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黯然消
第184章黯然消
黄衫女子心思缜密,想到此时此刻,饶是当着天下英雄之面,所谓的武林正道总不好再来与两个受伤的女子为难,但犹恐元兵进犯之际,仍有卑鄙之人对赵敏不利,当下向丐帮中看上一眼,她手下八名婢女会意而出,琴箫合在,左右围住赵周二人。
丐帮帮主史红石见状,亦道:“既是杨姐姐要保全之人,我丐帮定助恩人一臂之力。”她手下的众长老龙头应声呼喝,丐帮人众颇多,手持棍棒点地而应,峨嵋派众人见状,也在静玄令下挺剑而出,里外将赵周二人护住了。
如此一来,纵使有人有心为难,也再不好下手。其实先前赵周与各派动手时,峨嵋派弟子亦欲相助,却知这两人决心同生共死,实不愿欠旁人之情。而黄衫女子行事细致周全,眼下所选相救赵敏之机,挫了各派之锐,折了各人之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谓是再好没有。
果然,少林派空智更行出一礼,朗声道:“阿弥陀佛,大敌当前,私怨且放过一边,当该速商应对之策,共御外敌——张教主,你旗下坛主皆是行军作战的好手,咱们江湖豪士,惯于单打独斗,比的若不是兵刃拳脚,便是内功暗器,这等马上马下、长.枪大戟的交战,倒是颇不擅长,元兵来至,唯有明教人众,方足与鞑子大军相抗。”
空闻亦道:“正是,咱们武林豪杰,刀枪棍棒在行,行军打仗却是一窍不通。近年来明教创下偌大事业,江湖上谁不知闻?不如公推张教主发令,相率天下豪杰,与鞑子周旋。”
群豪心想:明教韩山童、徐寿辉、朱元璋等各路人马,在淮泗、豫鄂等地起事,攻城略地,声势大振,均想除了明教之外,确是无人能当此大任,当即应允。那些心想擒拿赵敏为质之人,见大势如此,也不好再提。
局势紧急,不容张无忌再行推辞,只得道:“在下于用兵一道,实非所长,但此时刻不容缓,既如此……便请锐金、洪水两旗先挡头阵。周颠先生、铁冠道长,你两位各助一旗。”周颠和铁冠道人应声而出。
众英雄也各抽兵刃,纷纷涌出。当即各派高手抢自下峰,随明教众人迎上元兵,一时间都走了七八分人。只峨嵋派众人尚未离去,史红石见此处危机已除,方带丐帮群人告辞离去,留黄衫女子和其手下等在近旁。
赵敏仍是抱着周芷若,凝着她面庞,嘴角含笑,开口道:“芷若,我带你走。”说着背过身去,颤颤巍巍负着她站了起来。起落间,只觉周芷若身子极轻,仿佛下一刻便要化作青烟而散。她喉中一哽,喃喃说:“没事了……你走路有碍,我来背你。”
这一句话说得像是自言自语般,带了几分痴怔,黄衫女子见她缓缓起身,身形消瘦无比,眸中不由一酸一痛,又温烫起来。
静玄朝峨嵋派人吩咐道:“咱们将掌门人和赵姑娘护送下山。”事到如今,她仍是唤周芷若做掌门,众弟子亦是如此,领命动作。方珩满脸担忧看向赵敏,一手捂住小腹,上头已又裹了止血的纱布,清如则早已双目哭肿,一面搀扶着他,目光不离周芷若片刻,又看了看孤零零的赵敏,与方珩慢慢走上前说:“赵姑娘,咱们一块下山。”
她想着元兵来势凶猛,下山途中必是一场混战,赵敏孤身一人带着昏迷的周芷若,恐怕多有危险,便才有此言。
赵敏却摇了摇头,看向静玄等人,道:“多谢峨嵋派各位之好意。但芷若如今已非峨嵋弟子,如她醒着,只怕也不愿再受师门的恩惠、徒惹亏欠。”峨嵋派各人闻言,想也确实如此,倒不好再强让其应。
