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疯狂和意外
第203章疯狂和意外放榜那日,所有赴考的学子都聚集在了贡院外头。看到榜上有名的学子大肆欢呼,没看到榜上有自己名字的学子垂头丧气。
沈云舒坐在马车上向外张望,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之中呆若木鸡的余文智。余文智的试卷被烧毁了,只怕余文智自己还不知晓,因此余文智在榜上找自己的名字找了许久。等确定自己没有上榜之后,便呆立站在原地许久,连一句话都不会说了。
‘轰隆’一声,天边响起一阵闷雷,天色也随之阴沉下来。看样子,一场大雨就要来了。学子们开始逐渐散去,榜上有名的自然是喜气洋洋的离开,榜上无名的也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事情已成定局,再在这继续呆下去,也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
很快,大雨倾盆而至,放榜的墙前只站着一个余文智。过往的路人脚步匆匆,看到余文智站在大雨之中一动不动,也只是摇了摇头。一看余文智这个样子就知道,这人定是榜上无名的。每次省考,总会有这样的几个人出现。
看着余文智那狼狈的背影,沈云舒只觉得心里很是痛快。其实她不应该来这的,可是不亲眼看看余文智的狼狈模样,她这心里也不甘愿。徐妈妈和寻夏坐在一旁,两人面面相觑了一眼,实在是不知道沈云舒为什么要在这看一个学子淋雨看的那么久。
“小姐,这雨越下越大了,不如我们先回去吧。”徐妈妈试探着问了一句。
沈云舒收回目光,答非所问:“寻夏,给我一把伞。”
“小姐,您要伞做什么?”寻夏不解,可还是把伞拿过,递给了沈云舒。
“我想下去走走。”沈云舒接过伞,就要下马车。
见状,徐妈妈和寻夏赶紧阻拦:“小姐,这外头雨下的这么大,您就别下去了吧?这要是淋了雨感染了风寒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小姐,您还是不要下去了,您想散心,等雨停了,奴婢再陪您去,好不好?”
“没事的,你们两个在这里等我。”沈云舒安抚了一句,头也不回的撑伞下了马车。徐妈妈和寻夏见阻拦不了沈云舒,只能着急的趴在车窗哪儿向外张望。
沈云舒撑着伞,一步一步的向着余文智走近。在余文智身后站定,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背影,沈云舒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前世,她受尽病痛折磨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死,可是,是眼前这个男人,亲手断送了她活下去的希望。有的时候,沈云舒也真的很奇怪,这人心为什么会如此多变?为什么明明是那么相敬如宾恩爱非常的夫妻,也能毫不留情的抛弃对方,甚至为了新欢可以决绝的送旧爱去死!
可见,人心多变,真情也是不能信的。
想到这,沈云舒将手中的伞往前遮了遮,替余文智挡住了大雨。余文智一愣,呆呆的转过身来。沈云舒穿了一身藕粉对襟衣裙,只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发髻上也只插了一支祥云玉簪,整个人看上去清爽雅致。
见着沈云舒,余文智张了张嘴,像是半天没能回过神来一般。沈云舒望着眼前的余文智,只觉得加速的心跳也在一点一点的平复下去。之前她在围场重遇余文智的时候,她整个人都被前世的阴霾所笼罩,动弹不得。可是现在,沈云舒终于能够直视过去的阴霾,不再害怕了。
“姑娘,你是?”瞧着沈云舒不说话,余文智总算是拉回了自己的思想,主动开口问了一句。
“我是镇南王王妃,沈氏。”
“原来是王妃,在下失礼了。”听到沈云舒自报家门,余文智吓了一跳,赶紧行礼问安。
沈云舒笑了笑,没有回答,目光落到余文智身后的墙面上:“榜单上可有你的名字?”
“在下才疏学浅,未能上榜。”话是如此,可是余文智的语气之中满满的都是不甘愿。
沈云舒收回目光,将余文智那压抑的神情看在眼中,微微勾了勾嘴角:“能进京赴考的学子怎么可能会是才疏学浅的呢?公子,你过于自谦了。”
“王妃过誉了,在下若不是才疏学浅,又怎么可能会名落孙山呢?”
