宿舍盖得足足的,不然怕是大通铺又要上场了。

人都通知了,这些高中生们也不容易,只要他们大方面上过得去,白露也愿意把他们留下来。其他的不说,谁家在乡下都有几门穷亲戚,而按照白露的经验来说,一个农村家庭里如果出了一个“出息人”进城生活了,那么这个“出息人”在家里的话语权往往比其他人重。如果能让这些高中生把制药厂当家,他们的父母跟他们是一个整体,也会跟着维护木家堡,再影响其他村里的亲戚。

想想吧,那些不愿意跟木家堡签协议,不愿意种植药材的大队不是怕木家堡坑他们吗?等以后他们自己的亲戚孙辈回去说在木家堡的见闻,尤其是木家堡招收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待遇,他们才会明白他们错过了什么。到时候,怕是有那么大队长头疼哦。

而高中生们,此刻也在担心着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应聘第一步便是政审,王晓霞办事让人很舒服,这些能来到木家堡考试的,都是已经过了政审的。换句话说,他们大多是工农子弟。而且因为白露的叮嘱,凡是带头搞过□□的,全部都筛选出去了。黄文明也不可能把这些有可能会搞事的人放进来祸害木家堡。

让王晓霞想不到的是,除了城里要下乡的知青,竟然还有部分本就是农村的高中生报名了。要知道这些学生可是不用下乡的,并且他们毕业之后,因为文凭的问题,在村里怎么也能混个记分员之类的活计,扥选举的时候,村干部的首先也是这些人。

“这里比我想象中好多了。”甘博超看着远处青砖白瓦的小楼愣怔出声。

“赵海杰他们肯定要后悔,这里再远好歹是个厂,而且你们看木家堡这些人对咱们的态度多好,哪里有土匪的样子,人家以前虽然是干这个的,可后来都成了烈士了。他们看不上木家堡宁愿去亲戚家里下乡也不要过来做工人,真是鼠目寸光。”钱超想起这件事就来气,这招聘可是政府发的,结果愣是有一群人在散发各种负面消息。

“你家是解放后才过来的不晓得,赵海杰老家可是柳河公社的,他们和木家堡有仇呢,自然不会来,也就是那些傻子,听他们忽悠了几乎句放弃了这个机会。你劝她她还以为你害她呢,真是人蠢救不住。”邓凯旋家在柳江公社有亲戚,两个大队挨着,他家里长辈知道的信息要多一些。

这几个学生是姚县一中的尖子生,大家平时关系也亲近,此刻便聚在一起聊天,等待着拿准考证。他们聊天的声音并没有避着人,便被维持秩序的木雄听了去,白露这才知道原来柳河公社赵家还搞了这么一出。

“气什么,能被他们拉走的人,都属于自我意志不坚定人云亦云连基本调查和分辨是非能力都没有的,这样的人进了制药厂也没什么好处,咱们应该感谢柳河公社帮助咱们筛选出了不适合的人。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赵家看不上咱们,那你跟白霜他们说一声,凡是来自柳河公社姓赵的,咱们都不招收。”

赵家这些人还真是锲而不舍,上次知青招聘出幺蛾子,这次又来。反正大家都撕破脸脸皮,白露也不怕,估计那些赵家的人也不好意思跑来问她为什么不收他们,真要问了,白露倒更高兴。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晚上学生们住进了只铺了席子的宿舍,就着木家堡提供的热汤吃干粮。第二天考试正常进行,第一项是综合考试,这项考试和高考没有多大区别,考的都是学生们平时学的科目。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考得好的非常好,而大部分学生非常差,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个时期,老师不敢认真教,学生考大学无望也懒得听课,大部分人不过来为了混个文凭。

好在这个成绩只做一个参考,接下来的考试分成了两拨,像甘博超这类成绩优异的,会有人出面询问他们那一个科目学得最好,然后有老教授们出题对他们进行单科专业考试。不管考试能不能过,这部分人都是能留下来的。这些人是白露为了学校里准备的,他们在学校里工作的同时,如果入了各位教授的眼,也能跟着教授们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而剩下那些成绩一塌糊涂的,考场则转移到了制药厂外厂。在这里,会有老员工教他们清洗药材注意事项和基本的炮制,这一项考试主要是看大家的性格和工作态度,那些敷衍了事的马大哈白露是不会招收进制药厂的。这项考试进行了整整一天,白霜云华和老职工们给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打了分数。

这两项淘汰了近一半人,但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机会,白露把大家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一件事。

“大家的成绩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想给大家最后一个机会。木家堡的产业不仅是疗养院和制药厂,还包括了木家堡药材基地。我们的正式员工,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上山干活的。如果你们愿意,可以选择到种植基地干活,主要工作是种植管理药材,这活计跟你们下乡种地没两样,唯一的区别是可能就是我们制药厂的工分比较高,每个月除去吃饭,大约有10块钱,愿不愿意,大家可以回去和家长商量一下,一周内给我们答复。”

话是这样说,但凡是能进入面试这一关的,大部分当场便给出选择,愿意留下来进入木家堡药材基地。其实这也不奇怪,国家给应届毕业生的缓冲期是毕业后到来年3月份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各凭本事找工作,一旦有了工作便可以不用下乡。而且在这个时间内你可以根据知青办给出的下乡地点进行选择,可一旦到2月末还没有做出选择的,便会由知青办统一分配。

邓凯旋那句话说得难听,但非常在理。几个月的时间,姚县又只是一个县城,只要稍微上点心的人都能找到七拐八弯的亲戚同事把各大队的情况打听清楚,这也是他们生在贫困县唯一的优势了。县城里的厂子每年最多往外招一两个人,他们这些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去别的地方也是下乡种地,来木家堡,最坏的情况也是种地。