黄衫女子插口道:“山下全是元兵……即便你……也硬闯不得。”她本想说,‘即便你是汝阳王的亲女’,可想起赵敏已与父兄绝恩,目下战场相对,怎么好再提这些伤心事来,当即带过未说。
“不碍事。”赵敏道:“我晓得这行军布阵,不比江湖厮杀,量你武功再高,在铁骑金戈面前,始终都难起作用。如顾及身家性命,只行隐蔽的小路便是了,总归我独个人带了芷若,山林峦茂,也不显眼的。”说着背了周芷若,便向山下走去。
黄衫女子却忽然唤了一声:“赵敏。”赵敏此刻已走出数步,闻言停下足来,却没回头,身影一动不动,道:“杨姑娘何事?”只听黄衫女子道:“她为你成了这副模样,半死不活的,能得这一口气已是万幸。眼下情势不许,待元兵之困解除,你可容我给她瞧一瞧伤。”
赵敏转过身来,定定凝了她一阵,问:“你为什么情愿救她?”黄衫女子本是面色无波,半点瞧不出心绪,一贯的高深莫测。方才一番激战损了内腑,她也只是暗自运气调息,不露声色。可就是这样冷冰冰的一个人,在听了赵敏这句动问后,竟然苦苦笑了,说:“她是什么人,你又是什么人,我难道不去救她?”
赵敏闻言一怔,自知她这句话里的含义,心中觉出几分疚欠,启唇正要说话,却给黄衫女子打断了——“我晓得你要讲什么,多半又是那些道谢的话,却是不必。”她双眼静静凝着赵敏,里间忽明忽暗,也不知在想着什么,整个人还是素来那般冷若冰霜,动了动唇,却又笑说:“这些恩情,我一日不要你还,你便永远待我亏欠,想想这样……倒也不错。”
赵敏心头一凛,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讲,当真是欲语还休,若言则伤。她敛下眉来,眼中含泪,轻轻道得一句:“杨姑娘,后会有期。”负着周芷若,回头再行。
清如叫道:“赵姑娘,那——那我和方公子陪你们下山!”手挽着方珩跟了上去,方珩亦道:“主人,世子爷命小人保护主人,小人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你。”
赵敏叹道:“方珩,你是个忠心耿耿之义士,若还愿意跟着我,我岂好阻拦?小师妹,你的一番情义,我与芷若感激不尽。好,咱们几个便一道下山。”几人相扶,越行越远。
峨嵋派众人也收拾齐向下去。整个少室峰上,只剩一抹流黄,箫凉琴涩,冷冷峦风鼓袖寒。黑衣少女小虹上前问:“姑娘,咱们……”黄衫女子不语,又吹了一阵山风,轻轻道:“你们暗中去跟着,我独自待一会儿。”
周芷若伤的不轻,山路难行,赵敏便将她伏在自己背上驮着,足下断不见缓,只是更稳了身子,生怕颠簸到她。清如扶着方珩走在后头,众人无话,行了一阵,远远见山腰间元兵来势如潮,与各派武林人士和明教义军乱作一团。
赵敏来到半山亭中察看,只见蒙古兵先锋千余已攻到山腰,被明教锐金旗一轮硬弩标枪,驱了回去。放眼远望,一队队蒙古兵蜿蜒而来,军容甚盛。其时距成吉斯汗与拔都威震异域之时已远,但蒙古铁骑毕竟习练有素,仍是举世无匹的精兵。她眺望一阵,暗想:爹爹手下这些蒙古兵当真善战,除了明教五行旗可与之抗衡,那些武林中人,竟是半点讨不得好。
方珩移眸环顾一圈,只见东侧山腰元兵不繁,也无战乱,便道:“主人,咱们可往东走。”赵敏点头,打定主意,背了周芷若,四人顺着山道沿下。
