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成年礼2 - 生活和你一样甜 - 夏墨糖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3章成年礼2

十八岁成年礼许愿,是许一辈子的愿。许完愿后换装。

换装就是要换上“人”的衣服,在成年礼也叫成人礼,蓝家子嗣在未成年前在蓝家是没有独立的人格,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未成年的蓝家人都不能算是人。

蓝家人属于天族,天族是人口极少的民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据统计,全世界也就只有不到五千人,分布在地球的各地。因为人数太少,在华国,天族不被单独列为一个民族,因此天族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一个信仰。天族人在户口和身份证上可以随便选择一个民族,基本上是由父母确定的,大概是因为服饰有相同的地方,k市蓝家很多辈以来就是苗族。

天族人的身份不是一出生就有的,未成年的天族的后代只能说是准天族人,但天族人的身份却随时可以失去,天族的规矩相对来说会比较严格,也因此有不少接受了人受不了族规,就自动脱离了。

天族同很多的华国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很多民族都喜欢小孩子早早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遇上节假日就穿,但天族人不同,天族服只能由成年的天族人穿,而且一辈子也就只能穿三次,一次是成年的时候穿,也就是十八岁成年礼这天穿,一次是头婚(双方都是第一次结婚)的时候穿,还有一次,是去世的时候穿。还要提的一点是,本来天族是独婚制的,也就是说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只能有一个伴侣,但是受时代的影响,现在天族人也是可以二婚的,只是二婚的时候就不能穿天族服了,除此之外,天族人二婚也是会被别人嘲笑的,也因此,天族人对于自己的婚姻感情都特别谨慎。

此外天族服装同传统苗族服装一样,是由家人手工制作的。不太一样的是,苗族服装以女孩子的服装为主,苗族男孩子的民族服装相对来说很简朴,但是天族服装是不分性别的;苗族服装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天族服装却是直系长辈缝制的。天族人的孩子出生后,会由家里年纪最大的天族人开始缝制衣服,比如蓝湛和梅咖噻的天族服,在两人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蓝爸爸、青女士、蓝奶奶、青外婆(也就是梅外婆)和尚在世的蓝爷爷、青外公就开始去寻找缝制蓝湛和梅咖噻天族服所需要的东西了,在蓝湛和梅咖噻出生的那一天,蓝奶奶、青外婆、蓝爷爷和青外公就开始动工了,绣的是衣服的“零部件”,孩子总是在长身体,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才会具体测量孩子的尺寸后才会做具体的裁剪,做成衣服,若是孩子不幸,不能顺利活到成年,就要把做好的部分和他一起葬了。可后来蓝爷爷和青外公先去世了。

天族服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十八岁成衣是祝它顺利长大,十八岁穿衣是祝他/她一生安好,婚时穿衣是祝他/她婚姻幸福,去世时穿衣是愿他/她一路走好。

穿天族服是成年礼最为繁琐的一环。

穿天族服之前,要“三洗”、“三清”、“三理”,“三洗”是指洗头、洗身、洗脚,“三清”是清耳秽、清指甲、清趾甲,“三理”是指理发、理眉、理睫。

“三洗”,第一洗洗尘,意味着洗去身上残留的凡尘味,汗、泪、雨、风,雾、雪、霜和烟火,这一阶段要用皂角和清水清洗全身上下;第二洗洗神,意味着洗去灵魂深处因为前十八年见过贪、痴、悔、嫉、恨、惊、恶而产生的阴暗,在这一个阶段要把淘米水倒入木桶中,整个人在里面泡半个小时;第三洗洗念,洗去前面十八年的念念不忘,重新开始。在洗的过程中由同性的长辈帮忙清洗。

“三清”穿插在三洗的第一洗过程中,三清结束后才开始第二洗,洗神。

“三理”的第一理,理发,原本都是要束发的,但现在的男孩子基本上都是短发了,规则就改了一下,改成男孩子要修剪头发,达到前不盖额、侧不过耳、后不及领的标准;女孩子要梳头发,束发在头顶,像现在流行的包包头,哦,丸子头,也是因为束发要把所有的头发都梳上去才可以,故而这两年蓝奶奶都叮嘱梅咖噻不能剪头发,刘海也不能剪;“三理”第二理眉毛,要修剪眉毛,把多余的杂乱的眉毛剪掉,第三理要理睫毛,会剪掉睫毛尖端的一点点。

上面的步骤结束后就要开始穿衣了。

天族的衣服,是宽袖长袍,类似于古代的衣服,里面是全白的长衬衣,有裤子,外面是一件长袍,袍子上绣有很多复杂的图文、刺绣,玄色打底,深绿色和深蓝色花样,又厚又紧的图文让衣服摸起来凹凸不平的,复杂的图文显得衣服很庄重。

