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竞争的常识--赢家必须拥有的本领(3) - 常识赢天下: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 - 高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章竞争的常识--赢家必须拥有的本领(3)

第12章竞争的常识--赢家必须拥有的本领(3)

当曼宁做出这番表态后,发生了什么呢?两周后,老板找他谈话,告诉他做好接任自己职位的准备,因为董事层的几名高管集体被他的邮件内容感动了——他们觉得曼宁就是公司正在寻找的可以承担重任的人。奇迹经常在你心态从容的时候发生,而不是在你野心膨胀时。这是曼宁成功升职的例子,他战胜对手的原因是他拒绝为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而丧失掉自己持续的成长。不仅在工作中,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人们对婚姻或者其他事情的豪赌,他们不考虑未来,只看重短期收益,为了获胜,不择手段,结果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无情地剥下他们的面具,使其原形毕露。

赌徒常识的心理根源,是他们的过度"自信"。这些人始终相信自己的预期目标一定会实现:"虽然现在还很惨,但再来一次机会,我就赢定了。""不是我有问题,是运气不好,下次我一定超过你,战胜你。""肯定是对方造假了,有人帮他,不是我的错,我一定会成功的。"但实际上,再给他一百次机会,他还是会这样认为。

不会有人救他,除非他自己认识到错误,纠正自己头脑中的错误倾向,回归正常。否则,这将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永远静止的局面。

需要区分的是--有时候我们冒一点风险也是没有关系的,我们需要采取赌博式的大胆举动来超越对手,获得胜利并成为赢家,但这需要几个前提条件。

1.唯一的选择:如果不冒险,注定失败。你已试过所有的办法,现在冒险已经成为唯一选择。

2.时间紧急:常规办法已证明无效,并且事态紧急,时间紧张,需要你立刻做出决断。

3.要有所保留:在进行这种高风险的决策时,不要赌上自己的全部财产。凡是赌博式的投入,动用的资本都不可超过自身全部资本的30%。

确立核心竞争力

人类在21世纪拼的是什么?我们用一个词就足以把这个问题讲明白--"竞争力"。不论你是个人还是企业,是国家还是任何类型的组织,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就等于没有立身之本,也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当你面对对手的挑战时,就会陷入被动,最后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核心竞争力又分为两种,一是个人的,二是企业的。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哪个领域、哪种类型的竞争,核心竞争力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你能不能打天下和守天下的根本。有核心竞争力,现在输了你将来还会赢;没核心竞争力,即便现在赢了,将来你还是会输。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人的特长--这个特长是他有而别人没有的,或者在这一点上无人能与他相比、与他抗衡。那些在裁员浪潮中不幸位列名单的倒霉鬼,不是他们运气不好,也不是上司和他们有仇,而是他们缺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在工作中没有竞争优势,也不具备独一无二的个人价值和达到这一要求的潜力,因此只能在公司的淘汰机制中落败。

这应该成为你的一条最基本的职场常识--我想留下来,就必须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要让自己在几十个人的团队乃至数千人的大公司中做到不可替代,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对自己正确的定位;

2.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大的执行力。

当你具备这三个条件时,就没有人能取代你,也没有人能够在竞争中打败你。细化开来,就是你既要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又要拥有优秀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体现出行动的高效,并且听从指挥和上司的安排。

要让自己具备别人无法替代的个人竞争优势,你就必须综合这些要素,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为职业生涯保驾护航。一旦拥有了这些资本,当面临职业危机和工作的风险时,你就不怕对手的比拼,也不怕公司的抛弃,因为你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完全能够从容应对竞争。用我在培训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敢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有资本的。

企业也需要核心竞争力。没有这种竞争能力,企业就时刻面临生存危机。和竞争对手比起来,它必然是对手不具备的也无法赶超的某种"你的公司有而别的公司没有"的本领。就像哈罗德在我离开联邦调查局创立高德调查公司以后跟我说的:

"你不要让自己成为可被模仿的对象,你要让自己无法被模仿,让别人对你的优势望而却步,不生觊觎之心!"

