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李家村,再见!
第218章李家村,再见!李海歆与何氏本就商量办完梨花姥娘的事儿,回家要请请这边的长辈们,李王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何氏便也不想挑日子。
借机把该请的人都请到,算是揭过这一遭儿。然后,她便去何家堡。守过老娘过了百纸日,便回去。
李家这回丫头婆子的来了不少,手脚也快,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已各在东屋西屋和堂屋里摆上了宴。何氏也不去请李王氏,李海歆在院中间儿立了一会儿,叫春兰,“挑几样菜给你嬷嬷送去。”
春兰应道,“菜是有……”一转眼儿看李家老三从西屋出来,便道,“我挑好了,让三叔去送!”
李海歆瞪眼,李家老三忙道,“好,我去!我去!”
春兰扭头进了厨房,李海歆气结,李家老三忙道,“大哥也别气,闺女都向着娘!牡丹小小年纪都偏着她娘咧!”
李海歆叹了一声。李家老三拎着食盒匆匆去了前院儿。
※※※※※※※※※※※※※※※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却说李家老二急匆匆回到家里,跟许氏这么一说,许氏立时叫起来,“哎哟,这可是要杀头的吧?!”
李薇呵呵的笑将起来,李海歆被她笑得有些发窘,赶她走,“养了你们这么一群没大没小的孩子!”
李家老三赶快摇了摇头,慌忙往前院儿跑。春杏招武府的小伙计过来,道,“去老太爷的院里瞧瞧,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儿!”
再有春兰和春柳各有一摊子家事儿,都要回去。春杏便说她离得近些,何氏在老家的这些日子,有她和武睿照应着。
李薇姐妹三人刚走没几天,这日武睿回临泉镇中去,只留春杏和何氏并两三个丫头在家,母女二人正在院中说话儿逗孩子,李家老三急匆匆的跑过来,一脸的急色,“大嫂,大嫂……”
那两人见何氏过来,忙站起身子,一齐行礼,“姑奶奶好!”
老三便将在镇上听到何文轩的事儿说了。何氏叹了一声,道,“行了,别担心。年哥儿和周濂去了京中几趟,还有孟家也一直使着劲儿呢。人没事儿!”
李王氏突听这个消息,猛然高兴起来,“呼”的站起身子,气势汹汹的往外走,“我让她跟我显摆什么官儿!这下我看她怎么显摆!”
春杏看何氏为难,皱着眉头皱了一会儿,不耐烦的向许氏道,“行了,你别哭了。若有人欺负她,我去给她撑腰,行了吧?!”
李薇在堂屋陪着吃了一会儿宴,心头还是挂着她爹。自在前院吵嚷了一通回来,爹娘一句话也没有,她们也只顾着劝何氏,直把爹扔在一边儿了。便挑着帘出来,趁着灯笼光影,一眼瞧见靠篱笆墙边上有个眼熟的人影儿,悄悄走了过去,探头到李海歆身前,喊了一声,“爹!”
孟颜玉摇头笑,“大姐不用挂心我。家里住着挺好的。这些天儿京里也来了信儿,文轩说不得就要回来了。到时我们再去看您!”
李海歆说不生气是假的,这么多年的夫妻,她说的倒轻巧!不但情感上接受不了,脸面上也下不来台,可如何与女儿说这事儿?便唬着脸儿道,“只守着你娘好了,理我做什么?”
思量半晌,又恨恨的回来了,坐着生闷气!
李家老三在老大院中坐了一会儿,一是担心老大两口子,二来也存着私心,这年头哪有平头百姓想沾染上一点点官司的,总要问问清楚,会不会受牵连。
李家老二愣怔半晌之后,突然转头往家走,嘴里嘟哝着,“刚指望借他些劲儿,给莲花找个好婆家,这下可好了!……还是汪家好!”
