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欢喜拜年
第91章欢喜拜年
等候在家的母亲王氏,内心很是忐忑。虽说是她坚持要孩子们去老院拜年的,可今时不同往日,谁能知道,孩子们去了老院后会不会被刁难。娇娘才刚刚从大牢里放出来,要是老院的人借口这件事,又要对娇娘做些什么,他们可该如何是好。
等候在家的王氏坐立难安,时不时朝着院门外张望。
不一会儿,就听见渐渐走进的嘈杂声,听起来说话的人好似还挺多。
本就焦灼不安的她,连忙冲出院门查看,这一看,又把自个吓了一跳。
好家伙,村里的乡亲们此刻竟浩浩荡荡的,簇拥着自家孩子从老院归来。且看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模样,好似拉帮结派着要和人打架一般。
王氏哪见过这阵势,就算之前有老院或者刘老三来找茬,也不过最多三五人而已,哪像今天这么多人,当即吓得有些腿软。
对面的李娇娘三姐弟见此情景,连忙冲过来扶住母亲,并抢先与她报了平安:“娘,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完年回来了。你不是说咱们今天要回姥爷家吗,收拾收拾赶紧走吧,别去晚了。”
李娇娘一口气将想说的重点都表达了出来。
去过爷爷奶奶家了,也拜过年了,还好端端回来了,且今天不会再有人来找麻烦。
纵然王氏是榆木疙瘩一般的脑袋,也在瞬间明白了孩子要说的是这些意思。
其他两个儿女没说什么,只是笑嘻嘻的簇拥在自己周围,这样的场面让王氏有些发懵。
她有心想问孩子们,有没有遭到老院人的刁难,又碍于面前有这么多乡亲看着不好开口,只能委婉的问了另一句同样好奇的事情:“拜完年就好,可这是怎么回事?大家怎么都和你们一起过来了,是村里出什么事了吗?”
放眼望去,聚拢在他们家院门口的,少说也有十几号人。
王氏这回就算想破头,也猜不到他们是来干嘛的。
李娇娘回头看了看乡亲们,笑笑说:“娘,是诸位叔叔大伯和婶子送我们回来的。”
含糊不清的话语,说的王氏更加诧异了。
紧接着,人群中那些早就耐不住的人,就开始了不停地述说。
把老院人的恶劣品行,和乡亲的仗义相助,全都七嘴八舌的和王氏说了个遍。
虽说在家里的时候,王氏早已想到了孩子们可能会遭受刁难,但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的这样严重。孩子的爷爷,竟然今天就提出要将娇娘再次送上尼姑庵。
要不是有乡亲们的仗义直言,她真不敢想象自己的孩子将会面临怎样的下场。
想到这里,王氏的眼眶又红了,紧抓着大女儿的手,好似生怕她会随时离开自己一般。
娇娘感知到了母亲的担忧,忙反手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娘亲放心,只要我不同意,谁也不能把我强行带走。”
听了她的话,乡亲们连连附和:“对啊,我们都是娇娘的亲人,都会保护好她的。”
相对于老院人的冷情冷血,乡亲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李娇娘一家倍感温暖。
今天的他们,几乎是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踏上了前往姥爷家的路。
明明都走出老远了,回头时还能看到乡亲们在冲着他们挥手,人群聚在一起望向自己的画面,还真的如后盾一般。
一家人欢天喜地的翻过布满白雪的山丘,来到姥爷家,和他们之前预想的一样,姥爷王勇果然如上次一样,正站在地头等着他们。看到他们来了,便赶紧迎上来,帮她们接过手中的包裹。
“虽说今天太阳不错,可气温仍然很低,赶紧回去暖暖身子,你们姥娘正等着你们呢。”姥爷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说完这句话后,便扛着包裹快步走在了四人前面。
敏小娘子冲着姥爷的背影悄悄吐了下舌头,笑嘻嘻的悄悄捅了下大姐的胳膊。
顺着敏小娘子的视线,李娇娘这才注意到姥爷脚上的棉鞋,早已被雪水打湿。由此可见,他一定在这里等了很长的时间。
一行人很快回到家里,姥娘秦氏一看到她们,便嚷嚷着要他们聚到火盆前取暖。看到李娇娘时,又问了几句前些日子发生的那些事。得知她并没有在大牢吃亏,秦氏这才后怕的双手合十,直念阿弥陀佛:“感谢老天爷,还好没出什么大事,这些天真是急死我们了。你姥爷几乎把能找的人都找遍了,却也没办法进大牢见到你。还好后来有周捕头帮忙,你小舅舅才能进去说上话。可惜,也只能进去一次而已,还不能带东西。”
当时的李娇娘是未定性的杀人犯,为了避免串供,府衙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大牢探望的。
小舅舅王忠良能进去,并成功和李娇娘说上话,已经算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这一点,李娇娘心里也清楚。
听着姥娘的唏嘘感叹,她笑着回复道:“姥娘不必过于自责,小舅舅后来不是还托人送进来一床棉被么?我很感激的。”
姥娘秦氏听了这话,却是把头摇的如拨浪鼓一般,连说不可能:“大牢根本不允许我们探视,又怎么能送进去东西,那床棉被不是我们送的。”
姥娘秦氏的话,让李娇娘一愣,继而想到了一个可能。
难不成,是捕头周琰?
想起他那张如冰块一般冷峻的面容,她又觉得不太可能。
如果是周琰做的,他为什么不在自己进大牢的第一天就将棉被送进来?
李娇娘有些糊涂了,就算面对亲人的询问,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索性不提了,将话题岔开道:“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姥娘,小舅舅呢,怎么没有看到他?”
说起自家的独生子,秦氏就是一脸的无奈:“他自从和你在山上挖到过虫草之后,整个人就像魔怔了一样,天天上山去找虫草,每天非等到天色大黑才回来。你们不用惦念他,等天黑后他自然就回来了。”
听说小舅舅如此勤奋,李娇娘等人是很开心的,只是又觉得小舅舅有些冒傻气:“前些天连降大雪,直到现在都没消融,他就算上山了,又能看见什么。”
“依我看,他就是偷懒不想在家干活。”一旁默不作声的姥爷王勇,气呼呼的将一摞柴火扔到挨着火炉边的墙角。
混账儿子整天不在家,家里的活只能由他这个老子全做了。
大家都知道王忠良不是那样的人,可看到姥爷气呼呼的样子又觉得好笑,一个个抿着嘴角,忍的很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