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我未摘月,月亮却奔我而来(33)
秋南亭闻言稍微犹豫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看向李津,对方也正看着他。
李津见秋南亭有些纠结,视线扫过飞絮和萦丝。
萦丝神色紧绷,而飞絮则是抿了抿嘴,目光有些不知所措。她结结巴巴开口道:“少爷不想说,那,那,那就不说了。奴婢……奴婢不问了。”
秋南亭愣了一下,随即轻轻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倒也不是不想说,只是怕你们有些无法接受。”
他跟家里人说的时候,还有李津跟康王说的时候,都是屏退了下人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感情终究算不上主流。
在世人眼中,他们二人关系再好,日后也会各自成家。
但是他们不会成家,这个事实,他们的自已人是一定会知道的。
特别是萦丝飞絮这样亲近的自已人。
“其实,你们可以认为,我们二人就是……”他稍稍顿了顿,斟酌了一下用词,“……像我爹娘那样的关系。”
此话一出,两个姑娘非但没有惊诧,萦丝还松了一口气,原本绷紧的肩膀瞬间放下,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
飞絮目光在他二人身上来回晃悠,忽然笑了一声,冒出来一句“世子定是很好的人”。
秋南亭说完也松了口气,从善如流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飞絮挠了挠头,呲牙笑着说道:“因为少爷也是很好的人。若世子不好,少爷肯定不会……嘿嘿。”
听着这话,秋南亭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放声笑了起来。
“谁教的啊,这么会说话了?”
笑过之后,秋南亭认真看着萦丝和飞絮:“既然说开了,以后你们也不用心中总想着什么。咱们是一起过日子的自已人,知道就好。”
两个女孩子都点点头:“奴婢明白。”
飞絮则挠了挠后脑勺,憨憨地笑了一声,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却最终只是抓过手边的肉串,闷头啃了起来。
火光映在几人的脸上,夜风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
李津噙着笑,坐在一旁不语。秋南亭转头看了他一眼,扬眉问道:“高兴吧?”
“又不是你夸的,我高兴做什么?”李津笑着回道,伸手摸摸他的泛红的耳朵。
秋南亭轻哼一声,轻轻捶了他一拳,没再多说。
这时,萦丝忙活着翻烤鱼,抬头说道:“少爷,鱼好了,快趁热尝尝。”
秋南亭接过鱼,用筷子挑了一口,点头称赞:“好吃好吃,你们也吃。”
萦丝低眉一笑:“好,这里还有十来只,方才抓了许多回来,少爷吃完我们再烤。”
一旁的飞絮正忙着往篝火里添柴,手里攥着一小把枯枝,动作轻快利落。她的眉眼灵动,带着少女特有的活泼,做什么事都莽莽的。
众人围着篝火,吃饱喝足后,夜色渐深,山间的寒意渐浓。
李津站起身,抖了抖衣袖,低头看向秋南亭:“跟我去四周转转吧。”
秋南亭正有方便的想法,拉着他的手起来。
篝火旁,萦丝将叉肉的树枝扔进火中,转头看向飞絮,声音压低了几分:“他们走了。”
飞絮立刻凑近些,两人的脑袋挨在一起,偷偷说起悄悄话。
飞絮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不住心事一般:“我们果然没猜错,只是不知道夫人和老爷知晓不曾?”
萦丝抬头望了望火光外的方向,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就不是我们该说的话了。问出来已是有些冒犯,少爷也是将我们真的当自已人才会说出来。以后咱们得替少爷多留心些,官场上最是黑心,保不准有人会用这种事攻讦少爷。”
飞絮用力点头,神情一下子认真了起来:“那是自然!只是不知道到了洪州,世子还会不会和少爷同吃同睡呢?”
萦丝看了她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你看他们二人的模样,像是能分开的么?不过,少爷背后的势力不少。即便他们亲密些,旁人没有确切证据,又敢瞎说些什么呢?”
飞絮忽然咧嘴一笑,眼中满是狡黠:“嘿嘿,跟了少爷真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少奶奶来磋磨我们这些下人。”
萦丝被她逗乐了,却还是轻轻推了她一把:“方才你还说了那种话呢!少爷那般的人,就算真有少奶奶,那少奶奶必然也是好人。”
飞絮歪头想了想,眨了眨眼睛,憨憨一笑:“哦,也对!”
两人低声笑着,飞絮抱着膝盖蜷在篝火旁,明亮的眼神映着火光。
————
二月上旬,到了洪州。
洪州原本的知州和通判已经离开,留下了交接工作的师爷,还给秋南亭留了些信,指了几个可用之人。
人刚到州衙,师爷就搬了几筐子案卷账册出来,让他例行审阅。秋南亭本还想将洪州情况先摸个底,去地里还有百姓住的地方瞧瞧。
可现在洪州地区的农田已经开始播种早稻了,南部地区估计都快播完了,北部也即将要开始了。
好在来之前他做过些功课,虽不至于完全将洪州的底摸清楚,但是至少农业和经济基本都了解过了。
秋南亭跟李津在府衙门口草草过了个新官上任的流程,趁着百姓都来看热闹,先把皇帝给自已手谕给大伙给瞧了一眼。
正是李源说,允许他在地方便宜行事,在朝廷的大政策下面自已做些小变革。
百姓们拖家带口,水泄不通围在府衙门口,瞧自已原先顶好的那个父母官给换成了个面嫩的文弱书生,又拿出莫名其妙的“圣旨”,正是疑惑的时候。
秋南亭忽然问了一句话:“各位,那些是种地的,可否往前些来听我说些话?”
百姓们面面相觑,只有十来个往前迈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