李薇姥娘下葬之后,何氏便催着李薇和贺永年早些回安吉,她肚子一天一天大了,再不宜长途奔波,早些回去,好好养养身子,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李海歆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景,微摇了摇头,叹一声,“我也不管了。他四十多的人了,想自己做主便做主吧。”
李海歆却摇了头,“再说吧。现在文轩的事儿传开了,老三说不得心中也有顾虑,怕受牵连,等文轩回来再说吧!”
何氏也无可奈何,“春峰娘,他是正经的爹,他许下的亲事,旁人还能说啥?”
李王氏在家里心里头突突着,一直等后院儿的消息,谁知等了大半夜,竟是一句话也没等到。不由又气起来。她早些年拿得住何氏,现在却偏偏拿不住,这样的心理落差,象李王氏这样的人如何受得了?气恼的嚷着非要叫李海歆来,“她不是要和离么?就和她离!”
何氏虽不舍,却挂心梨花,在何家堡逗留到天黑才回去。
被老李头狠狠的瞪了两眼之后,气势又弱了下来,犹自嘴硬道,“哪有媳妇儿这样抻着婆婆的?”
李海歆回头看她这缩着缩脑的样子,气笑了,问她,“做什么?”
春杏道,“兴许是去嬷嬷那里了!三叔到底啥事儿?”
李家老三心中七上八下的走了。
便让李海歆找了人把家里的房顶门窗都好好看一遍儿,该补的补补,该修的修修。如此过了五六日,家里都安定好了。
转眼三月已过,梨花姥娘到了百纸日,何氏在老娘坟头烧了纸儿,絮叨了一通,逗弄了一番小侄子,邀请孟颜玉去安吉住些日子。
李家老三愣怔的道,“大哥,你们早知道?”
何氏直叫他们别客气,又看梨花姥爷身子还好,气色也比前些日好了许多。便道,“爹,颜玉说文轩就快要回来了,到时爹和他们一家都去安吉多住些日子。梨花五月里生产,我得过去瞧着些。”
“什么?!”李家老二惊跳起来,睁大双目,“这么说,梨花小舅舅犯了事儿?”
李海歆打断她的话,“行了,我知道了。你娘是怎么安排的?明儿回不回去?”
李王氏在外面听见,喊,“说什么呢?谁要杀头?”
周濂几个本就没将事儿说得很透,只道何文轩在狱中无碍,李海歆知道的也不甚详,又不欲多说,只道,“不是犯了事儿。牵连不到你们!”
梨花姥爷摆手,“你只管走你的。我儿子有三个,要你事事都操心?!”
那小厮匆匆跟着李家老三去了前院,还未跑到院门口便见李家老三已冲出前院儿,顺着巷子往外跑去,他拨腿跟上。许氏千恩万谢的走了。
第二日,还没等李王氏去叫人,海英嫁到前王村,离李家村不过三四里,已得了信儿。急惶惶的赶来,听得李王氏说来拢去脉,叹了口气儿。不愿说老娘的不是,只道是因大嫂亲娘刚下葬,心里头不痛快等等。
何氏看他这样子,便忍不住道,“一再说你,子侄们不能一点心不操心,却也不能完全去管着,莲花自有她爹娘!”顿了顿又道,“梨花和年哥儿临走时说过,想助助春明,你去问问老三,愿不愿让春明跟着去州府里读书!”
老李头只是不说话。李王氏这会儿几个闺女都不在身边儿,她也没个说贴心话的人,憋得心头难受,急得直拍炕沿,自言自语道,“明儿我叫海青海棠海英都回来!”
李海歆又说起老二说的莲花的亲事来,春杏撇了嘴儿道,“爹,早说不让你管,你还要非要管。现在怪着你了吧?”
又向李家老三道,“你知道便行了,别与再外人说道。若有人问起你,你只说不知!”
几个说合的长辈,饭后仍劝何氏与李海歆,何氏只是不接话茬儿,这几个人劝了小半夜,也没得出什么结果来,只得很失望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