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日新月异的华国 -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容姝姑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61、日新月异的华国

161、日新月异的华国

华安堂是中医馆,虽然在白露的努力下,中药的名声在华国人民乃至国际上都取得了一定的信任度,但是中医的情况在过去的这些年依旧不容乐观。

无数老中医在运动时期被迫转行或者逝去,中医出现了断层,还有很多人打着“中医”“道医”的名号招摇撞骗。老百姓们目前对于中医的态度就是:他们知道又厉害的中医,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白露白医生,但是好的医生离他们太遥远,他们周围还是骗子居多。所以,在老百姓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更多选择去看西医。

全国范围内,也只有姚县和周边的县城是例外了。

但现在不同了,木家堡这边前几届的学生已经培养出来,中医协会那边一些家族传承人的弟子们也在这几年出师,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越来越多。

华安堂从购买地皮到建设房屋这些事情,白露都交给了各省的负责人去做,她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对到华安堂求职的医生们进行审查。

没错,除了自己培养的医生外,白露公开对全国所有的中医进行招聘,目前所有省的重点城市均有华安堂筹备,中医们可以在当地进行应聘。

白露始终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华国历史上中医曾大放异彩,各家自由所长,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谁知道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华安堂给出的待遇很好,虽然基本工资和大部分医院的医生工资差不多,但是华安堂的福利待遇好。

白露给华安堂设置的工作制度是五天八小时,但大家都知道,在医院这种地方,是不可能做到准点下班的。所以,但凡医生们超过这个时间,便算加班,十分钟以上便开始计时,加班工资是时薪的三倍。

在职医生的直系亲属在白氏名下的所有医院和华安堂治疗,除了部分名贵药材和保健品外,享受两折待遇,华安堂提供宿舍,工作满20年分房,子女可以免费进入白氏旗下的学校进行就读。

虽然这个时候国家开始了义务教育,但是大部分中医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把衣钵传承下去,继续走学医的路子,白氏旗下的中医专科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最吸引他们的是,华安堂这边每年会选择一部分医生去木家堡进修,且他们退休后可以选择进入白氏旗下的学校授课,也可以选择进入白氏疗养院养老。

白氏集团这边还有扶持项目,如果招收进来的医生们创造出新的有效方子或者自家祖传方子想要发扬光大,白氏集团有一套完整的扶持、合作计划。

报名的人很多,木家堡派过来的医生会进行初选,剔除掉滥竽充数的,然后由白露来面试。能独立行医的白露会直接通知他们去办手续上班,而一些基础学得扎实但还有欠缺,暂时不能独立行医的,白露也会推荐他们到木家堡或者中医协会名下的培训学校进行深造。

这一忙,便忙了三年,白露在全国范围内开了三百多家华安堂,得益于她和木家堡的名气,这些华安堂经营得还不错。最大的改变就是之前大家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痛会去诊所,而这时期的诊所,不管感冒还是拉肚子,大部分医生都是开一张抗生素的方子让输液,而现在,如果他们所在的城市里有华安堂,他们会选择去华安堂。

还有一些老人,他们不喜欢体检,觉得西医的体检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他们害怕去医院,几十年也不去体检一次。华安堂这边开设的“平安脉”很得他们喜欢,每天都有很多老人过来让医生把脉,看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问题。

在白露忙着开华安堂的这几年里,国内的变化称得上是日新月异。

国企破产、员工下岗这一件事,从第一家厂子开始售卖到最后一家,原本这个阶段是有近十年时间的。但这一次,这个情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黑玉草为国家创造外汇的同时,也为国家换回来不少机械生产线。而国有工厂走到最后变成国家的累赘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管理层多是十年运动期间上去的,如今这些新的生产线,上面的领导不可能在明知国企有这样那样毛病的情况下拿给他们做。

所以这些工厂多是重现组建的,这些厂子都发展得不错,他们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

而因为黑玉草了来到华国的商人比白露穿越后的那一世要多很多,他们看中了华国的商机,多多少少也投资了一些企业。加上国内自己人开办的工厂,工作岗位提高了很多。

且在白露穿越的那一世,这几年国内的工人工资差距巨大,在新发展的沿海地区,一个小工厂的工资能开到大几百块,但是在大部分省市,工人的工资竟然还没有过百。

而首先打造出连锁这个概念的白氏集团打破了这个壁垒,白露开的工资一直很高,随着她企业的一步步扩大,其他厂子再想以低廉的工价聘用员工,便不太可能。这个时期内,少了很多靠小作坊赚取暴利的暴发户,但是普通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截。