虽然木家堡有野兽威胁,但寨子里有围墙,看着很安全,而他们工作的地点白露也说了,是在东门前山。如果需要去后山,会由狩猎队的同志护送。最重要的是,邓凯旋家里有亲戚在知青办,他曾经给一中的同学透露了一个情况。木家堡每年接收的知青都是身体最差,其他大队不要的,但是这么多年,木家堡是唯一一个没有知青死亡的大队。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加上木家堡制药厂越来越响亮的名声,他们宁愿留在木家堡种地。

其他同学虽然没有邓凯旋知道的多,但大家都晓得,火柴厂的学徒工是每月15块钱。木家堡虽然只给了十块,但白露白其他福利待遇都跟大家说了,制药厂种植基地一样是有食堂供应的,每天只要完成了基本工作的,食堂提供三餐,每一餐固定两个三合面馒头,粥汤菜不定,看食堂做什么。每月休息的四天也由食堂提供饭菜,只有你超过这四天休息或者请病假事假才需要自己出钱购买饭食。食堂的饭大家都去吃过一餐,油水比他们自己家里还足,就冲着这个食堂,不少人就愿意来木家堡。

这一次招聘,木家堡制药厂总共招收了182人,其中有十二人进入学校,成为将要招收的新生的老师,邓凯旋几人赫然在列。有一百人进入木家堡制药厂外厂,剩下的七十人则跟着鲁丽华,成为药材基地的员工。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知道木家堡可是有“夜校”的,也就是陈业华、梅云华甚至白露白霜去开的知识讲座,每年两次的考试,也能让知青们进入制药厂甚至内厂工作。

“考试结果已经通知出去,宿舍给也大家安排好了,但是白露,咱们的粮食....”紫菀如今负责后勤,粮食和其他物资由她和陈可负责分发兑换,虽然年前和各大队买了一批回来,但如今加了这么多人,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

“这个不用担心,我有其他想法,今晚咱们开个大会,木雄,你把黑子和刘猛老师也找过来。”白露安慰了紫菀一句,事情没有成功之前她也没有说得太清楚。

晚上开会,木家堡所有部门的负责人都到了,木年这边同样是木月出席。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接下来咱们会更辛苦。这也没办法,咱们厂子刚刚起步,起码要奋斗两三年才能稳定下来。我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咱们如今的订单大部分来自军营,这次厂里又扩招了这么多人,眼下最重要的是安保工作,我打算成立一个保卫科,由刘猛老师和木黑子负责,大家有没有其他想法?”

白露开发的所有项目,基本都会找一个当地人加一个外来人配合的模式,寨子里的人待她亲人,白露也不愿意让他们多想。

“是和民兵队一样的作用吗?”木月好奇道,木家堡如今的民兵队就是狩猎队的成员,大家主要的工作还是捕鱼和狩猎。

“不一样,保卫科主要负责厂里的安全巡逻及药品运送,这也是为了寨子里的安全,大家看这个。”白露拿出她的笔记本给大家传阅。

“你们看,咱们厂内的建设基本完成建造,下一步是把木城墙换成砖石结构,这个城墙很重要,想来大家都注意到了,近期山里野兽的嚎叫越看越多。春季是繁衍的季节,也是我们狩猎队的休息季,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城墙建设起来,对于城墙的更替,我和大当家商量过,打算在木强外先建造一面砖墙,完全建设好之后再拆除木墙砌另一面砖墙,两面砖墙中间用混凝土浇灌起来。”

这个水泥钱不能省,既然白露打算搞生态种植,那么便表示木家堡在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要和这些野生动物共存,甚至在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后,村民不再打猎,野兽的加快繁衍,这里会更加危险,寨子里的安全很重要。

“这墙我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建造三米高,上面再加上护栏,一旦这墙建造好了,别说是狼群,就算熊瞎子来围城咱们都不带担心的,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完全不怕养猪乱嚎惹来野兽,寨子里的养殖也能发展起来。”

“这个可以,只要砖头够,咱们建得越宽越好。”对于建造城墙铱誮这事情,木月最激动,寨子里想杨养点什么都提心吊胆,就是因为木头城墙遭不住这些畜生祸害,换成石头的,安全感顿时提高了十倍。

这点大家都没有意见,白露便接着往下说。

“这是关于野兽方面的预防,接下来要说的是人祸方面的预防,厂子大了,总会有那么几颗老鼠屎混进来,还有其他的突发状况。保卫科成立之后,除了寨子里的四个门需要值守外,宿舍区、疗养院、学校每一道大门都需要有人24小时值班,还要有一队巡逻人员,负责每天在寨子里四处巡查,应对突发状况,另外,我打算把以前长辈们用的瞭望塔楼修复起来,在春季的时候派人值班。除此之外,咱们还需要一队护卫队,保护进入后山林劳作的村民的安全。”

其实白露还有一个想法,在大白领地到木家堡这一片山林中,最大的威胁是野猪和狼群,还有几头生活在峡谷里的黑熊会在春初的这段时间跑出来。如果能把大白的领地往外扩张,把狼群和野猪赶到更深处的山林里去。可这很难,因为山林太大了,狼群记仇,这样做可能让大白一家的安全留下后患。

还有一种就是等大壮它们成年之后,接一只出来木家堡附近生存,狼群不会轻易和白虎发生争端,大家彼此避让。但这也有问题,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白露一样不怕老虎。

具体要怎么做白露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如今就只能训练出更多的护卫队,普通人尽量不去后山。

“刘老师,这件事我打算让您和黑子负责,你们自己在寨子里挑人,只要你么觉得合适,对方也愿意都可以加入护卫队,工资待遇和和制药厂这边一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