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后厨和包厢
“柱子啊,你也知道像咱们这样掌勺的大师傅,多长时间都不切菜了,有点生疏也是正常的。”刘厨师不好意思的狡辩道。
“放屁,这是吃饭的本事,到啥时候也不能丢,你师傅当年没告诉你吗?做菜三分看炒七分看切,咱们中餐厨子最看的就是刀功,你这菜如果切的不均匀,熟的时间都不一样,那口感能好吗?”
何雨柱毫不客气的说道。
“是是是,您说的是。”
刘厨师的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
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刘厨师心胸宽广,而且打心眼里佩服何雨柱的手艺。
再加上何雨柱来到钢厂饭馆后厨,也教了他不少的拿手绝活,这才让这家饭馆儿生意这么火爆。
“现在做生意是最好的机会,而做生意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这几方面,食品我正在做,出行万老板那边在做,那就剩下房地产和服装了,而我觉得,房地产是一本万利。”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带着后世记忆穿越而来,脑子里边有着海量的知识储备,以及最为清晰的国家日后发展走向,底气那是足足的。
“首先,改革春风从沿海慢慢吹向内地,很多农村人将会进城务工,这么多人涌进城里,原有住房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体量的需求。”
人家相当于他半个师傅。
“大领导,讨教谈不上,晚辈只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罢了。”
后厨这边热火朝天,包厢里的众人经过自我介绍后,也都相熟了起来,蒋正国对大领导这个人印象非常好,也非常敬佩。
就比如,那些开网课教学小说的,教读有声书的,不能说全部都是骗钱的吧,几乎都是。
“再者,大家的腰包鼓了以后,思想也会膨胀,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谁愿意住在四合院里,天天被叽叽喳喳的扯老婆舌声唤醒,上厕所还要排队呢?”
蒋正国态度很明确的说道。
面容慈祥,语气平缓,没有一点儿高位者的架子。
时尚,不仅仅在你们年轻人中间。
蒋正国侃侃而谈,并没有丝毫怯场。
院里的二大爷,那就妥妥是换了官瘾晚期综合症。
这个年代师傅就是师傅,徒弟就是徒弟,尊师重道的思想还是很浓厚的。
大领导笑着说道。
大领导说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不做职工宿舍楼?那要做什么?”
大领导一边听一边点头,双眼中的神采越来越浓,甚至心中还有一点佩服蒋正国这个年轻的后生了。
二大妈绝对可以称为二大爷的第一小迷妹儿了。
这也算是大领导对蒋正国的考核吧,看他到底有没有唐国富口中说的那样有见识。
在外边当不了官,在家里却摆起了大老爷的谱,几个儿子被折磨的不要不要的。
“说来听听。”“哦,那我倒是想听你说说,盖房子的好处在哪里?”
“是这样的诸位,咱们国家刚刚迎来改革开放,这是一个时代的窗口,也是结束计划经济的一个信号,用不了几年,市场经济的号角将会吹响大江南北,到那个时候,咱们生活的这片土地遍地是黄金,处处是机会,在一些行业中,私营企业将会完全取代国营企业,成为社会的脊梁。”
“服装生意确实不错,但相较于房地产,上限不高,体量也不够大,也许我以后会做,但现在不会。”
听到大领导这三个字,就感觉非常亲切,在他的印象中,也只有傻住这么叫他。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做服装生意也不差呀,现在咱们不少内地的老板,有门路的从港台地区进货,没门路的从沿海地区批发,赚得也是盆满钵满,虽然我一大把年纪了,但也知道港台风这个时下流行词儿。”
而李芳芳则面带微笑,满眼的小星星。
不过有一点,蒋正国还是非常佩服二大爷的,人家虽然在装大头蒜,但家里确实也有人捧臭脚。
上位者有很强的官威,总感觉比老百姓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可不像21世纪,师傅坑的就是徒弟,徒弟最想弄死的也是师傅。
说完还不忘瞅了一眼旁边的大侄女,意思很明显,我大侄女儿烫的这个头就是港台风的,别以为我这老家伙不知道。
大领导继续问道。
大领导笑呵呵的说道。
“其次,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人的思想会发生变化,之前吃的用的住的,全是国家给的,以后可不会这样了,国营企业变成私营企业,人家是不可能给你搞什么职工宿舍楼的,私企一切以盈利为根本。”
蒋正国朗声说道。
“商品房!”
蒋正国很是谦虚的说道。
不怪他磨叽,大家一起合作做生意,如果不够了解彼此,那绝对成不了。
当下这个年代,官僚思想还比较浓重,百姓看到当官的,不说腿肚子转筋,但绝对说话都说不利索。
这也是让蒋正国佩服的一点。
“小蒋,听小唐说,你对房地产这方面的见解很深,可否讨教一二啊。”
“最后,房地产这个行业,现在还并没有人做,咱们偌大的北京城,据我了解,只有唐老板一家,而且只做国营企业的职工宿舍楼,我觉得还是太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