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谁活着不累啊
对于谢莉提议的开发沁水洞湖四周的事情,黄顺安并没有立即作决定。谢莉说得倒是没错,这边当年只分山田,没有把河流湖泊承包出去,沁水洞湖的确是无主之地,更准确的说是公家的地方。也就是说,黄顺安真的想要在沁水洞湖开发,只需要给红砖窑镇镇政府那边打个招呼,都不用去花钱征地。
可惜,贫穷限制了他的发展,黄顺安现在连刘家提出的三十万礼金都凑不出来,暂时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资金来投资。
不过黄顺安还是先知会了红砖窑镇镇政府那边,把这地方要了下来。不管有没有资金发展,先把免费的地盘拿下来总归没问题。要不然到时候资金到位,地方有被人占了,回头再要去找这么个地方,可真心不容易。
黑土镇和红砖窑镇差不多是典型的川蜀地形,七山一水二分田,这边并不缺水,只是到处都是高山深壑,湖泊地形极其罕见。这两个镇子,勉强称得上湖泊的水潭也就两三个,另外两个湖泊一个是山顶的天池,四周都是石头,一个是季节性堰塞湖,真正值得开发的,也就沁水洞湖这么一个地方。
当然,最关键的是沁水洞湖距离岩石沟近,从岩石沟这边绕着盘山公路过去,开车也就两分钟的路程。
资金不多的情况下,投资自然是越集中越好。
沁水洞湖开发的事情暂时搁浅着,黄顺安倒是按照谢莉和黄玉的意思,打算把刘元丽拉过来。
黄顺安已经三十出头,的确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也不想继续这么拖下去了。
刘元丽各方面都还不错,黄顺安自然是希望这事能成,只是礼金暂时凑不出来,他只能尝试着先和刘元丽培养感情,然后慢慢想办法。
毕竟这个年代,这个地方,单身女孩子实在是太吃香了。
这边只要有个单身女孩子回来,门槛都差不多要被踩垮,黄顺安也担心自己下手慢了,人家捷足先登。
可尝试的结果,并不怎么理想。
黄顺安发消息过去,刘元丽倒是每次都会回应,他说起到这边的事情,刘元丽却只是嘴里答应,人就是不过来。
看到刘元丽这样,谢莉和黄玉都劝黄顺安,让他别为了结婚急了眼。原本打算再厚脸找朋友凑钱的黄顺安,也不由得有些犹豫起来。
虽说对于结婚对象,黄顺安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可那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总不能太草率。
黄顺安不在乎自己的找的对象有什么过去,可他却怕找的女子表里不一,他没有多少花花肠子,也不想一家人还要整天勾心斗角。
黄顺安自己没去凑钱,陈月华那边打电话过来,也没有提凑钱的事情。不过黄顺安从陈月华打电话的语气,还是大致判断出,陈月华应该是去找那些亲戚借钱了,而且还碰了一鼻子灰。
感受到陈月华的恼火,黄顺安颇为无奈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陈月华。
他很讨厌那些势利的亲戚,却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什么。
因为他很清楚,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他没出息。
要是他家里修建着洋房,自己开着轿车,年入有个几十万,别说区区几万,就是借个八百十万,只要他开口,那些亲戚都不会有丝毫犹豫。
腰包里没有往外掏的,怄气也只能忍着,这就是无能的无奈。
到农历四月末,岩石沟这边的种植告一段落,时间也刚好到了蜜蜂分群的季节,岩石沟这边的人忙着把分群的蜜蜂往新的蜂箱里面引导,黄顺安则是继续去寻找新的蜜蜂群。
这边气候略微有些寒冷,大部分地方都不是很适合养殖蜜蜂,不过总有一些低洼的地方。
地方这么大,两个镇子加起来几万户人家,加起来养殖的蜜蜂群数量估计也有千八百。
在分群的季节,总有那么一些处理不善跑出去的,而且也有分群家里缺乏蜂箱的。
黄顺安在收集跑到野外的蜜蜂的同时,也在到处寻找分群缺乏蜂箱的人家,用高价收购分出来的新蜜蜂群。
就像是黄顺松算账一样,养殖蜜蜂看着利益可观,实际上一年才有那么点收益,不做出点规模确实弄不好就会亏本。
在岩石沟初步完工的时候,黄顺安一次性就准备了六百只蜂箱,后面他又赶订了一批,将蜂箱总数目扩展到了一千整。
养一百箱蜜蜂,扣除工人的钱,基本上没有利益。可如果能养殖一千箱,那就完全不同了。
蜜蜂不是牛羊鸡鸭,不需要人工去寻找饲料,只要做好蜂箱的清洁,同时保护好蜜蜂群就好。
照顾一百箱蜜蜂和照顾一千箱蜜蜂需要的人手,其实算下来都差不多。
只要发展起来,不谈河里养殖的水产和山上种的庄稼,就光是这一千箱蜜蜂,就是一只能持续下蛋的金鸡。
把投资的成本还掉,后续的收益除了补充设备的资金,就都是净收益了。
从蜜蜂开始分群,黄顺安就不管天晴下雨,都是起早摸黑的忙碌。
天晴的时候到处去寻找分群跑出去的蜜蜂,下雨则是去找那些养殖了蜜蜂的人家,高价收购蜜蜂群。
在这期间,自然也免不了遭受白眼呵嘲讽,不过黄顺安并没有把这些事情当回事。
时间不知觉就到了四月末,这一天早上下了点小雨,等到雨停黄顺安才开车出发。
刚刚走出岩石沟不远,黄顺安就看到张成慧背着一个背篓,正缓步朝大河沟村那边走。
本来农用车不适合带人,不过这地方也没有交警,黄顺安看到是熟人,就停下车打了个招呼。
张成慧经常到张成飞这边,和黄顺安也照过好几次面,算是老熟人。
看到是黄顺安,张成慧也不客气,把背篓往车厢里面一丢,直接钻进副驾驶坐了下来。
黄顺安启动农用车,一边缓缓开车,一边随口问张成慧,“张二姐,你这是去了哪里,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
“别提这事了!”
听到黄顺安这话,张成慧恼火的摇头,“我这是跑红砖窑镇那边,打算租个房子住,可那边就两户人家租房子的,都被带孩子的人家租满了。”
抱怨了一句,张成慧接着问黄顺安,“对了,老幺,你们小区那边有很多人家出门打工了,有没有房子出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