图文是先前就制好的,打底的玄衣有两层,很厚,类似牛仔布料,外面的一层用来别上图文。

鞋子是白底黑背的鞋子,底部是千层底,先用浆糊将很多层布铺黏到一起,干了之后用粗线穿上。

配饰有一条黑色腰带和一条抹额。腰带虽然看着就是一条黑,但整套衣服,最复杂的就是腰带,上面绣了三层的刺绣,第一层绣打底,第二层是九十九棵树,最外面的一层,上面绣着祥云,一条腰带上面只能绣一条祥云,还要绣的好看。

抹额有半指宽,长十八寸,同样是玄色的打底,上面串着两三个扁方木,朝向人的一面刻着自己的名字。

蓝湛和梅咖噻出来的时候,忽略掉蓝湛的头发,可真是俊美极了,衣服庄重硬生生将两个青年的稚气压了下去,愣是显得有些沉稳,若不是两人尤其是梅咖噻的肤色太白,还会再沉稳一点。

穿好衣服后,首先是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成人之恩,磕三个头,磕头之前父母会抹一次头,磕完头后,意味着孩子要长大了,要去经历风吹雨打了,父母不会再像小时候轻易就给安慰了,这一次摸头,是最后一次安慰,也是鼓舞。

感恩后便是倒数第二个环节听训,听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父亲代表所有的长辈教孩子一些为人处事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一代连着一代积累下来的,然后是抄族规。

“为人处事为人处事,要想立在世间,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人,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桶水,桶的底面是你的平台,学到的本事是桶的高度,那么为人就是桶的木板厚度,底部大和桶侧高可以让木桶装很多水,但也要注意到,如果桶身不够厚的话,那么桶装的水也有可能会变成害人的武器。这做人,最重要的也就六个字,忠、信、义、礼、善、仁……”

为人处事课结束后,接下来是写教规,教规很少,一共只有二十一条,一共也就三百将近四百个字,只是抄写要用毛笔抄。

天族人对于毛笔字很是重视,大多人从小就开始练习写毛笔字了,像蓝湛,虽然上了初中之后就一直在国外接受教育,接连跳级,但是十八岁的蓝湛到现在已经写了十二年的毛笔字了。而梅咖噻是少数人,十一岁前处于失明阶段,眼睛好了后直接就上了初二,好不容易适应了校园生活却赶上了最为匆忙的高中时期,可以说,也就是在大学梅咖噻才空闲一点。

为了成年礼,也是为了即将作为一个天族人的脸面,梅咖噻上了大学后就一直在练习写毛笔字,每天都要写半个小时,也有两年的笔龄了。

只是两年毕竟还是不能和十几年的笔。

等梅咖噻终于写完,等吹干了拿出来的时候,看到蓝湛写的,有种想要偷偷藏起来的窘迫。

蓝湛的字苍劲有力,而梅咖噻的字,很明显的力道不足,勉勉强强有其表。

见到梅咖噻的囧样,蓝湛无声露出八颗小白牙。

弄的梅咖噻一边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边想要打他。

梅咖噻:臭蓝湛,不许笑啦,你以为我看不见你在笑我吗?打你打你打你[梅咖噻在内心爆揍蓝湛。]

蓝湛:你打不到我的,死心吧,妹妹!

听训完后是最后一个环节——上名。

天族人都是碑上有名的,每一代天族人的名字都会被石碑记载下来,k市的天族人就有两个石碑,一个大一个小,在可以俯瞰k市的名叫香炉山的山顶,大的上面刻的是家族的天族人的名字,因为成年的天族人后代才算是天族人,所以之前蓝湛和梅咖噻的名字并没有被刻到上面;小的石碑很小,只有大石碑的六分之一那么大,上面要刻的是没能成人的准天族人,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石碑,幸好到了现在上面还没有名字。

石碑上的名字都是每一个天族人自己刻上去的,排练得很整齐,但每一个名字的字体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刻的很好看,石碑上的文字会留存很久的,虽然不能说见字如见人,但是在后辈面前,字还是要写得好看一点,免得在几十年之后有人对着自己的名字在内心吐槽“啊,这个前辈的字怎么这么丑”。

蓝湛很快就刻好了,“蓝湛”二字,同他写得毛笔字一样,刻在上面的字也很有气势。

梅咖噻刻出来的,比较柔和,只是上面刻着两个字——蓝黛。

就在“蓝湛”的侧上面一点的位置,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卫斯年”,另外一个,是唐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