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前倨后亲?原是因为礼物
第542章前倨后亲?原是因为礼物
面对这种国家,绝不能忍让退缩,忍让退缩不仅不会获得对方的尊重,让对方适可而止,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软弱可欺,从而更加蹬鼻子上脸。
唯有表现得强硬,才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好惹,从而尊敬。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对西方这些国家同样适用。
对安息群臣不善的眼神,王陵等人表现得十分平静,似乎没感受到殿内一触即发的氛围,有着一种“诸位若想约战,有种那就来,我们大秦也非怕事之辈!”的味道。
但阿尔沙克一世没让约战真发生,他喝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安息将领。
“够了!秦国使者远道而来,是客人,岂能对客人如此无礼?”
喝止完将领,阿尔沙克一世又看向王陵,向王陵致歉:“让使者看了笑话,实在抱歉!”
挑起这紧张氛围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这位,明显是他想给大秦使团一个下马威,只是这下马威没下成。
虽知道罪魁祸首是谁,但不能直接指出,对方既然给了台阶,王陵也识趣地顺着台阶下了,他是来出使,又不是专门过来树敌。
何况,大秦暂时没法出兵到这,他们在这要是被杀了,大秦一时间也没法给他们报仇。
王陵摇头道:“大王客气了,此不过是贵邦诸位以往不知晓我大秦,所以生了些误会罢了。”
与阿尔沙克一世说完,王陵看向殿内的安息众臣,笑道:“诸位对我大秦颇有误会,若想了解大秦,不妨到我大秦参观,大秦欢迎诸位!”
安息众臣中还是有人对大秦很不屑,觉得秦国人太狂妄,但未再直接表现出来。
阿尔沙克一世道:“贵邦以往未曾向西,今日为何要派出使者?”
王陵笑道:“在下方才已说过,大秦在以往未往西,是因国内之事未定,没法往西,但今时大秦已灭六国、一统天下,自然能派我等前来。”
“我大秦早就听闻在西方也有国,那里有不同于大秦的民众、迥异于大秦的风俗文化,皇帝陛下甚为好奇,遂派我等出使,欲与西方诸国建交。”
“大秦虽与诸国分立东西,但生活于同一个世界,皇帝陛下认为大秦当与诸国多多往来,友好交流!”
听到这话,一名安息大臣问道:“你们还想出使塞琉古?”
王陵看了眼问出这个问题的安息大臣,笑着回道:“自然要去出使。塞琉古、托勒密、罗马、迦太基等国都是我们想出使访问的国家。”
王陵虽未直接明说,但阿尔沙克一世和殿内的安息大臣都能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你们和塞琉古有冲突、有矛盾,但跟我们大秦有个屁关系,我们想要出使哪国,用得着你们来管?
那名大臣还要再说些什么,却被阿尔沙克一世以眼神制止。
阿尔沙克一世道:“塞琉古那些人可不像我等一般好客,使者若要前往,须得小心。”
阿尔沙克一世这话倒是实话,比之于巴克特里亚和安息,塞琉古虽实力更强,却要封闭得多。
这个“封闭”不是指塞琉古不对外开放贸易、不接受其他国家的使者,整个国家与世隔绝,而是塞琉古的统治以马其顿精英为主,不接纳当地的精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统治群体。
也即“文化封闭”和“社会隔离”,作为统治阶级的马其顿精英们十分排他,其他族群的人很难进入他们的统治圈。
阿尔沙克一世会反叛塞琉古、独立建国,便有这个原因,在塞琉古的马其顿精英统治下,他永远只能当个低马其顿人好几档的部落酋长,混不出头。
在这种封闭的统治群体中,很容易产生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情绪,与其交流沟通会不太容易。
因为这帮人会秉持一个想法:咱们塞琉古天下第一,是亚历山大留下的正统,乃天朝上国,其他的国家连给咱们提鞋都不配。
当然,阿尔沙克一世提醒王陵,也不是出于好心,而是为了给王陵留下一个“塞琉古不好”的印象。
王陵笑道:“多谢大王提醒!”
阿尔沙克一世又好奇道:“贵邦学者当真证明了一轻一重两个物体,从同样高处落下时,会同时落地?还有那白光非最纯净的光?”
尽管他不是学者,可也挺好奇,这两都是那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那些马其顿人眼里,亚里士多德就是世上最伟大的贤哲,其学识渊博,所知皆对。
要是秦国学者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消息传到塞琉古、传到马其顿……
阿尔沙克一世很想瞧瞧那场面,看那些自诩高贵的马其顿人在得知被他们敬如神明的亚里士多德被秦国人拉下神坛后,会是何等反应。
还有这位秦国使者说的“亚历山大没继续东征,是亚历山大的幸运,若继续东征,亚历山大将一世英名不保”、“若亚历山大东征遇到大秦,将亡于大秦”这些言论,要是给塞琉古、托勒密、马其顿的那些人知道……
光是想到,就感觉会很有趣。
阿尔沙克一世也想到了让秦国使者和塞琉古交恶的办法:派人将这些事传扬开,以塞琉古那些人的性子,必会厌恶秦国使者。
当秦国使者到达塞琉古后,一定会被塞琉古那些人刻意针对。
到时,秦国人自然不会将他们的兵甲出售给塞琉古。
而且,秦国人还没法将这事怪到他们的头上。毕竟他们也没做啥,只是将秦国人做的事、说的话传扬开罢了。
王陵笑赞道:“大王当真消息灵通,连我等在巴克特里亚发生的事也知晓。”
“但大王言中有误,非是‘一轻一重两个物体’,而是‘一轻一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体积同等的两个物体’,如果只是一轻一重,那大王要是派人测试,会发现并非同时落地。”
阿尔沙克一世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我未能注意了。”
王陵又道:“白光的确非最纯净之光,只是想证明,需有以璆琳宝玉制成的三棱镜。皇帝陛下送给大王的礼物中也有璆琳宝玉制成的宝物!”
在欧西德穆斯一世使者那,阿尔沙克一世等已听过这璆琳宝玉,那使者说这种宝玉只有秦国才能产出,其之美远胜他见过任何宝石。
阿尔沙克一世也很想瞧一瞧,这璆琳宝玉究竟有多美,多珍稀? 得到阿尔沙克的允许,一口口做工精致的箱子被抬了进来,始皇帝给使团要访问的诸国君王都准备了礼物。
这些礼物嘛,其实并不咋珍贵,主要是玻璃制品,而玻璃制品在如今的大秦真不是啥难造的玩意儿,只是因为想用玻璃赚钱,被李念刻意限制了产量。
物以稀为贵,要是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李念还想用玻璃制品作为大秦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放出去收割其他国家的财富。
对李念来说,玻璃制品不珍贵,可对这时代的西方诸国而言,那是难得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