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感恩 - 生活和你一样甜 - 夏墨糖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4章感恩

“叮叮咚咚叮咚叮咚叮叮咚咚……”一阵闹铃响起。

梅咖噻拿起手机盯了一秒,才想起自己为什么会设置了这个闹钟。

当时可谓真的是灵感满满,就想着立马就写下洋洋洒洒一大片,可是过了那个时间,再写就难了,挤牙膏一样,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好多成了神的作者长期黑眼圈吧。

不过没关系,还是能够想起刚刚想要写的东西的,写着写着思路就来了。

梅咖噻兴冲冲的,开始创作……

正写着呢,手机响了,梅咖噻收到了一封邮件。

是健康团平台发来的邮件。

a大是华国的顶尖学府,招的都是顶尖的学生,同时,a大也是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高校,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a大以前自杀或自残的现象多次引起社会关注,也导致华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一些影响,导致a大不得不在针对学校师生的心理问题上多花功夫。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a大形成了“三合一”式的心理健康机制:首先是心理健康工作室,有专门的老师坐班,然后和预约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其次是情绪发泄室,类似于健身房,只是里面的器材专门用来发泄情绪的,有沙袋、吼声房等等;然后是心理健康团,健康团是线上一对一式沟通平台,专门供人倾诉。

健康团对应两个群体,一个是要倾诉的一方,另外一方是倾听的一方。倾诉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聊天式倾诉,也就是双方在共同匿名或者是倾诉一方单方匿名的情况下一对一在心理健康团的平台上像朋友一样的倾诉;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邮件式倾诉和聊天式倾诉一样倾诉方匿名,倾听方可匿名可不匿名。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团已经更欢迎心理健康团,学校的心理健康团致力于从校园风云榜(男神女神榜)上发展成员,心里健康团基本上会向榜单上的所有人伸出橄榄枝,梅咖噻就是从风云榜上发展过来的,已经在心里健康团呆了两年多了,从一开始的上各种课接受,到现在正式倾听并达到了可以给建议的阶段(不是所有的倾听者都有资格给建议的)。

作为倾听者,倾诉者发来的邮件都是经过了心里健康团平台转过来的。

梅咖噻收到的这一封邮件,主题是“感恩的心和感恩的能力”。

对于收到这封邮件,梅咖噻还是很惊讶的。难道组织也在等她成年吗?

因为年龄较小,她参加健康团跟没有参加差不多,平常健康团是不会给她转发邮件的,尤其是这种回答对倾诉者影响会比较大的邮件更不会给她发。

从说话的语气,梅咖噻初步判断对方是一个女孩子(别问她是怎么判断的,第六感不是虚说说而已)。

“你好啊,倾听者,我希望你听完后能给我一个建议。

我家在一个六线城市,住在城中村里面,我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和我姑姑相依为命,那时候姑姑已经快六十岁了,靠着捡垃圾生活获得经济来源,把我拉扯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姑姑省吃俭用供我读书,大概就是这么个背景。

后面的人生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前面的人生真的很幸运。

我很庆幸我有这么好的一个姑姑,养我长大,教我为人处事,没有把我卖了也没有把我送给别人。

我也很庆幸生在了我们祖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里面,有十二年义务教育,还有各种各样可以让弱者能够活下去、强起来的制度。

我还遇到了很多的贵人,他们的出现都让我走下坡路的人生又拐了上来。

……

随着年龄增长,曾经得到的帮助成了我的一个负担,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有时候认真思考甚至会让我觉得很不幸,还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不能像部分人那样有很大的成就不辜负他们的帮助,让我忍不住会想要逃离。

大学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活得最轻松的一个时期,当然以后会越来越好。

大学因为离家远,车费贵,回家一次都够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我除了寒暑假就没回去了,寒暑假还要去打工准备下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和学杂费,每次假期回家也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我喜欢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这里没有认识我的人,没人知道我的过去,也没人知道我的悲哀。我感觉很自由。

我不知道因为父母都在而不需要别人帮助的人是不是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有差不多的沉重感。

我一直都在思考要怎么还他们的人情,但是一个一个地还的话,我想我是还不清了,太多了,有一些我甚至都记不清帮过我了。每次想到“我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要怎么还”我就感觉焦虑,经过许久的思考,我最后决定先学好本事,好好为国家奉献,这也是另外一个回报的方式了吧。

可是我很焦虑,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够!焦虑的后果是我想要逃离。

我们学校有人同样是受私人了资助的,然后受资助的人和那家人就走得很近,就像是养子女一样。

我做不到那样,给我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也做不到如何把别人家当成自己家。

有发生明星资助门事件,自那以后,社会舆论看受资助的人就有点像是在看潜在白眼狼的意思了,这个很恐怖,因为有了那一个案例,受资助的人很容易被划为白眼狼,一旦被归说成白眼狼,还是这种白眼狼,比不肖子孙还更不为社会所接受,类似于你不孝顺你的父母要被判拘役,但你不孝顺资助你的人就要被判死刑。

唉,也不知道我这样说,倾听者你会不会觉得我就像个白眼狼。如果觉得是,你就骂我一顿吧,鄙视我也行,但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怎样回报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这是很长很长的一封信,比韩旭以往收到的还要长,好在对方虽然有点混乱但没有什么倒叙的手法,很好理解,即便这样,韩旭还是反复看了好几遍这封信。

看完倾诉者的信,梅咖噻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透过这封信,梅咖噻看到了一个自尊心很强但又很自卑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接受了国家的帮助、社会机构的帮助和一个陌生人的帮助,国家的帮助还好,但对于社会机构和陌生人一段时间的帮助,让她对世界有强烈的亏欠感,甚至对于曾经给她授课的老师、帮她接过水的同学都有强烈的亏切感,她迫切地想要回报,但因为没有力不从心而非常焦虑。

虽然梅咖噻经验不足,但她能感觉到,如果女孩不能处理好这种心里,对她未来的发展将会很不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