虽然私企工作比国有工厂辛苦很多,要加班加点,质量也要严格把控,但是对于贫穷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喜欢高付出高回报,能挣钱谁也不乐意磨洋工。

一旦改变了自己拖拉思想的下岗职工,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竞争能力,他们的经验和熟练度在那里。

所以,国企转型、破产、工人下岗这个浪潮虽然提前爆发,但是结局又比白露穿越的那一世好了太多太多。

中央调查团的高压政策让地方官员和厂领导不敢肆意妄为,哪怕他们还有私心,但是至少没有闹出工人因为拿不到工资而饿死冻死甚至去偷盗抢劫的事情来。

而手里有了安置费的工人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惶然,人没有走到绝路便不至于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这个时候社区和妇联行动起来,给大家做劝慰鼓励,有不少人便试着去寻找新的工作。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总体来说,这个坎是相对安稳的渡过的。

岁月匆匆而逝,时间一下子来到千禧年后,如今的白露年近半百,而木年,已经是百岁老人了。

这个时候,白氏成了真正的庞然大物,而白露,也在这个时候歇下来。

她再次回到木家堡,木年年过百岁,身体出现了佝偻,但精神依旧不错。

“你们这些孩子呀,说是回来歇息,还不是天天抱着手机电脑在看,年过半百了露露,该交给孩子们的事就交给孩子们去做,不要太累着自己。”

木年用不来手机,小老太太如今依旧每日里提着鞭子领着老虎在寨子里溜达。看着年轻人们个个手机不离手,忍不住吐槽道。

“是纪红那孩子给我发信息呢,您也晓得,这孩子有多粘人,如今放她出去统管大局,她心里委屈呢,又怕自己做不好,什么事都要发信息和我分享。”

白露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她今年49,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多少痕迹,还是美得动人。大家都说霜露集团根本不需要请代言人,把白露和白霜的照片放上去,便是最好的代言人。

“那孩子只是粘你些,其他时候都挺稳重的,出不了乱子。”

木年笑着开口,对于纪红,她是很喜欢的。

白露在后面这些年又收了些徒弟,但是由于她太忙,这些弟子平时还是在学校学习或者由其他人带,只在她出诊的时候在诊室里跟着学习。感情自然不如前面几个。

业华云华和萱芷几个都是不爱管事的性字,比起去管理医院药厂,他们更喜欢去出诊看病或者待在药房研究药材。睿瑾和睿瑜倒是不错,两个孩子跟着白晨白霜的时间比跟着白露和薛承曦的时间长,在兄妹两人心里,白露打下这么一片产业,自然是要她的孩子去继承的,所以自小便把孩子往这个方向培养,而两个孩子继承了父亲的高智商,确实学得不错,就是年纪太小。

最后纪红不得不被师兄妹们推出来担事,她和纪青当年被白露所救,两个死心眼的孩子一直把白露当成最重要的人。纪青去了部队之后,休假时期回来看白露的次数比看她丈夫的次数还多。

纪红但凡能跟着白露,去哪里她都要跟着,她比所有人都看得见白露的辛苦。因为心疼,所以纪红不断的成长,帮着白露处理事情,她也做得很好。

最后,她便成为这个接替白露去管理这些产业的人。

如今的木家堡,成了中医药人心中的圣地,无数人以能到这里来学习而为荣。

国内实行义务教育后,木家堡这边只保留了中医专科学校,但是白露在这里创办了一所国家认证的中医大学。孩子们在这里,有机会从幼儿园开始接触中医文化,一直到大学毕业,其他阶段的学生不算,仅仅是今年的大学一年级,便招收了八千多人。

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会到全国各地去工作,白露和白霜这些年不断的研究,几乎每隔几年,便有一种特效药面世。

中医,在白露的努力下,终于不再被别人污蔑为骗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