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庙堂的阴谋 - 一剑狂仙 - 剑寒八万州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一剑狂仙 >

第九十一章庙堂的阴谋

夏元婴坐在龙椅上,盯着下面的郑国公夏铸,夏元婴能坐上龙椅郑国公夏铸居功至伟。郑国公按辈分是夏元婴的叔叔,祖上是初代禹王的亲弟弟,世袭罔替郑国公。汤国和郑国仇深似海,郑国公夏铸的父亲夏聃当年自持皇族身份。不但到处兴兵吞并弱小诸侯国,连禹朝的地盘也占了不少,一时之间郑国风头无良,疆域扩大三倍有余。

光宇帝多次斥责无果,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郑国公摸了老虎屁股,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这郑国公夏聃脑袋不好使。

占领了几个小诸侯国,沾沾自喜,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居然攻占了汤国的城池历城,高兴还没有三天。被年轻的汤国公子子胥带领五万人马一路追打,差点将郑国灭了国。

后来光宇帝出面调停,总算保住了郑国原有面积的一半,占领的土地不但被汤国拿走,自己原来的封地也被割走一半,夏聃一口老血喷出,不久就挂了。

夏铸承袭了他爹的爵位郑国公,郑国公还有个特殊身份。不但国公世袭罔替,还有个朝廷卿士的官职也是世袭,卿士在禹朝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官。

但是近几任郑国公郑卿士不但没有为禹朝鞠躬尽瘁。

反而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掏空禹朝的硕鼠,可以说禹朝的衰败就始于这几任郑卿士的贪腐和侵吞。

执政卿士吃相如此难看,其他官员无不效仿,禹朝就这样一步步衰败了,几代禹皇也是无可奈何。

天一门政变,郑国公夏铸以卿士身份联合九大家族辅佐夏元婴登基,居功至伟。

如今更是骄横跋扈,有时候连夏元婴也不放在眼里,夏铸和他爹一样,耍耍阴谋诡计还可以,一旦得势了脑袋就不太好使了。

他不止一次在家里宴请朝中重臣时讲:“无铸之功,何来永辉?”

夏铸除了贪腐侵吞外,没什么治国的本事。吃相太难看。也没有几个朝廷重臣愿意真心跟着他,多数都是趋炎附势之徒来攀附。因此郑国公郑卿士之位看起来高高在上,实际已经岌岌可危了。

夏元婴娇纵他十五年,一直没有合适的借口收拾他。

近日,有御史高升密奏夏铸的儿子太仆夏敬声历年来贪污东八师军饷一千多万两白银,证据确凿。

夏元婴下令司隶殿把夏敬声收监抄家了,一抄不要紧,抄出了三千多万两白银还连带无数金银珠宝,这简直就是替夏元婴在存钱。

夏元婴此时看着台阶下的郑国公夏铸,脸上笑意绵绵的说:“郑卿无需多虑,太仆的事是太仆的事,卿的事是卿的事,郑卿是我朝元老功臣,朕心中有数。

现在太仆敬声触犯了国法,自当以国法论处,但是此事到此为止吧!”

“陛下,臣请陛下网开一面,看在臣多年辅佐陛下,尚有寸功的份上,饶了小儿敬声一条小命,将其削职为民,永不起用。”

说着,郑国公夏铸行稽首大礼,叩头至地,异常恭敬,夏铸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恭敬的行过礼了!或者说,他自从辅佐夏元婴登基以后,就没有如此恭敬的行过礼了!

这次他是真急了!

“此事郑卿不必再说,太仆敬声算起来还是朕的同辈兄弟,待结案之时,朕自有分寸。”夏元婴收起了笑意说。

“可是,”夏铸还是不死心的继续说,“小儿敬声现在关在司隶殿的大牢里,谁都知道,这司隶殿的大牢进去容易出来难,能否将他移送廷尉诏狱?”

“夏铸,你是要教朕做事吗?不如你坐上来,朕到下面去,可否?”夏元婴突然直呼郑国公的名讳,阴森森的说。

“微臣不敢,请陛下恕罪,是臣关心则乱,一时唐突,冲撞了陛下,微臣知错了,求陛下宽恕。”一边说一边再次稽首大拜,不敢起身。

如今的夏铸,儿子在夏元婴手里,早已失去了骄横跋扈的劲。

收拾郑国公夏铸,对永辉帝夏元婴来说,早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迟迟未动手的原因,是缺少一个时机和足够充分的借口。

这个人不能随便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杀不好会引起其它“弓”和“狗”的猜忌。

“你下去吧!”永辉帝夏元婴冷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的郑国公夏铸说。

“诺!微臣告退。”郑国公夏铸起身恭敬的退了出去。

永辉帝夏元婴看着即将走出崇德宫大门的郑国公夏铸,说了一句:“这个人该死了!”

这时从侧面屏风后走出一个人,对着永辉帝夏元婴顿首施礼道:“陛下,是时候了!”说话的人正是太师公孙弘毅。

“太师有何想法?”永辉帝夏元婴问道。

“三年前,御史大夫李元被杀,凶手现场留书:为民除害,大侠朱安,八个字,这大侠朱安至今还未抓捕归案。

据臣所知,御史李元是掌握了郑国公的贪腐和勾结北莽的证据,准备上本弹劾的前夜,被杀害的。虽然朝廷上下心知肚明此乃郑国公夏铸所为,因凶手一直未归案,所以无法指证幕后黑手郑国公夏铸。

今日时机已然成熟,陛下可颁诏下旨,凡抓获献上大侠朱安者,民间人士赏金千两,朝中官员赐免死丹书铁券。

郑国公夏铸为了救他的儿子,必会献上朱安,以求丹书铁券,

如果朱安指认是他指使自己杀害御史大夫李元的,夏铸肯定会以朱安怀恨被自己抓获为由,说朱安诬陷,抵死不认。

但是,到时候臣有办法让朱安指证郑国公夏铸谋逆,丹书铁券可以免死,谋逆却不包含在内。”

“好,就以太师之言,阴公公,你去颁旨诏告整个端安城,百姓献上大侠朱安者赏金千两,官员献上大侠朱安者赐丹书铁券。”

“诺!老奴即刻去办。”旁边闪出以为白发白眉的公公手持佛尘施礼道。

诏书一颁布,整个端安城都沸腾了,到处都是寻找大侠朱安的人,所有人见面问候都是:“找到大侠朱安了么?”

“没有,你呢?有他的消息么?”

“没有啊!这大侠朱安到底躲到哪儿了?难道他会隐身术么?”

各种各样的疑问飘荡在端安城的上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