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奔赴关中
华山附近,青山城。李莫言放下手里的密信,摇了摇头道:“呵呵,这一次事情更严重了,关中已经出现了蝗灾!是百年难遇的蝗灾啊!铺天盖地而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不说,如果人要是没有防护,轻则浑身被咬伤,重则失去性命啊!”
一旁的李秀宁听了这话,脸色大变,道:“这,这怎么可能?”
随即,李秀宁猛地站起身来,道:“不行,我得回长安,这关中的事不能拖了,要是再不能解决的话,后果已经不堪设想了!”
李莫言叹了一口气,道:“你回去又能如何呢?你能改变得了什么?召集娘子军?不要太理所当然了。你知道关中现在什么情况吗?遍地流民,这些流民拿起兵器就是匪,放下兵器就是民,你能分得清吗?就你那点人,根本不够看!”
李秀宁听了李莫言的话,脸色一顿,随即期待的看着李莫言,道:“莫言,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你说,怎么办?我都听你的!”
李莫言顿了顿,叹了一口气,道:“唉,我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应该可以解决这件事!只是有可能,不过却也是为今之计最有效的办法了!”
随即,李莫言认真的看着李秀宁,道:“现在殿下就派人回长安,给皇帝送信,让他派大军进驻关中周边地区。与此同时,让他调集大量粮食,不论用什么办法,就算是抢,也得有大量的粮食运抵关中周边的地方,并且派重兵把守。”
“接下来,就看我的了!他要是相信我,那么这事我就管了!他要是不相信我,就当我没说吧!”
李莫言摇了摇头道:“我们清风岛已经有一支队伍押送着大批的粮食奔赴关中了,我们先一步赶往关中,试验一下我那计划的可行性!”
李秀宁听完李莫言的话,直接返回自己房间开始写信,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李莫言的话,这完全是盲目的信任。不过,想来也是,李莫言并没有让她失望过一次。
很快的,李秀宁就派人把自己的信送往长安。而后,李莫言和李秀宁一行人则是向着关中地区前进。
…
长安城,皇宫,太极殿。
此时的李世民焦灼不安,虽然已经派遣重兵赶赴关中,可是关中那些情形可是不容乐观啊!毕竟,李世民可是清除那些饿到极致的流民,战斗力可是超乎想象的。
就在这时,王海匆匆跑进来,把手里的信交给李世民道:“陛下,这是公主殿下三百里加急送来的!送信的人说这关乎着关中地区。”
李世民急忙打开信,仔细的看了起来,生怕错过了什么。
很快的,李世民便看完了手里的信,转而想到了关中的形势。最后叹了一口气,道:“拟旨,让奔赴关中的大军全部听从平阳昭公主的指令,不允许有任何的差池!”
“另外,从关中周边调集粮食,要快,要大量的粮食,全部运往关中,交给平阳昭公主!”
随着李世民一道道旨意下达,一道道身影从长安城出发,向着关中周边的地区赶去。
皇宫,太极殿里。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呢喃道:“不行,这么严重的事情,而且关乎着大唐的安定,不能让那些人安稳的看大戏!”
随即,一道旨意从宫里传了出来。大概的意思就是关中大旱,又逢蝗灾,粮食颗粒无收。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立救灾捐款司前往各王公大臣以及各大家族加急进行募捐云云。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再次哗然。
…
两天之后,李莫言和李秀宁一行人来到了距离关中不远的一个荒废的寺庙里。
李莫言皱着眉头看着远处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皱了皱眉头道:“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而且事后还如此的敷衍,难不成连施粥都不行吗?”
一旁的李秀宁皱了皱眉头,道:“应该有吧!不过,施粥又能如何?架不住人多啊!这周边都不富裕,调集粮食也需要时间啊!”
李莫言摇了摇头道:“呵呵,这还是说明这些官员办事不力。这个时候就应该派遣钦差大臣,手持尚方宝剑前来巡视,发现办事不力者,格杀勿论!”
“我就不信,他们还敢如此拖拉!”
就在这时,阿大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此时的阿大可是一身衣衫褴褛的打扮,脸上还抹了锅底灰。
李莫言抬头看了一眼阿大,道:“如何?前面的情况可还行?”
只见阿大撇了撇嘴,道:“少爷,你是不知道!前面确实是有施粥的,还不少!不过,这些人都他娘的不干人事,那哪是粥啊!分明就是水啊!里面看不到几粒米,还夹杂着沙子!”
随即,阿大指了指远处的流民,道:“这些人宁愿饿死都不愿意吃那粥!所以,这些人宁愿逃往别处,也不愿意喝那粥!”
“不仅如此,原本没有事的人,喝了那粥,很多人都上吐下泻的!”
李莫言听完之后,摇了摇头道:“呵呵!看来这里面事情很多啊!谁是施粥的负责人,你打听清楚了吗?”
阿大撇了撇嘴,道:“这个也打听清楚了,听说是这个叫做周涛的人,据说这个周涛后台很大,要不然这施粥的事也不可能落到他手里。他好像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的亲戚,直系亲戚!”
李莫言听完之后,撇了撇嘴,道:“不得不说,这个长孙家的亲戚有些多!痘疫的时候有他们家的亲戚不知死活,现在还有他们家的亲戚。他们这是见不得大唐好吗?还是说这长孙家的亲戚都是敌国派来祸害大唐的?”
一旁的李秀宁听了李莫言的话,脸色有些不自然。李莫言的这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长孙家的权势有些太过了,哪里都有他们家的亲戚。
李莫言顿了顿,道:“米少得可怜也就罢了!里面还放沙子,这他娘的到底是有多缺德啊?”
阿大摇了摇头道:“说不定那小子现在正躲在家里数银子呢!毕竟,这可是一个肥差啊!”
李莫言笑了笑,道:“那也是,毕竟,国难财是最容易发的!”
随即,李莫言一脸笑意的看着李秀宁,道:“殿下,你说过些年,你那侄儿登基以后,这个大唐会不会变成姓长孙的?”
李秀宁:“…”
李莫言吐槽道:“我觉得,长孙家的亲戚真多,竟然遍布整个大唐!不愧是前朝的大族啊!”
“也不知道这关中这么乱,有没有赵国公的手笔,毕竟,这老小子家境富裕,很多财富都是来源不明的啊!”
李秀宁:“…”
此时的李秀宁觉得,李莫言这是对长孙家很有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