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两年,外界的动荡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晃就过去两年了。这两年中,大秦帝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内外安定,周围的国家对于庞大无比的大秦都是胆战心惊,根本不敢起什么心思。
打下了匈奴的领土让大秦又新添了两个郡,朝廷这边迅速地用水泥路和铁轨将大草原割成了几大块,并在各个节点上建城,以网格化去管理新得的土地。
同时,大量的关中人口涌入这些郡,大大的缓解了大秦土地兼并的问题,使得大秦越来越尖锐的新贵族与老贵族之间的矛盾也被削弱了一些。
这些人口加入了大草原,为大秦帝国增加了两倍多的税收。
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化养殖业的崛起,让大秦内的牛羊数量呈几何倍数地往上长。
两年前的那次大战也随着这两年来的发展渐渐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
现如今的大秦帝国已经发展到一种极其恐怖的地步,这也是让许多国家感到震撼的,大秦帝国的实力远超他们所想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对大秦帝国都是敬畏三分的原因。
但是对于某些势力来说,他们仍旧对大秦帝国充满敌视,这些势力便是来自于南方的蛮夷。
百越人自从失去了象主的帮助之后,他们又傍上了一个新的大佬,那就是刚破封而出的蛇神。
这条蛇神没有走化龙的道路,反而是选择加强自身,向着神话中巴蛇的进化路线而去。
藏身在深山密林中的百越人凭借着一手操蛇之术时不时地攻打一下大秦边境上的小村落。
这些家伙总是偷袭一下,抢了东西就走,搞得始皇帝烦不胜烦。
于是他大手一挥,南境长城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建造。
数十万士兵被派去滇南和象郡,在猛烈的炮火轰鸣下,百越人一退再退,退到了红河以西的地方。
秦人沿着红河和元江开始筑就长城,这一浩大的工程在钢筋水泥的帮助下,终于在耗费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座南境长城也不负众望,成功将百越人抵御在了红河西南边的丛林内。
这两年大秦也没有放下其他郡的发展,虽然重心没有在那边,但是全国发展战略计划还是没有将其落下。
宽敞的水泥马路像是一道蜘蛛网一样,四面八方都连接起来,不管哪里发生了群匪群盗亦或是叛乱,大秦的士兵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
蒸汽火车的路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又铺设了十几条,快捷的兵力调动使得大秦内部稳若金汤,外部的骚扰都只是疥癣之患而已。
全国大力发展武道的同时,科学院那边也没停下。
新式全自动步枪出来的时候,就连李橦都惊讶不已。
他将前世在网上见过的akm的样子大概地描述给了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没想到他们还是靠着一点一滴地努力钻研给研制出来了。
古人并不是没有现代人聪明,只是眼界没有被打开罢了!
从李橦这里掏空了所有的现代化知识,大秦的科研团队一点也不比现代人的差。
甚至在人均习武,开拓了精神海之后,他们的科研能力甚至比现代人还要强数倍!
他们都不用计算机就可以在脑海里直接计算一系列复杂的公式,而且速度还很快!
良种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大秦所有适龄的百姓都修炼了九转锻体决,一些民间的天才纷纷涌现,被军部收纳,使得大秦的军队的实力提高了不止一倍。
有了利器,也有了实力,大秦在安心发展的同时还在打击沿海的海兽祸乱。
李橦结合科学院的冶炼部培养了一批炼器大师,将收获的妖兽材料打造成了一件件具有超凡之力的兵刃防具。
甚至还有一部分附带着超凡之力的枪械大炮出来。
这下子周边的妖兽们可就难受了。
本来天柱的镇压之力就够难受的了,再加上枪炮之利,超凡兵刃之威,它们除了抱头鼠窜之外就只能抱团取暖,联合起来抵抗秦军时不时出境狩猎。
有不怕死的商人雇佣了一些武者护着前往了西域诸国展开商业。
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情况。
现在西方出现了两个叫做帝国,一个叫做塞琉古帝国,另一个就是孔雀帝国。
这两个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不比大秦差多少。
唯一略逊一筹的只在军事力量上的而已。
他们的文化程度也挺高的,二者均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还比大秦更进一步地推行了行省制。
现在他们正在和大秦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西域现在可谓是风云涌动,不断有大规模的战事爆发出来。
有的时候甚至会引发整个西域的大规模冲突。
现在塞琉古和孔雀王朝的关系就像是两头野兽,在不停地撕咬着对方,互相吞噬对方,彼此间都想要占据更多的优势。
塞琉古的大军在和孔雀王朝对峙的时候还能抽出手来与大秦帝国进行一些贸易,不断地收集粮食。
而大秦帝国却是在和百越人对峙的时候还需要防备着西方那些大宗商品的进入,这样的局势使得西域大量的资源和粮食的流向变得更加复杂。
而塞琉古大军则是利用大宗商品的流通来维持自己国内的财政运营,这样的局面使得两个国家的贸易更加频繁,使得贸易量不断地扩大,使得国力不断地增长。
随着孔雀王朝同样和大秦开始贸易,这样的形势一直到大秦和西域的边界上,三方的贸易量开始减小,最后竟然只能维持一个平衡状态。
这一天,罗马帝国的东征军再次征战。
塞琉古大军与罗马东征军爆发大战,塞琉古被打败,塞琉古只好与罗马议和,向罗马赔款并退出小亚。
由于失去对东方商路的控制,领土日蹙,致使财源大为减少,加之长期战争,财政危机更加严重,统治阶级便把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统统加在人民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