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第86章李家添丁(要粉红啊,要粉红)
这两日李家一家人都有些紧张,算日子何氏生产也就这两天了。除了最初怀上时,这孩子闹腾人,何氏吃不饭,过了五个月后,胃口突然好了起来,尤其紧近生产这段日子,梨花姥娘与李海歆两个,那是何氏想吃什么吃什么,只要是能办到的,想方设法也去给弄来。家里中又有那么一大舍的鸡,把何氏补得整张脸白润润的,肚子也比生前几个丫头时都大些。
州府那边儿何文轩知道大姐一家挂心,信也来得及时,此时佟永年府试考过的消息已送到,信是六天前发出的,上面儿写着四月十三日院试,四月十六日放榜。
如今已是四月十四日。一家人都没了心思做活计,坐在一起说闲话,打发时间。
吃过早饭梨花姥娘让何氏在院中走动走动,生产时能少受些罪。两人正在院中慢慢的转悠了几转,何氏觉得一股热流涌出,肚子一阵阵的紧抽,不由“哎哟”一声叫了出来。
梨花姥娘先是慌一下,紧接着稳住神儿,一边扶着她,一边叫春兰,“赶快去请你三婶儿来。”
又叫,“春柳去请接生婆子。”
李海歆本在院里做些收拾的活计,看见这阵式,把东西一扔,跑得飞快过来把何氏扶着进堂屋。梨花姥娘手脚利索把炕席掀起来,将早已准备好草木灰倒上上去,铺上家里的旧褥子,一层干净的白棉布,才让李海歆把何氏扶到炕上躺着。
用过早饭李家热闹起来,亲近如大武媳妇儿王喜梅银生媳妇儿几个不待去送面请人便早早的来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李海歆抱着盼了多年的儿子,不觉眼圈也红了。
李薇收回手,伏身在他耳边儿轻叫着,“虎子,虎子!”
李王氏进了堂屋,还没看上小孩子一眼。便被何氏母女一哭弄得极不自在,这会儿,一见儿子也这样,顿时背如锋芒,尴尬得很,挑帘出了产房。
李海歆外面也是立不是立,站不站的,在堂屋东间儿的窗子根底下,搓着手原地原地转圈儿。
小娃娃儿除了刚生下来嚎了两嗓子,这会乖巧得很,李海歆用指尖轻戳他的小脸儿,他也只哼叽两声,叭咂下小嘴儿。李海歆凑近他的小脸蛋狠狠的亲一口,小娃娃儿登时放声大哭。
李王氏讪讪的站起身子,“我和老头子去看看孩子。”
李海歆往床边儿靠了靠,笑着,“孩子娘,辛苦你了。让我抱抱儿子吧。”
梨花姥娘与何氏说了会儿话,让她歇着,顺带把几个丫头都赶了出来。院中李王氏与许氏不知何时已走了。
李薇在外间儿帮春兰摆放炕公炕母的供品,听着里面的话儿,也不由替大姐担心起来,摆放完毕,供案前双手合十学着她娘的样子,把她所知的神佛都拜了个遍儿,保佑大姐生产顺利,保佑大姐头胎生个男娃儿!
洗三这日一大早,李王氏和老李头就又来了李家,梨花姥娘这才把主事儿位交了出来,让她主持着操办。
梨花姥娘把李海歆赶到外面儿,一时王喜梅也来了,进屋搭手。
梨花姥娘让春杏和梨花给各人抓果子倒茶,笑得很是畅快。
本被春柳臊许氏的那番话,臊得不好意思进产房的李王氏,听到这个,也忙往产房跑去。
李海歆也不放心,叫梨花姥娘过来商议。梨花姥娘嗔他们两个,“没这规矩!石头娘就是不挑礼也不能去!”
快晌午的时候,产婆特意换了身新衣,喜气洋洋的过来,让李海歆先去把下奶的泥饽饽装在窗基台上。
小婴儿只是微微动了脑袋,小眉头一抽抽的,似是对有人打扰他睡觉十分不满意。烦躁的吐出一串小泡泡,李薇趁着春杏不注意,快速用小手轻点了虎子的额头,“你还是个有脾气的小家伙呢!”