“一场省试,评定不了公子的才华。”
“王妃这话是什么意思?”余文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沈云舒,神情之中有些疑惑。
“能在省试之中拔得头筹的固然是才华出众之人,可那些名落孙山的也不是泛泛之辈。公子若是想要留在京城有一番作为,我倒是可以帮一帮公子。”
“什么?”余文智楞了一会儿,随后神情有些激动:“王妃说的可是真的?”说完之后,余文智似乎觉得自己这样过于激动了一些,显得自己过于贪恋权势一般,于是余文智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深呼吸一口气,余文智让自己变得平静下来,继续轻声细语的开口:“让王妃见笑了,在下只是有些惊讶,失礼之处还请王妃见谅。”
“无妨。”沈云舒柔声回答:“说起来还是我莽撞了,这件事应该找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说的才对。”
“不不不,是在下失礼了。”余文智赶紧回答,心里又隐隐着急起来,深怕沈云舒会收回刚才的话,试探的开口:“王妃刚才说,若是在下想要留在京城,王妃可助在下一臂之力?”
“是。”沈云舒点了点头。
得到沈云舒的肯定回答,余文智内心涌起一股狂喜,但是余文智并没有因此就失去理智。余文智握了握拳头,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尽量平静一些:“在下斗胆问一句王妃,王妃为何要出手相助?”
听到余文智的话,沈云舒语气很是随意:“不是你也会是别人。”
“什么意思?”
“公子有所不知,我的外祖父桃李满天下,有出息的大有人在,默默无闻的也不在少数。外祖父不止一次告诉过我,想要评定一个人是否有出息,不能仅凭一场考试一篇文章。所以在这次的省试还未开始之前,我就已经计划着,如果有学子名落孙山了,我就尽自己的力量,去帮一帮对方。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力有限,所以我只能从中选其一人相助。
今儿是你恰巧站在这,所以我就选择了你。如果今天站着的是另外一个人,那我要帮助的人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就,就是因为这样?”余文智将信将疑,似乎觉得沈云舒的这个理由过于牵强了一些。
沈云舒也没有去着急解释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余文智。这个理由是过于牵强了一些,可要不要相信,那就是余文智自己的选择了。然而,在余文智追问原因的那一刻开始,沈云舒就知道,余文智已经心动上钩了。所以不管她说什么,余文智都不会去拒绝的。
果不其然,余文智被沈云舒看着,自己又暗自懊悔起来,懊悔自己刚才对沈云舒的疑心。像沈云舒这样的人,从小锦衣玉食,要什么就有什么。不像他,他家境贫寒,能进京赴考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能够留在京城,顺利的参加省试,他甚至不惜去当别人的随从,被人娱乐嘲笑。这一次他开始失利,就意味着他要回去在等三年。
三年不是三天、三个月,且不说他的家里无法再支撑他苦读三年。就算是支撑下去了,三年之后又是个什么情况,谁能说的准?如果三年之后,她再失利了怎么办?继续等待下一个三年?不,他绝对不要这样毫无止境的等待下去!
想到这,余文智不再犹豫,退后一步,郑重的向沈云舒行礼:“王妃若肯出手相助,在下一定铭记于心,若有来日,在下一定回报王妃的大恩大德。”
“你肯知恩图报,就说明我的眼光没有错。”沈云舒轻声回答:“今儿雨太大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等明日雨停了,你好好收拾收拾,明日去玲珑阁等我。”
“是。”
“对了,记得穿干净整齐一些,面见王爷,不能失了礼数。”沈云舒又提醒了一句。
“是,多谢王妃提醒。”
沈云舒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余文智作揖相送,目送着沈云舒上了马车之后,余文智这才兴高采烈的转身离开。
沈云舒上了马车,将伞收好放在一旁。徐妈妈连忙将披风给沈云舒披上,问了一句:“小姐怎么和那个人说了那么久的话?”
“是啊小姐,您是认识那人吗?”寻夏也有些困惑,她跟着沈云舒这么多年,她不记得沈云舒有认识过这么一号人啊。
“我只是见他站在大雨里太可怜了,所以过去劝劝他。”沈云舒并没有说出实情:“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徐妈妈,等会儿回去了,你去帮我熬点姜汤吧。”
“是,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