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违诺言者(1)
情势似乎是从初夏的那一日起了变化</p>
那一日,右相府遣人送来口信与请帖,府中将设家宴,请昭阳王贤伉俪出席</p>
李明沁也有一段时候未回相府探望长辈,心想既是家宴,排场应该不至于太大,遂抓紧时问让婢子们备好礼品,当日一到,就一身清雅得宜的水色夏服、携自个儿的王爷夫婿回娘家赴宴</p>
确实仅是一场寻常家宴,没有半位外宾</p>
但,与会的两位姑爷却都好大来头,除了昭阳王封劲野外,七皇子殿下临安王盛琮熙亦陪自家王妃李宁嫣回府</p>
李明沁一下马车就被李氏女眷们给包围带走,待回过神,身处在后院人工湖畔的紫阳花亭中,家里女眷在亭子里起了个小茶会,服侍的婆子和丫鬟们全候在花亭石阶下</p>
“瞧你一脸急色四下张望,这么着急寻你家王爷啊?王妃放心,都在咱们相府里,可没把姑爷们弄不见”李明沁的二伯母、李家长房二夫人余氏听她问起男人家的行踪,又见她略有不安似,不禁调侃起她</p>
“二婶是不知,这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时不见,心都要揪”与李明沁同坐在临池美人靠上的李宁嫣出言替她说话“阿沁出嫁也才年余,未满两年呢,勉强也算新婚期,时不时牵念另一半那也是人之常情,可不像二婶与二叔都几十年老夫老妻了”</p>
“嘿,就你这娃子敢说”余氏脸微红,倒也不是真怒,反正嫡长的大小姐李宁嫣敢说敢作、脾气呛辣,她早不知领教过几回,遂故作委屈,朝正喝茶品茗的当家主母柳氏讨救兵——</p>
“大嫂你也不说说嫣姐儿几句?我这当婶子的可是被她欺负了去呀!”</p>
柳氏斜眼睨爱女一眼,抿着抹笑将手中青玉茶杯放回石桌上,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当娘的念不动她罗,但弟妹别急别恼,回头咱嘱咐咱们家大姑爷去,让她家夫婿好好念她一顿,帮弟妹你消消气”</p>
被自家娘亲将这么一军,李宁嫣俏脸立时赭红这一边,二夫人余氏满意地颔首,笑得两眼弯成小拱桥状</p>
而李明沁……嗯……说不上是何因由,今儿个踏进相府,细节显露在寻常处,因为变得不太寻常,所以总觉着哪儿有古怪</p>
她十岁之后长居清泉谷生活,即使李宁嫣在及笄之前曾以散心游玩为由,带着护卫和婢子一路玩到清泉谷,且与她同住在谷中约莫一个月,但姊妹之间的情分归情分,却非亲晒到无话不谈</p>
当初她出嫁前夕,李宁嫣特意为她备上那条黄绢,说实话,此举实已超过两人不算太深厚的姊妹情谊</p>
可李明沁后来想了想,倒也想通,李宁嫣性情便是如此,聪明刁钻得很,加上百年世族的长房嫡长女身份,模样与身段又是万中挑一,她总是想做什么就做,想要什么就夺,李宁嫣绝非坏心眼,而是完完全全忠于自己</p>
当时她送自己黄绢当压箱宝,一是她李明沁是自家姊妹,二是想看她当下是何模样,三嘛……也许往后李宁嫣会找个时机,故意询问自己与封劲野究竟有没有好好研究那黄绢上的图样,只为瞧她窘迫的模样……</p>
自觉与家族姊妹们并未培养出太深厚的情谊,然,今日她与大姐同回相府,李明沁能觉察到李宁嫣像要同自个儿加深关系、想营造出无比亲昵之感似的,而且不光是李宁嫣这般,大伯母柳氏与二伯母余氏皆是如此</p>
近来余氏所出的两个姐儿正准备议亲,今日亦陪坐在侧,李明沁也被两个一下子显得太过亲近的妹妹惹得有些头皮发麻,妹妹们方力还偷偷缠着她口无遮拦问了好多,例如——</p>
“嫁给武将出身的男子,二姊这一年多来有何心得感想?”</p>
“二姐夫他听不听二姊的话?都说他昭阳王在战场上杀敌无数,杀个人跟切瓜似的,可如今不在西关战场,不跟蛮族打仗了,姐夫他还是那样凶悍吓人吗?”</p>
“我觉得还是嫁文人好些,鼓琴清歌时至少夫婿是懂得欣赏甚至还能相合,二姊以为呢?”</p>
李明沁尚未开口,两个妹妹已自个儿讨论起来——</p>