李薇这会儿是心头空空的,默念神佛保佑,一定要让她娘平平安安的生下个小弟弟。虽然何氏在几个女儿面前儿不显,可一家人都知道,她心里头盼男娃儿盼得紧呢。
梨花姥娘在屋里说了会儿话,出去送产婆。将婴儿胞衣用陶罐装了,寻了十几个大钱用红线穿了,缠在陶罐口,让产婆带出去找个妥当的地方埋了,另又奉上二百个用红线串好的大线,说又洗三那日还要请她过来,莫应了别人家的事儿,产婆笑得合不拢嘴儿,推了两句,收下钱应了,叫她放心,这事儿肯定记得牢牢的。
梨花姥娘笑意敛了敛,转头谢过大武媳与王喜梅,让她俩赶紧家去,都忙活这半晌了。又说,“明儿这边开始准备洗三儿礼,梨花三婶儿和喜凤可得来帮着。”喜凤是大山娘的闺名,何家堡的人都这么叫她。
按说媳妇生产,这些一应的事儿都由婆婆张罗,现如今却是梨花姥娘忙里忙外的,李王氏有些臊得慌。不肯坐,走到厨房里进去帮忙,“梨花姥娘,还差啥东西没备好,我来准备。”
许氏讪笑了下,去推春柳的胳膊,“你这个小春柳,多一个人帮忙不是放心些?”春柳仍不动,李海歆也只顾盯着堂屋动静,春兰几个更不会帮她说话。她便又讪了下,摸了摸鼻子,转身向厨房走,“那我去烧水。”
不多时,一个大手大脚的接生婆子一阵风似的进了门,面带喜色:“哎哟,添丁了!添丁了!恭喜……”一面儿进了堂屋。
顾不得众人在场,翻开襁褓下摆,一只小小雀赫然在眼前,何氏眼泪霎时涌了出来。
大武媳妇儿熬好了参汤端进堂屋,里面不多会儿又传来产婆的声音,“春桃娘,加把劲儿。”
春兰扭着看见他,笑了下,没说话。
春兰端着一大碗定心汤走进来,笑着,“娘,喝汤了。”
大武媳妇儿和王喜梅也都笑,什么时候也没见过李海歆喜成这样!
因前几个丫头洗三儿时候,李王氏只给走了走过场。这回梨花姥娘本就存心,不管生男生女都要大办一场。
何氏睡了一觉醒来时,李海歆已去何家堡报信儿回来了。梨花大妗子给煮了二十九个红皮鸡蛋,并装了两大碗小米。
两人走了没一会儿,李海歆大娘娘大伯子连带三娘娘家的人并些往常有节礼往来的近邻街坊陆续都来了。
李薇一喜,忙去看几个姐姐,见她们脸上也同时浮上一团喜色,正这时,房里已是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李薇心中一喜,看向堂屋,李海歆已抢先一步奔了进去。
梨花姥娘虽能让李王氏吃些没趣儿,可也不能真说出不让看的话。
何氏一边喝一边笑,“家里这么些鸡蛋,也不差今儿这一个蛋!”整个临泉镇这一带的风俗,定心汤男娃煮两个蛋,女娃儿煮一个蛋。
媳妇们都三三两两的结伴去堂屋瞧孩子,男人们则与李海歆在院里说着话,都说他和何氏福气得很!圆满得很!
媳妇儿则在院中笑着议论刚出生的虎子,“才第三天儿的孩子,面皮就舒展开了,白净胖乎的很。”
梨花姥娘拜了神,从堂屋当门儿进来,笑着,“哎哟,这小嗓子亮的,象你们家的人!”
除了春兰喊了一声嬷嬷,剩下的姐妹三人均没理会她们。两人脸儿上有些讪讪的,李王氏走到院子中间,立了片刻,便问李海歆,“生了多大会儿?”
大武媳妇儿与王喜梅忙开解,一个劝何氏,一个梨花姥娘,都说大喜的日子,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哭起来了。
许氏一听连忙笑道,“大嫂这回的肚子比原先都大些,该不会那么快生出来。”说着要洗手进去帮忙。
李王氏在里面听见,心头又是一阵的堵。总觉得梨花姥娘是故意的,落她的面子,办她的难看。又一想这么些年,老大家的好事儿,她愣是沾不上一点光,分享不得一点儿的喜气。心头又是堵,把手里的面愈发加紧的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