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喜庆非常 - 穿越之农女的系统商店 - 恰初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6章喜庆非常

第136章喜庆非常

王忠良的婚礼虽然仓促,该有的礼数和规矩,却是一样没少。转眼间,李娇娘已经在王屯居住了近十天的时间。

这十天里,她时常和春儿凑在一起说话做事,大约摸清了对方的点滴秉性。原先对这件婚事存着的忐忑心情,现在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明天就是正月二十六了,王家小院变得比往常更加热闹。

得到邀请的村里人,在今天就自发来到小院帮忙。

多少年的经验让他们分工明确,再加上有里正的指挥,整个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男人们打扫院落,擦抹桌凳,洗刷碗筷,切菜配菜,在院子里用土坯盘火烧红灶火。再泡发红枣,准备制作年糕。剩余的人选则是负责贴上喜庆的红对联、窗花和红喜字。为了衬托欢愉气氛,王家还特意用红纸剪裁成漂亮的拉花,挂在门上增添喜气。

再配上屋子里的崭新被褥,更加让人觉得心情激动。

女人们也没有闲着。

她们洗菜择菜,一边聊着天,一边和面包饺子。

不光为了招待新亲家,还要包好新人今晚午夜要吃的岁岁饺子。

结婚的新郎官和新嫁娘,在成亲头一天的子夜时分,要吃和各自年岁一样数目的饺子,除此之外还要再多吃两个,意欲敬畏天地。

新娘子春儿没有娘家,也就少了很多礼数。

现在她已经住进了王家,子夜时吃的岁岁饺子,自然也要和王忠良一起享用。

李娇娘凑在女人堆里,和她们一起说笑包饺子。人多干活也快,没多久就将这些活计都干完了。

讲究的女人们,为了防止饺子被风吹干面皮,还特意从自家拿来干净的头巾,盖在摆好的饺子上面。

等这些全都忙完,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刚好男人们也将年糕做好了,再由几位腿脚利落的年轻人帮忙,各自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压着一张由账房写好的名帖。有经验的师傅手里拿着菜刀,负责将刚刚制作好的,烫嘴的松软年糕分发到托盘上摆着的各个土陶碗中。再由这几位年轻人一起出发,将年糕分发到名单上的每一户。

这就相当于送了请礼,意思邀请收到年糕的人家第二日来吃杯喜酒。

如果割糕的师傅有经验,会按照年糕制作的多少,将年糕各块都分发的较为匀称。剩余的,还能足够供得上今晚帮工的人吃享。

年糕剩余多了,放久也不好吃,还会造成食物浪费。

年糕不够用了更是麻烦,还得大家伙齐心再做一些。

于是整个程序的关键,就在于割糕师傅的手艺。

好在姥爷王勇的为人较好,并没有人故意使绊子看笑话,当天制作的年糕只剩下一小盆,基本算刚刚好了。

再加上张一勺的尽心尽力,当天的烩菜也炒的格外好吃。

帮工和家人全都吃的满嘴抹油,满足极了。

李娇娘也觉得滋味很美,对于张一勺的厨艺有了更进一步的肯定。

忙活了一天,第二天就是正月二十六了。

天色还没大亮的时候,就有村里的帮工来干活。

王屯这边的习俗,在结婚前一天晚上吃年糕,第二天早上则是吃面条和饺子,中午摆酒席。

说是吃饺子,其实作为稀罕物的饺子,数量并不是很多。能不能吃到,就要看个人的本事和面子大小了。

李娇娘洗漱完毕就端着碗来到院子里的土灶前,土灶下的柴火烧的很旺,热腾腾的蒸汽弥漫到四周时,将周遭的温度都烤热了不少。除了手拿笊篱的大厨张一勺之外,土灶前还围拢了好几个端着土陶碗的村民。

村民聚在一起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说笑着等待面条煮熟。

其中有人不乏出声调侃着身边的同村熟人:“你小子今早都吃过两碗了,现在还来捞面,也不怕撑破肚皮。”

被说的那人脸上没有丝毫尴尬,笑嘻嘻的回复道:“还不是张大厨的手艺精湛,你们信不信,我吃完这碗还能再吃一碗。”

“你就吹牛吧。”人群中发出一阵哄笑。

“我说的可是真的,不信你们一会儿看着,我这就再吃一碗面给你们看。”

没想到他的话,很快被张一勺打断:“你就死了这份心吧,现在锅里煮着的是饺子,没你小子的份。”

一听有饺子要出锅了,不少人激动地瞪圆了眼睛。

在这食不果腹的年代里,能够吃饱饭已经是天大的奢侈,就算是逢年过节,也是只有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才能吃上饺子的。

在王屯,经营山货小买卖的王家,算是生活富裕的。

尤其在面对王家独生子的婚事时,姥爷王勇更是倾尽全力的筹办,只希望能够把婚礼办的风光又体面。

等着张一勺才揭开锅盖,众人顾不得烫人的蒸汽迷眼,纷纷举着碗往锅跟前凑,只希望张一勺能够帮着他们舀上一碗饺子。

偏偏拿着笊篱的张一勺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他们,手中的笊篱,如撩拨人心一般的在面汤锅里搅动一圈。那些刚刚煮熟的白胖饺子,便一个个随着水流翻了个滚,看起来可爱极了。

适才说要吃四碗面的年轻人,已经急不可耐的嚷嚷起来:“张大厨快些吧,再煮下去,饺子馅都要露出来了。”

张一勺没理会他,反而冲着不远处的李娇娘招招手,笑着道:“娇娘来啦,刚煮好的饺子,快来舀一碗。”

听到张一勺的招呼,立在不远处的李娇娘微微一怔。紧接着就看到,众人将目光齐刷刷的朝着这边投来。突然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她还有些不好意思。

碍于张一勺的呼喊,只能硬着头皮凑过去,举起自己的碗。

紧接着,张一勺就笑容满面的,将一笊篱饺子都舀进李娇娘的碗中,并且还“大方”的嘱咐道:“娇娘先吃着,不够了再来舀,叔帮你留着。”

李娇娘红着脸点点头,忙捧着饺子逃一般的遁走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