“小妹这话不太对,阿爹也是武将,是管着京畿九门的大司统,琴棋书画什么的,阿爹都堪比当朝状元公”</p>
“哼,咱们阿爹自然不一般,瞧着全大盛朝就阿爹一个文武全才呀”</p>
李明沁最后选择笑笑不语,总觉着今日回相府娘家,细处透着不寻常,像是专为了她与封劲野才设的一场家宴</p>
两个才要议婚的妹妹尽管没有分寸一通乱问,李明沁内心却也不恼的,毕竟连她自个儿也未料及,有朝一日她会嫁给一名战功彪炳的武将为妻,甚至妻凭夫贵成为昭阳王妃</p>
然而,妹妹们的私下胡问多少显出真性情,比起其他李氏女眷要真诚得多,所以不觉被冒犯,却也懒得同妹妹们辩驳什么</p>
她心中不恼却有疑惑,这点疑惑没让她琢磨太久,终嗅出丁点儿气味</p>
一切的起因,原来是封劲野这个昭阳王</p>
隆山李氏欲“拉拢”……或者说是“巩固”吧,李氏看中的是昭阳王在军中的势力,欲巩固两家的关系,遂有了今日的相府家宴,因为李氏女眷中的“闲杂人等”在接下来全寻了个由头离开人工湖畔边的紫阳花亭,独留李宁嫣与她处在一起,余下的几名婆子和婢女更是远远退开</p>
看来是要谈正事了</p>
待花亭中仅余二人,李宁嫣像懒得再扮温馨惬意似,收起娇笑表情,淡淡然便问——</p>
“若要阿沁支持我夫君临安王,阿沁可能做到?”</p>
李明沁一凛“支持临安王……何事?”心中隐隐有个答案</p>
李宁嫣轻摇纨扇,嗓音从扇面后透出“太子监国已逾两个月,宫中有消息传出,皇上此次大病实已病入膏肓,大限将至……待皇上龙御归天,阿沁可愿站在临安王与我这一边,支持他登上皇位?”</p>
当内心猜测的答案清楚浮现,李明沁惊疑渐定,思绪陡然清明——</p>
今日这一场相府家宴,一踏进府里随即被满相府的女眷、仆妇和丫鬟们包围簇拥,以及那异于往常的熟络,宴席未开却先有这一场小茶会</p>
她想通了,拥护临安王盛琮熙为新帝这等同造反之举,隆山李氏是赞同且参与其中的,很可能整个李氏大族就是临安王最大靠山</p>
“姐姐今日这么一问,要的并非阿沁支持,你们讨要的支持该去问我家王爷”道完,她起身欲走,一袖却被李宁嫣蓦地抓住</p>
眸光相交,如无形五指紧扣李明沁一颗心,引得背脊细细颤栗</p>
李宁嫣神态严肃,徐声道:“别忘了你是隆山李氏女,阿沁亦是享尽这个世家大族给予的好处,你是李氏女儿,不管成亲前或成亲后,与隆山李氏永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顿“圣上病重,当朝太子性情软弱非帝王之才,临安王胜过他的太子哥哥千倍百倍,更有资格登基为帝,新帝继位已是不可逆的定局,如何才能将伤害降至最低,保你欲保之人,望阿沁能想明白”</p>
她欲保之人……</p>
一股凉意顺脊柱窜上脑门,李明沁一下子僵冷到不得动弹,瞬也不瞬回望李宁嫣那一双势在必得的眼</p>
“前头雅轩都要开席了,王妃这是跟自家姊妹聊开,都忘记要吃饭了是吧?欸,还得本王亲自来接”</p>
盛琮熙从花间石径的那一端走来,见湖畔花亭中仅余一双女子,清朗朗的嗓音徐徐扬开,瞬时抹掉李宁嫣此刻面对自家姊妹时近乎严厉的神态</p>
李明沁闻声回眸,先是见到那位被称作“盛朝第一美男子”的临安王徐步走近,身长玉立,面容英俊,实不负那第一美男子之称</p>
她温驯地垂眉敛目,下意识转正身子作礼,听到对方笑笑言道,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她遂仅行了半礼,再扬睫,那一道高大异常对她而言却是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映入眸心</p>
见封劲野尾随在临安王后头出现,她冰凉的胸口顿时一暖,竟有股想朝他飞奔而去的冲</p>
“原来已是饭时,妾身与妹妹话家常,真真聊到忘我呀”李宁嫣起身笑道,不着痕迹地收回紧抓在李明沁衣袖上的手,跟着盈盈走下花亭的小石阶,去到盛琮熙面前“王爷亲自来接,妾身很是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