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记名弟子
第215章记名弟子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过了十年。秦至庸也在大都做了十年的太傅。
十年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长久,对于秦至庸来说,同样是非常长久。就算秦至庸可以活得比常人久,可是他没有突破人类的寿命极限。
他的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修行,是有周期性的。
积累,爆发,再积累,再爆发,如此循环,不断地做厚积薄发,由量变到质变。
秦至庸这十年的时间,修为没有成爆发式的增长,甚至连心境的提升,都很缓慢。不过,秦至庸心里并不急躁。他现在处于阶段性积累时期。何况,就算焦急,也是无济于事,说不定情况还会更糟糕。
心境想要由“静”,突破到“安”,实在是太困难。直到现在,秦至庸都还没有找到突破的道路。
安定,安宁,心灵会一直保持着活泼。没有恐惧,没有好恶,没有偏见,人会处于一种安泰祥和的状态。当然,这是秦至庸对“安”之境界的理解。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其实他也不清楚。
来到客厅。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秦至庸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书信是刘伯温写给秦至庸的,事关重大,杨雄亲自来送。带上儿子杨瑾,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
秦至庸放下书本,说道:“汝阳王又来了?走吧,去见一见他。”
收下赵敏,算是给汝阳王一个面子。
用什么养?
秋月和灵霜非常喜欢往秦至庸身边凑,因为待在秦至庸的身边,她们的心会非常清净。秦至庸身上的气度和生物磁场,足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情绪。
赵敏嘟着小嘴,一脸的不服气。
人生的大格局,大气象,是需要培养。
………………
官道上,杨雄带着儿子杨瑾前往大都。
只有读了《孟子》,才能领略到“亚圣”孟子的那种大气度。
杨雄和儿子去大都,是为了送信。
玄冥二老、苦头陀、成昆等人,经常在赵敏面前显露武功。赵敏便觉得,玄冥二老他们才是最厉害的人。
…………
秦至庸传了秋月和灵霜修行之道,现在她们已经是一流高手。
汝阳王说道:“秦先生,我打算让敏敏拜你为师。我儿王保保没有拜入你的门下,是个遗憾。这次你可别再拒绝了。”
赵敏是女孩子,收下她,应该不会受到皇帝的忌惮。毕竟,女孩子再厉害,又能如何?莫非她还能成为下一个武曌不成?
十年前已经拒绝过了汝阳王一次。
汝阳王说道:“敏敏,能成为秦先生的记名弟子,是天大的机缘了。秦先生是神仙般的人物。阿大和苦头陀不过一介武夫,岂能和秦先生相比?以后你专心跟着灵霜练剑,等你的剑法达到了足够的境界,说不定就可以成为秦先生的亲传弟子。那时候,你就能学到秦先生的一身本事了。”
当然是用心来养。
皇帝和太子对秦至庸依然不信任,哪怕秦至庸这十年来除了修心养性,什么都没有做。
指点灵霜练剑的时候,秦至庸会想起孙茜那丫头。灵霜和孙茜一样,都是练剑的胚子,将来灵霜的剑术肯定能达到孙茜的境界。
有些体会,用言语很难准确地描述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杨雄说道:“谨儿,到了太傅府,见到秦先生,你可不要失礼。”
秋月和灵霜是双胞胎,十年前她们就开始伺候秦至庸的饮食起居。当年的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现在已经是二十多岁的美貌女子。
赵敏不甘心地说道:“好吧。我倒要看看,灵霜一个侍女,能教我什么绝世剑法?”
秦至庸不说读懂《孟子》,但是他对养气功夫,已经有了五六成的火候。
秦至庸离开海沙派以后,刘伯温就取代了他在海沙派的地位。
秦至庸离开海沙派的时候,杨瑾还不到五岁,现在他已经十五岁,是个清秀的少年。
她盯着秦至庸说道:“我给自己取了个汉人名字,叫赵敏。秦先生,父王说你是天下最厉害的人,是真的吗?你比玄冥二老,苦头陀大师,阿大、阿二、阿三他们还要厉害?”
上午。
赵敏喜欢练武。汝阳王最疼爱这丫头,给她找师父,当然要找最厉害的人。
秦至庸现在的精神念头纯正程度,已经不在国师之下。十年过去,秦至庸的相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年轻,浑身充满活力,气质朴实无华。
休眠仓,是科幻想象中的产物,秦至庸根本造不出来。他只能依靠自身的修行,让心灵和身体进入“活死人”境界,以此来达到休眠的状态。
汝阳王瞪了赵敏一眼,呵斥道:“敏敏你太放肆了。秦先生是当朝太傅,学识和武功已经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他的本领,岂是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能质疑的?快点给秦先生道歉!”
秦至庸温和地说道:“郡主只是个小姑娘,天真烂漫,机灵可爱。王爷,何必呵斥她呢?郡主,我不过是练过几天拳脚,读了点书,没那么厉害。”汝阳王说道:“多谢秦先生。”
汝阳王带着赵敏出了太傅府。
汝阳王站起身来抱拳施礼,笑着说道:“秦先生,我冒昧前来,打搅你清修,见谅见谅。这是我女儿,敏敏特穆尔,你四年前见过她。”
活死人的境界,那就不是属于睡眠,而是属于休眠状态。休眠,比起深度睡眠,更加深层次。休眠状态,可以最低限度降低生命活动。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星际航行,人就必须进入休眠仓。这是变相地延长了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