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子承父业 - 青春二重奏:激流勇进 - 迟黎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章子承父业

第10章子承父业

郑少强去读大学没几天,郑少红也已经开学,现在她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而郑少华,由于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去挣钱养家,维持整个家的生计。现在,父母都已经失去了劳动力,还经常生病,他不仅要挣钱给体弱多病的父母看病,还要承担弟弟和妹妹的学费。因此,整个家庭的担子一下子重重地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这天晚上,正当全家在吃饭时,父亲对少华说道:

“庆别宴那天,村长让你到小学去教书,看你愿不愿意去?”

“村长知道我没去读大学吗?”少华略微想了下问道。

“应该不知道,这事没有对其他人说过。”

“那我还是不去小学了,村长曾经教过我和弟弟,对我们俩人还是比较了解的,万一这事让他知道了……”

“看你吧……”父亲说完,便沉默了。

他觉得少华说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尽管少华和少强在长相上酷似,很难辨别;但是村里的乡里乡亲对他们这对孪生兄弟多少还是能够区别的,万一让村里的人知道他们二人互换了身份,消息一旦传了出去,可能会影响到在外读大学的少强。

少华了解村长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如果这事真的让他知道了,他相信村长也一定会理解他,绝不会张扬出去的;但是,他又一想,如果长期呆在村子里,久而久之,许多亲戚朋友也会察觉的。因此,他最后还是决定干脆远离村里,到镇上或者外面去打工谋生。

“爸,我还是去镇上打工吧,不能留在村子里,久了别人会怀疑的……”

沉默了片刻,少华说出了自己的隐忧,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哎,好吧……”父亲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父亲突然想到水泥厂的提议,便又对少华说道:

“你可以去镇上的水泥厂,就是我工作的那个厂试试看。上次庆别宴上,车间主任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去那里工作,说是现在水泥厂正面临破产危机,正在大力搞技术创新与安全整顿,需要一些人。”

“水泥厂啊,安全吗?那里不是老出事故?你的腿不也是在那里丢掉的吗?还让少华去那里?”

沉默许久的母亲终于开口说话了,对父亲的提议感到有些担忧,也有些愤懑。

“爸爸,不要让大哥去水泥厂,那里真的不太安全!”

一旁默默无语的少红也开口说道,对父亲在水泥厂失掉一条腿仍旧有些耿耿于怀。

“那里的确出过一些事故,但有些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的,并非完全是水泥厂的责任;而且现在他们正在全面进行整改,说不定以后工作条件会好起来!”

父亲尽管在水泥厂失掉了右腿,但他并没有对水泥厂有任何怨言。他觉得事故的发生全是由于自己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工作造成的。因此,在家庭面临困境时,他仍旧建议儿子去水泥厂工作。

“那好吧,我明天去水泥厂看看!如果可以,以后我就在那里工作,而且离家也不是很远。”

郑少华考虑到父母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需要有人来照顾,不能离家太远,决定去镇上的水泥厂。

第二天一大早,郑少华便去了镇上。从家出门到镇上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先得走上两公里山路,再走上两公里公路才到村口;然后从村口坐车到镇上还得花三四十分钟。

郑少华所在的镇城并不是很大,如果绕整个镇走上一圈的话,也就一个来小时。这里平时并不很热闹,主要是镇上的一些居民来往;不过一旦到了每月赶集的时候,从附近涌进来的村民便一下子将大街小巷填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从整个城镇经济的支柱产业来看,也就只有三四家工厂,除去一家水泥厂,剩下的是发电厂、食品厂、皮革厂。

水泥厂所在的位置位于城镇的外围,处在郊区的方向。郑少华到达水泥厂的时间是上午十点过。刚到门口,他便听见厂内各种噪音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

水泥厂并不是很大,由两栋五层的高楼以及一些低矮的厂房、机器设备组成。正门对着的主要是一排排低矮的厂房,左边的一栋楼主要是各种工作车间,而右边的一栋楼则主要是日常的各种办公区。水泥厂人数不是很多,现在总共也就三四十人。

郑少华一进水泥厂,便远远看见厂内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石块,而且码得很高;稍近处则堆放着许多已经制作好的水泥,这大概就是水泥厂要进行出售的成品吧!

“请问下,生料车间主任的办公室在哪里?”

在一片嘈杂不堪的噪音中,郑少华向附近的一个工人询问道。他知道,父亲当初所在的车间是生料车间。

“右边那栋楼的二楼,上去就可以看到了。”

郑少华简单地道谢了下,不过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很快便被淹没了。于是,他径直往二楼的办公室走去。

他来到二楼,往右边走了过去,没有发现主任的办公室;然后,他又往左边走去,在左边最靠里的一间办公室门牌上看见“生料车间主任室”的字样。

于是,他轻轻地敲了敲门。过了几秒钟,从里面传出来“请进!”的声音。

郑少华简单地整理了下着装,然后走了进去,只见车间主任正埋头写着什么。郑少华不好意思打扰主任,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着。

大概过了一分钟的样子,主任这才意识到有人进来,略微抬头问道: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是之前在这里工作的郑炳林的儿子,他说这里还需要人,叫我来看看!”

郑少华站在原地,简单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哦,你是郑……少华还是少强呢?唉!我始终搞不清楚你们兄弟俩谁是谁!”

主任一下子眉开眼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并示意少华坐下。

少华道了声谢,便坐了下来,略微思考了下说道:

“我是郑少强。”

“哦,你就是郑师傅的二儿子郑少强啊!听说你高考差两分落榜了,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主任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摇头表示惋惜。

生料车间主任名叫丁斌,年龄大概在四十二三岁,脸庞宽阔,额头在透过窗户的阳光照射下略微发着光,戴着一副黑色且偏厚的金丝眼镜,看起来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

“既然是考试,总会有考差的时候,胜败是很正常的事。”

郑少华显得很坦荡地说道,仿佛对题名与落榜这种得失早已看开,并不是很在意。

“的确如此!心态其实很重要,成功与失败有时只在一线之间。只要我们敞开心怀,世界同样充满了各种机遇,只是看能不能把握而已。一个人的才华怎么能通过一次简单的考试可以判定?你说对不对?”

主任听了少华的话,看他如此看得开,心情显得十分高兴,一下子说了许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