走着走着,赵敏竟又想起,当初在灵蛇岛上,周芷若亦是这般驮了她在背上,她亦是受了伤、痛得说话也不利索——原来从头至尾,都是相似。她心底莫名一颤,唤了一声:“芷若。”周芷若只是静静睡着,并不答话。
赵敏喉咙发苦,忽听得前方矮林中一阵悉索,她警惕屏息,却见那幽深碧草间,闪出一把明晃晃的弯刀来。方珩也见,惊呼:“主人当心!”那一队元兵方转出林丛,便听啊的一声惨叫,当首元兵登时倒地,额头正中,插着一根树枝,正是方珩忍痛所发。
赵敏已将周芷若放靠在一旁树下,一身男装,拂袖而立,容色冰冷的看着他们。汝阳王麾下元兵何止上万,却非每一个都见过昔日绍敏郡主的金面,更遑论方珩这等小小护卫,元兵又见几人从少室山而下,皆是武林侠士打扮,自当他们是各派中人,当即又惊又怒,呼喝一声,草丛间又涌出众多元兵,都说的蒙古话,将几人包围住。
方珩适才出手又裂了伤口,此时面色发白,由清如扶着,冷冷道:“你们大胆!可知这位是——”话音未落,便被赵敏打断:“不必!”方珩心知她已非郡主,不愿再以旧日尊位占父兄之情,叹一口气,咬紧牙关,决心一战。清如也握紧了手中长剑。
众元兵对望一眼,不再多说,一拥而上。清如见方珩强忍痛楚,伤口流血,便道:“方公子,你在此看护我掌门师姊,我去助赵姑娘!”纵剑而出。赵敏身形一晃,也跃入战局。
那元兵夫长见四人中只有一男一女上前,这女子还是个娇滴滴的小丫头,哈哈一笑,丝毫不放在眼中,而赵敏看上去不过是一个汉人的弱质男子,也不足为惧,警戒大松。岂料动起手来,赵敏竟在几个转瞬间,便将他兵士料理了许多,这夫长又惊又怒,当即说了几句蒙古语,又伸手往腰间探去。不想赵敏听得懂蒙古话,当即晓得他要放号箭,身影一闪,五指已擦过那夫长的前心,她出手狠辣,又在人阵中一掌挥去,元兵皆惧怕她的武功,齐齐后退。
便在此时,忽听耳边一道劲风,赵敏轻功一移,将来物伸手攥住,指尖稍稍用力,便将那物甚捏断作两截。低头一看,那地上落了半截箭矢,她手中握着另半截,擡眸望去,便见草丛中密密麻麻现出许多元兵来。蒙古人善骑射,所养的马儿亦是骁勇,再加此处山路已不似上方陡峭,足可供骏马奔行。
赵敏遥望对方中军,只见一杆大纛高高举起,旗下一位将军跨了一匹青骢马,手持长.枪,铁甲上金光闪闪,饰以黄金,形相甚是威武,只是头盔戴得甚低,瞧不见他的容貌。她心念一动,想着擒住了这将军,脱身多半容易得多,便道:“小师妹你在此掠阵,莫让元兵靠近伤人,我去擒王!”将断箭掷将在地,两袖鼓风,向那将军冲了过去。
清如长剑在手,生出无限豪气,叫道:“是!”但见赵敏纵身跃起,几个起落,便如溜轻烟一般,奔到盾牌手前,拨落纷纷射来的羽箭,各出右足在盾牌上一点,已然翻身跃过盾牌队组成的铁墙。元军官兵大声吆喝,枪矛如林般刺到,赵敏并不抵敌,只是东闪西避,从人丛中直穿了过去,抢到那将军马前。
那将军一枪刺来,赵敏反手勾拿,抓住了枪杆,顺势一拉,拉得那将军向前一撞,伸手抓住他的后颈,将人横拖直曳的拉下马来,扯开那头盔一看,只见这将军面目英俊,双眉竖起。她见了这张脸,微微一怔,唤了一句:“哥哥!”手上陡松,退开了几步。
作者有话说:
大家都开工/开学没?特殊时期要注意安全哦!
大舅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