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先天罡气一尺厚
第101章先天罡气一尺厚
早上。秦至庸和风采正准备去监狱,严元仪来了。
风采疑惑地看着她。
严元仪说道:“我是来找秦先生。”
秦至庸问道:“什么事,很急吗?”
严元仪笑着说道:“倒不是很急。”
秦至庸说道:“不急,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监狱。到了那儿再谈不迟。”
秦至庸猜到,严元仪来找自己,可能不会是什么好事。但严元仪毕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秦至庸不能直接赶人。基本的礼节,还是要的。读书人,要知礼。
严元仪瞳孔一缩。她心中想得则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秦至庸现在这样的实力。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巴立明的“香象渡河”身法,可谓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他看似笨拙,其实速度快到了极致。
六祖慧能,凝结了人性的粹美,展现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和周边地域一千多年。
一尺厚的先天罡气,古往今来,听都没有听说过。但是现在秦至庸现场展示,不会有假。
严元仪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风采和严元仪见到巴立明的身法速度,眼中都带着震惊。巴立明就像是一头笨重的巨象,发狂似的向秦至庸冲撞了过来。
风采惊骇道:“秦先生的先天罡气,竟然有一尺厚!他是怎么做到的?”
巴立明擦拭了嘴角的血迹,抱拳道:“秦先生,你的拳术造诣,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我老巴心服口服。若是以后有机会,我会再来讨教。”
巴立明身材高大,熊腰虎背,身上的筋骨、肌肉、气血、意志,都达到了巅峰。他的拳,一般人还真接不下来。他的拳法风格,就一个字,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秦至庸是强者。军人的人物,都是强者为尊。
儒家的文化,能成为中华的主流思想和文化,正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容纳功能。可谓是海纳百川。
风采和严元仪退出了房间,免得造成误伤。
古之先贤们生活的时代,生产力落后,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但是他们对精神意识的修炼,并且总结出了完善的修行理论,哪怕是现代的人看来,都是如此高端大气。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秦至庸收回了拳头,笑着说道:“巴立明先生,我的全力一击,还过得去吧。拳头在接触你身体的时候,我转换成为了巧劲。否则,那刚猛的拳劲,足以将你的气血和筋骨打散,甚至还会震坏你的骨髓。咱们比武,搭个手而已,实在是用不着以命相搏。”
秦至庸虽然主修的是儒家心法,但他并不排斥佛学和道家。
打出先天罡气,消耗体力巨大,因此高手过招,一般不会用罡气克敌。
巴立明说道:“告辞。”
风采问道:“元仪,你不是说,有事情要和秦先生商议吗?”
秦至庸这次看的书是《六祖坛经》。
若是闭上眼睛,用精神感知,便可发现巴立明完全变成了巨象。巴立明当然不是妖怪,而是他把身法意境施展到了极致,让人产生的错觉。
………………
可是,秦至庸显露出真正实力的这一刻,他身体外一尺远的地方,空气产生了扭曲。好像他的周身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气体护罩。
说着,巴立明看了一眼风采和严元仪。自己进监狱的时候,天下间的高手,哪里有她们两个啊。可见,自己在监狱里待了几十年,外面是真的沧海桑田。
以六祖慧能的心灵境界,可成佛做祖。
风采和严元仪都知道秦至庸很强。他是世界上最强的人之一。可是她们都没有见识过秦至庸的真正实力。
儒释道,经过上千年的相互融合,其实早就成为了一家。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佛学,与印度、日本、泰国等地的佛学有着很大不同。中国的佛学,已经本土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拳术,象形拳居多。
秦至庸的心灵层次是“定”之境界。他不过是拥有了超级第六感。也就是所谓的眼、耳、舌、鼻、身、意,感官极为敏锐,可以捕捉到空中很多的信息。
秦至庸在研究和总结心灵修行理论的时候,远在南洋的王超和唐紫尘收到了一件快递。
嘭。
秦至庸说道:“巴立明先生你是绝世强者。我既然答应了和你打一场,那么就绝对不会推辞。更不会留手。这是对一个强者的起码尊重。”
使出全力,只是展现力量,并不是要将对手打杀。
巴立明接着说道:“我只带走几件衣服,至于房间里的坛坛罐罐,就留给你们了。”
太极拳的捶法,是出了名的刚猛和霸道。
习武之人,要以德养武。痛下杀手很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则很难。
秦至庸点头道:“随时欢迎巴立明先生来找我交流武术心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严元仪在秦至庸面前,居然有了点拘束。要知道,她严元仪是特种部队的教官,是政委。就算秦至庸是科学家,也不至于这样。严元仪见过的科学家,并不少。
监狱里给秦至庸安排了办公室和宿舍。
前段时间,巴立明和王超交过手,王超是“见神不坏”的强者,但是王超可没有秦至庸现在这样猛。
太极拳,不止是柔顺,不止是“四两拨千斤”,还有刚猛霸道的“炮锤”。
巴立明哈哈一笑,脸上的络腮胡子犹如钢针,绷得笔直:“我就知道秦先生是一个直爽的人。好。那我们开始吧。”
巴立明正在收拾行李。他对秦至庸说道:“秦先生,我老巴就要离开监狱。说实话,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我是真舍不得这里。这里清净啊。但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我又不得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