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年哥儿出手
第123章年哥儿出手带着李海歆去看了地后,大山和柱子回到粮铺,年哥儿正在二楼与粮铺的大管事儿说着往前收新粮的事儿。
两人的马车刚在粮铺门前儿停定,一个十四五岁,身穿青色衣衫,身形伶俐的小伙计便奔出来了,一手拉住缰绳,笑嘻嘻的道,“大山哥,柱子哥,二少爷让你们从粮仓里回来,便过去一趟呢。”
柱子“嗯”了一声,跳下马车,伸手在车厢里一抓,取出个大大的油纸包,笑着扔了过去,“蔡记老店的烧鸡,给你们下酒!”
“哎!”小伙计手忙脚乱的将那油纸包接在怀里,喜笑颜开,连声道谢,“谢柱子哥,谢大山哥!”
大山从马车另一面跳下来,待小伙计把马车赶开,从侧门进了后院,才朝柱子挑挑眉头,微瞪他一眼。
柱子嘿嘿笑了,这时,又有个年岁略大的伙计从粮铺里面走出来,柱子笑道,“老于,昨儿二少爷给了两坛子好酒,待会儿让小九过来取。”
那伙计笑应一声,往里面让二人,“二少爷问了两次你们回没回来了。”
顿了顿又正色道,“你可别忘了你当初是怎么跟我们说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何氏失笑,“是不是梨花给你学的嘴!”
赵瑜也不甘示弱,跟在虎子身后跑来,嘴里叫着,“大舅舅……”
王奇正是石夫人跟前儿的赵妈妈的独子,赵妈妈是石夫人的陪嫁媳妇儿,当年跟着石夫人从青莲县到这宜阳县来,这一家子都跟着过来,现在已在宜阳安家落户近二十年,这位赵妈妈的丈夫未过世之前,也做些小买卖,家里头也置下了些产业。
柱子响亮的应了声。
李海歆在找长工和把地佃出去之间权衡良久,最终决定还是把地佃出去一些,自己家留几亩,人不闲着便好。
收夏粮找佃户种秋粮,入仓卖粮,一直忙乱了小半个月,才算是安定下来。这天石头爹娘与小玉来李家,因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倒没什么时间聚,石头爹娘来了宜阳后,只匆匆见过两三面儿。
年哥儿应了一声,等李海歆进了正厅里,才悄悄问李薇,“梨花,爹有什么话说?”
虎子在秋千架那边看到年哥儿,张大胳膊向他扑来,“哥哥,哥哥,荡秋千!”
晚饭后,赵昱森亲自来接春桃母子二人,李海歆留他说了会儿话,便送他们走。
等春桃一家走后,李海歆与何氏便赶了几个女儿出去,单留年哥儿一人在厅里。即是商定的事儿,李海歆也不多绕圈子,直接了当的问他贺府的人贺府的事儿,他打算怎么办?
年哥儿轻笑,“爹,娘,这事儿说来话长,天色已晚,不若先说另两宗事儿吧。”
便点点头,“好,你回去好好想想,你的事儿啊,还是早了的好。早了了便安心读书去,考个功名!你出息了,你娘才安心!”
年哥儿下楼后,大山叹了口气,看了看柱子,“也不知道李大娘知道了这事儿,是高兴还是忧心?”
李薇私下问何氏,要不要把小玉的事儿跟石头爹娘说说。
何氏脸上笑意不变,让李薇与春杏去泡茶来。
年哥儿点头。吴旭要套牛车送他,他推说不用,春兰看天色已晚,便嗔他,“二姐夫的牛车虽然破,也能给你省些腿脚。”
高墙之内,隐隐有小儿女清脆的欢笑声传来,他不觉笑了起来,伸手拍响院门,里面不多时便传来梨花清脆的声音,“来了,来了。”
年哥儿笑意僵了一下,轻咳一声。李薇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怎么啦?”
年哥儿松了口气儿,把虎子抱起来,坐在秋千架上,轻荡起来,偏头笑着,“梨花也想让我去读书吗?”
年哥儿到李家的时候,正是晚霞满天时,他下了马车,摆手让赶车的小厮先走,负手立在紧闭的院门之外,望着从李家厨房方向的上空,从烟囱之中升起的缕缕炊烟,从高大茂密的树冠之间飘飘摇摇的透过,逐渐消散在绿树之上,青空之下。
何氏也不说旁的,只把小玉夸了又夸,跟石头娘笑道,“都说女大十八变,愈变愈好看。小玉可是愈来愈俊俏了……”
何氏与李海歆回到房内,商量着那块地的事儿,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买下来,何氏自嘲笑道,“反正咱们呀,也不是头一回沾了他的光,就再沾一回吧。”
大山笑道,“李大伯自然是很喜欢,就是说到你给出钱,他说要回家和李大娘商量商量呢。”
柱子立时收了嘻笑,与大山对视一眼,把杯子放下,小心的劝道,“年哥儿,有道是活罪难熬,那赵婆子现在被这王奇气得已躺在病床上多日了……”
这时李海歆在后院收拾过存放粮食的房间,过来,看见他,便道,“年哥儿来得正好,饭后我和你娘有话说呢。”
柱子笑起来,“这就对了。她命大活得长才更好呢,这活罪就受着吧!”
年哥儿点头,说道,“读书的事儿,我原本打算着过两年再考虑呢。小舅舅也是十九岁才考的举人呢。”
说话间儿徐掌柜已顺着楼梯走到柱子跟前儿,听了这话,笑眯眯的拍他肩膀,扫过一旁直没吭声的大山,“你小子,也跟大山学学。油嘴滑舌的!”
李海歆一边脱衣上床,一边“嗯”了声。
柱子嘿嘿笑着,“你当你不跟他贫,他就看咱顺眼了?哼!”说着敲了大山一下,向二楼最里面的一间房走去。
第二日一大早柱子赶着马车过来,催李海歆去盘那块地,李海歆也没多话,把家里能动的银子带了一些,与柱子一道去了,先找中人立了契子,又到衙门办了转户的手续,缴了买卖过户的银两,那主管财粮田产的主薄大人,见了他很是殷勤,当即就把盖着大官印的地契给办了。
年哥儿轻点下头,笑道,“明儿我们再一起喝酒。”
年哥儿笑道,“爹娘不必担心。这事儿我心中有数呢。”
大山也道,“是呢,是呢,年哥儿,这宗事儿就算是了了,你也别再想了,等会儿你去李大娘家把银子给他们,这两日到衙门把契子转了户,这宗事儿就彻底完了。”
徐掌柜眼儿沉了沉,笑了两声,下楼而去。
柱子朝大山挑挑眉头,两人上了二楼,大山回头看看,那徐掌柜的身影已不见了,才低声说柱子,“你跟他贫那么多做什么?”
“那些银子是我该得的,你们尽管放心用!”
年哥儿笑了,不再推辞,上了牛车,吴旭赶车出了李家院子。
石头娘笑笑,“小丫头爱俏!早些年家里紧着供石头念书,也没给她添过什么好衣裳,现在刚好沾沾她哥哥的光。”
年哥儿轻笑了下,不说话。李海歆何氏一听他有再读书的打算,心头安定了些。不过,何氏想起那位石夫人,又拧了眉头,“这只是你的打算。到时候究竟能不能成?”
去年李家种粮时,是找了短工,现在收粮仍是短工,可再往前地多了,便不能这么事事亲力亲为的去干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