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兵围新郑,韩王安要反打?
李橦那边的清扫行动进行的很是顺利,但是王翦这边就遇到了一点麻烦。韩王安这个怕死的家伙居然放弃了除新郑以外的所有城池,全国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到新郑,所有的物资也都聚集在新郑城内。
集结了韩国现在还剩下的所有兵力,新郑现在有十五万大军守卫!
是的!十五万大军没有去攻打王翦的九万大军,反而是龟缩在新郑附近,施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使得王翦这边虽然是早就打到了韩国国都新郑,但是纠缠了几日都没有任何进展。
“将军,探子打探到新郑城内粮草储量足够整个新郑百姓和士兵吃两个月的,这样拖下去对我们极其不利啊!”
一偏将起身向王翦汇报道。
王翦紧盯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伐韩大军的粮草供给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压力,南阳和其他地方刚刚才拿下不久,不要朝廷派粮安抚当地百姓就已经是万幸了,强行征粮又容易造成地方激变,到时候还得多耗费兵力镇压地方。
而且赵、魏、楚不会给秦国这么久的时间围困新郑,虽说都不太愿意派兵援韩,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
秦国攻打韩国的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的话,其余几国就会对秦国的实力产生质疑,到时候试探性的进攻也就会发生,最后很有可能演变成几国联合起来再次伐秦!
现在王翦这边的大军分别在华阳和阳翟陈兵两万,主力五万围着新郑,面对新郑里面的十五万韩军根本不敢发起进攻,只得做出蓄势待发的样子恐吓新郑内部的韩王安等人。
时间拖得越久,韩王安就有可能发起反攻,五万对十五万,力量还是太悬殊了。
“大王,现在城外的秦军只有五万,我们是不是要反击一下呢?”
韩国一名将领在得到手下探知的秦军兵力后就起了反击的心思。
韩王安瘫坐在王位之上,享用着宫女剥好的水果,一边漫不经心地吃着水果,一边看向丞相张平。
“丞相你说呢?寡人要不要让大军试着打一下城外的秦军呢?”
“寡人想让秦军看看,我韩国也不是个任人欺负的软柿子!到时候说不定赵国和魏国看到后也就派兵来助寡人收复国土了!哈哈!”
韩王安越想越兴奋,将手中水果一口吞下,意气风发地指着城外方向放出豪言!
张平看着手舞足蹈的韩王安,想着自己这方有十五万大军,虽说韩国十五万的数量是个虚数,实际能战斗的只有九万,对上那五万如狼似虎的秦兵也不是不能反打一波。
单对单干不过,两个打一个还打不过么?
所以,他对韩王安的想法也表示了赞同。
韩王安见张平难得一次赞同他的想法,更加的猖狂了起来。
当场任命那名韩将为大将军,领着城内具有战斗力的九万士兵就直接冲出了城外,奔着秦军大营而去。
那韩将也就是个会溜须拍马的草包!
按规按矩地将韩军排了个简单的冲锋阵型,就直接往秦军大营里闯!
王翦那边早在韩军出城门时就收到了消息,立刻安排五万秦兵列好阵型等待韩军的自投罗网!
草包的特点是啥?那就是肚里没有三两货,还要头铁往里钻!
别看领军的韩将不咋地,但是韩军里面有能人!
张平的儿子张良想必大家都认识!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此时的张良也就十几岁,虽然自家几代都是韩国的宰相,但是年少的他还是没有凭关系进入朝堂。
他听说韩王要发兵攻打城外的秦军,于是自告奋勇地找到了城门守将,亮出自己的身份,随着草包韩将一起出征。
草包韩将顾及到他是丞相的儿子,以为他只是来镀个金,捞个功劳,所以也就没有太过在意,让他去掌管了三千弓弩手留在后方,还派了两千持盾步卒保卫。
计谋过人的张良知道自己现在还是人微言轻,给草包韩将出谋划策还不一定能被采纳,所以他一开始就带着三千弓弩手和两千持盾步卒紧跟在韩军右翼。
韩军如此莽撞地冲入了秦军的大营,当然是被秦军一记当头棒喝打得溃散连连。
就连冲的最靠前的草包韩将都当场丢了性命。
秦军借着大营内设立的拒马,将冲上来的韩军先锋分割成了几份,在王翦的指挥下一万弓弩手不停地向聚集起来的韩军放箭。
密密麻麻的弓箭顿时带走了一大片韩军,草包韩将冲到了阵前才意识到要放箭压制,可惜为时已晚!
本来就分了三千弓弩手给张良,手里就剩下一万两千多的弓弩手,还有六千分布在左翼大军。
而中军随着自己的冲锋落入了秦军的包围,六千弓弩手被王翦着重照顾之下,一波箭雨就覆灭了一半!
阵型打乱的中军根本组织不起来放箭压制秦军的箭雨如潮,光靠侧翼的弓弩手只是能取得一点点成效,秦军那边早就有所防备,盾兵聚在弓弩手前排,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举盾!举盾!”这是草包韩将最后发出的一道命令!
举着盾牌被动挨打的韩军在失去主将命令之后陷入了混乱。
这时张良站了出来,凭借自己是丞相公子的身份收服了几个偏将,开始调兵遣将,发出一道道命令,让韩军摆脱了混乱的局面。
韩军本身就比秦军多,虽然一开始损失了一万多士兵的性命,但在张良的指挥下渐渐扳平了与秦军的对战。
“两万刀盾兵顶上去,长戈手跟进逼退秦军的攻势!将阵线拉开!”
“苏将军带剩下的弓弩手去右翼朝秦军中军射箭!”
“闵将军领两万步卒去左翼佯攻!”
“赵将军率五十车兵跟在刀盾兵的身后,听我号令再放出战车冲锋!”
张良坐镇中军,有条不紊地将命令一条条下发了出去,韩军阵势陡然转变得凶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