在我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经营的基础性:它应该成为公司经营的基础,能够保证公司在市场稳稳地站住脚跟,而且也有能力进入不同的市场,开拓更多的领地。

价值的根本性:它应该是公司创造价值的最大驱动力,能够帮助公司在产品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而不能只是一些不起眼的附加价值。

优势的独特性:它应该是独特的,也是难以被模仿、复制和超越的。

企业的生存基础就是盈利,要盈利就得满足用户并占领稳固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对用户的争夺。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使自己的产品得到用户的长期认可,谁就赢得了这场战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能起到这个关键的作用,它不能只停留在企业文化里,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在产品中要看到它的影子,在售后服务中更要时刻体现它的存在。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在联邦调查局,每名特工在一项任务中都有他的位置和作用,换句话说,离了他就不行。如果一名特工的价值发挥完了,对这个任务没有帮助了,他就会被立刻调离,安排其他工作或回局里待命,不会再让他待在任务小组中。只有对调查工作举足轻重的人才能一直跟进同一个案子,这样的人就是在fbi拥有核心价值的人,通常也是升职最容易的特工。

在为企业做咨询时,有的老板就问我:"我怎么才能赢?"这是我被提问最多的一个问题。对此我有些哭笑不得,因为人们总是关心自己如何取胜,但没人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输掉比赛。其实,抽时间多关注一下后者,才更容易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缺少什么--这才是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有时你虽然付出巨大,但因为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对于你的工作或客户来说,你仍然是无足轻重的。

怎样提升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你真正地拥有让对手无可比拟的优势?

1.进行一次全面自检

分析自我是第一步工作,也是一次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我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我做成过什么事,又有哪些失败了?""我是哪种类型的人,有哪些性格缺陷?"通过自检,去除浮躁的心态,冷静下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2.确立目标和方向

选择适合你的职业目标或企业的经营方向,这是第二步。只有目标和方向确立了,你才能知道应该朝哪儿集中力量,否则你会经常陷入困惑和反复。一个人、一家企业如果连发展方向都没有找到,就谈不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了。

3.形成并巩固核心竞争力

这时,你就可以针对自己的目标与自身特点来总结核心竞争力了:"我擅长财务计算;我在金融方面很有心得;我有大量的广告客户,可以做媒介传播;我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管好一家企业;我对销售很有经验,可以做卖场生意……"诸如这些量化分析,把它作为一件重要的工作认真对待,要精确到自己的每一项能力,把它们计算总结出来。这些就是你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最后,你还需要明白,竞争优势不是永远的,现在的优势不代表明天还管用。因为别人都在发展,在拼命赶超。原地踏步的强者,早晚有一天会被不断学习的弱者超越;时刻都在提升自己,才可能保住现有的优势。这就是竞争,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而且无法回避的竞争常识。

高德调查:怎样理解竞争?

1.竞争是什么?

周鸿祎(360总裁):竞争对手就像磨刀石一样,把我们磨得非常锋利,然后我们手起刀落,就把竞争对手给砍掉了。

马云(阿里巴巴创建者):第一,不许说竞争对手的坏话;第二,不许说竞争对手的坏话;第三,还是不许说竞争对手的坏话。

罗莎贝斯(哈佛商学院教授):如果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对手而不是敌人,将会对你更有益。

索罗斯(量子基金总裁):竞争并不是单纯地吞掉对手,而是从博弈中获取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以击败对手为竞争的目标,那你一定会输掉这场战争。

马丁(新墨西哥州电器公司总裁):我理解的竞争是,没有对手,就没有你自己的进步。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我们也需要保护好竞争对手,不要让市场变得一家独大。

2.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彼得·林奇(美国股市投机大师):当战胜对手不可能的时候,就需要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陈先生(深圳企业家):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认为一起赚钱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合作的可能性,就得去争取,哪怕自己出让一些利益,也是值得的。

周先生(台湾广告营销从业者):与其被国际化,不如去国际化。什么意思呢?当国际化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抵抗,为什么不主动融入呢?融入对手还有机会,抵抗则可能消失。

于女士(北京创业者):我觉得先学会合作,才能成长。如果带着竞争的劲头去跟人家拼个你死我活,结果可能是我死了,对手却还活着。所以我对竞争的理解是合作优先,实在没有办法了,再去竞争吧。

亚当(纽约某公司ceo):我是实用主义者。当竞争对我有利时,我会果断吃掉对手;当合作对我有更好的收益时,我会和对方一起双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