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自己的体量
第500章自己的体量6月2号一早上,各部门总监们悉数到了会议室。他们紧张的等待着杨鸿泽到来。
今天的议题,早在前几天就说过了。是关于快递无人机的事情。
说到这件事,前面也曾提过这是百事速通快递公司,发布的有关快递无人机的首份报告。但下面联合署名的还有一家研究所,工程实验室。使得这份报告,更具有权威性。
桓远商贸集团,为了实现自己快捷、高效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方案。有心和杨鸿泽的志无疆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快递无人机。初步实现基础配送能力,对于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杨鸿泽面对可能的百万架快递无人机销量,显然很心动。但在6月6号同桓远集团谈判之前,杨鸿泽还想听一听,各部门总监的意见。充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慌。
“哐当”一声,会议室的大门打开。
杨鸿泽从外面走进会议室,来到自己的位置上。
“总经理好!”
“各位总监们好。”
众人纷纷入座,取出手机放在面前的椭圆桌上。带有手表的总监,自觉地解下手表放在桌上。欧阳洁洁一一收走,放进专门的保险箱里。
杨鸿泽举起一份报告,简单的介绍说:“这份报告我相信大家都看过,对于里面的内容也略知一二。商机往往是危机与利益并存,我想听听你们对这份报告的意见,以及接下来同桓远集团谈判的意见或者是建议。”
“有什么想说的,尽可以畅所欲言。你们谁先来?”杨鸿泽放下报告,望着面前神情严肃的总监们。
众人各自互看一眼,似乎都选择了沉默。
市场总监冯茵看要冷场,于是率先发言:“从市场的角度上来说,进军行业无人机市场,是很明智的选择。但是总经理,你真的做好了准备吗?要知道消费市场和行业市场,对无人机性能等各方面要求大有不同。而且科研中心和生产部能否完成大批量的订单,同样是个问题。”
既然冯茵提到生产部,身为生产部总监的蔺澜,就不得不出面说两句。他是在前不久生产部前总监莫峻离任后,由副总监转正。面对这群总监,蔺澜一直秉持少说多听的原则在行事。
“坦白说生产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工人数量有限,流水线几乎是马力全开。我只能做到这么多无人机,再多实在是做不出来。”蔺澜如实的说。
志无疆公司发展到现在,有l型一直到n型的消费无人机,还有航拍无人机、家用无人机等。还有森林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等。带屏遥控器、飞行眼镜等提高享受的产品。可谓种类繁杂,而且需求量大。
蔺澜说出了事实。
志无疆公司现在的体量,已经无法适应其蓬勃发展的势头。
蔺澜继续说:“还有公司的员工大多是新人,流动性比较大,而且熟手不是很多。在生产的进度上,影响比较大。”
杨鸿泽听了心里一咯噔。当初借口整肃公司,弄走了一批老员工。这群人的离开,难免影响了车间的发展。凡事果然是有双刃剑,有利有弊。
蔺澜说完。纪毅继续说:“说到生产部,就不能不提到我们科研中心。目前科研中心的人手也是捉襟见肘。手头上还肩负着新一代消费无人机的重任,森林无人机的数据优化。中心各部门分工多有不同,看上去庞大,细算下来,人手不够用。”
仔细听来,纪毅话里还暗含另一层意思。拓展行业没问题,但是人手不够绝对不是简单说一句招人能解决。必须要尽量启用一批有丰富经验的科研人员,才能实现新快递无人机的领域。但志无疆已经在科研中心投入了很大比重的资本。再投资下去,别的岗位就没钱了。
公司比作足球队,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是教练。销售系统五部门就是前锋,生产、仓储和采购就是中卫,科研就是后卫,质检售后是门将。如果球队的俱乐部不是一掷千金的豪门,就得考虑整体的平衡性,不能只注重一面,而忽略另一面。
注重进攻,防守就羸弱。注重防守,进攻就无力。维持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发展,才是球队兴盛不衰的法门。
“财务部对此有什么看法?”
杨鸿泽没有直接回答两部门的问题,直接问财务总监柯小冉。两部门的问题,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只有钱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事情才好解决。
柯小冉沉吟片刻,如实说道:“说实话,志无疆财上目前虽然略有充裕。但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开支和收入,公司实在是拨不出钱多余的钱来给生产部和科研中心。”接着列举了相关的开支,包括工资、采购等等费用。
一笔笔费用算下来,各方面积少成多,开支的庞大,令杨鸿泽有些郁闷。
杨鸿泽略微后悔,当初自己一心只想通过金主们的同意,开拓市场。有些忽略手下总监们的意见,某种程度上是忽略了志无疆客观的发展情况。
“能不能想方设法再挤出人手来,研制新一代快递无人机呢?”杨鸿泽没辙了,又打起了科研中心的主意。
纪毅眉头一皱,耿直地说:“办不到的事情,就是办不到。您上次问我的时候,我是这么回答您。这次还是这么回答您。我们不是超人,不可能一直废寝忘食的做事情。我们也是人,也需要休息。”
杨鸿泽没想到纪毅态度这么激烈,显然是自己触碰到了他脑袋里那根弦。
“暂停森林无人机的优化,也不行吗?”杨鸿泽追问。
“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怎么可以放弃这种传统。如果总经理认为我担任科研总监不合格,请您换人。但是只要我还在科研中心的一天,我的态度依旧不变。”
纪毅每一句话掷地有声,杨鸿泽不能不听。尤其是当杨鸿泽发现纪毅两鬓又添白发时,心里更不是滋味。
会议进行到这里,成了单方面的诉苦大会。
杨鸿泽面对总监们坚定的态度,不得不提前结束早会。拿起资料,有些狼狈的离开了会议室。
回到总经理办公室,杨鸿泽把资料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到会客区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的高楼大厦,有些惆怅。
董事会自然是希望钱越多越好,总监们是希望减轻业务压力和工作压力,保证自己部门员工不会出现疲劳工作的情况。
杨鸿泽身为总经理,一方面看到了市场发展的前景,一面看到了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原来最艰难的抉择不是选哪个好,选哪个不好。而是两个选择看上去都不错,你该如何抉择。
手里没有牌可以出,光脚不怕穿鞋,自然无所畏惧。但杨鸿泽不一样,他有一支成熟的运营团队和科研团队。怎样选择才能保证自己企业不会被时代淘汰,真是好难的一件事。
此时,龚一森在欧阳洁洁的引导下,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看到窗前发呆的杨鸿泽,欧阳洁洁正要出声,龚一森却示意欧阳洁洁不要开口。
欧阳洁洁会意,离开了办公室。
偌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杨鸿泽和龚一森。
“总经理还在想如何处理快递无人机的事情吗?”龚一森突然出声。
杨鸿泽早听到脚步声,只是没有揭穿而已。听龚一森开口,于是点头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