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访谈
对谈召集人《钢弹前哨战》制作总监·导演浅野政彦
是谁在导引我们?
高桥:说真的,角木兄所做的细部设定帮助很大,让我在下笔时十分轻松愉快。
浅野:咱们一开始就谈这个,会不会太硬派啊(笑)。
角木:其实啊,刚刚也约略提到“像真度”这个字眼,要如何定义像真度是因地制宜的,不过这个字眼的确有相当的危险性,容易引起误会。拿一年战争时的钢弹来说,它只有最小限度的像真,不过却能满足当年的我们,这样其实已经足够了。硬要创造像真度最高的ms的话,每一架造价恐怕至少上百亿日圆,谁舍得用那种东西打仗呢?我本人是不会为了追求极致的像真度而自找麻烦的。
浅野:这点我们以前就有共识了,我们并不是要创造“2oo1年太空漫游(注1)”之类的巨作。
高桥:在描写太空战斗时,我最大的困扰就是赛可谬(注2),我本人并不喜欢什么新人类、脑波遥控那一套,一想到要摆进小说里就觉得很麻烦。新人类毕竟是富野先生(注3)创造的概念,如果不以新人类为主题,那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才想出了一个“人工智能”、“人工智慧”来代替。
过去出现过的ms机种,似乎只要冠上钢弹两字,就一定很强似的……至少,外观上看起来很强。所以这次角木兄设计的s钢弹……(伊欧塔)钢弹(注4)也是,给人很强的第一印象。只不过,光是这样就太薄弱了,所以在连载时才又突然冒出了个alice,当时是因为无计可施才作这样的设定。我心想,既然负责驾驶的不是新人类,那就必须另外找个理由让钢弹变强才行。
浅野:总之,不再像过去那样,翻翻型录,比比性能数据,就断言哪一架最强。
高桥:这样一路发展下去,到了specialedition版(注5)时,alice的人格就渐渐被突显出来了。
在连载的时期,因为要考虑模型月刊的型态,所以只能把描写焦点摆在表层,而且每一回都得出现ms,因此现在看来,连载稿像是一堆战斗所串接起来的。
浅野:高桥兄算是将alice培育成ai的幕后黑手吧,运用了许多事件,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创造“她”的个性。
高桥:结果弄出了个“第三性”。
角木·浅野:啊哈哈哈!(笑)
角木:说得妙(笑)。
高桥:所以在最后“拗”的很辛苦呀,不让她变成第三性,而把她变成超越男女性别的菩萨,多了点佛教味道(笑)。
角木·浅野:啊哈哈哈哈!(笑)
高桥:因为是讨论人工智能,所以不可避免地一定会遇到性格塑造的问题。相对的,小林诚先生(注6)的手法是把新人类放进试管里,那样更难“拗”了(笑)。
浅野:那个啊,在国外sf界早已经探讨过了,就是那个叫什么的,呃……安·玛凯弗莉(注7)吧?
角木:嗯……让她变成弥勒菩萨、未来神佛来拯救纷乱人世也并无不可。因为神佛看尽人间疾苦,所以眼神才会那么忧郁吧。可是,如果像是湿婆神哪样,最好的救赎就是杀光人类呢?故事最后面,alice不是微笑着杀死了乔许吗。所以说alice的慈爱已经超越人类,不是我们平庸之辈可以理解的了。我掰得还好吧(笑)?
浅野:哇哈哈哈哈(笑)。
高桥:追根究底,新人类毕竟也是人,由人类来导引人类,这个理念一直让我相当抗拒。
角木:尤其是“逆袭的夏亚(注8)”之中,阿姆罗最后一段话简直像是黑柳彻子的口吻。
浅野:的确有点那种味道。
角木:就好像要大家都不再使用免洗筷,而要随身携带自己专用的碗筷似的。
高桥:那样就太过空泛理想化了,好像在说“有危机的不是地球,而是人类”,简直像在附和影山民夫(注9)的理念,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人类必须进化为新人类,然后由新人类引领人类进化,这是富野先生的基调。但这也在无形间制造了一个缺口,显示钢弹之所以强大不一定是因为新人类,也可以构筑其它的理由来让它强大,alice就是其中之一。
角木:alice的地位是颇堪玩味的,也值得深入加以探讨。
allce的未来
角木:高桥兄为了写alice,在ai方面作了不少研究吧。在高桥兄的钢弹世界观里,一开始的r-78是学习型电脑,到了z钢弹则进化为生化感测介面,最终达到了alice的人工智慧。可是在现实中,ai的进步程度究竟如何呢?
高桥:这个嘛……硬要界定出三者的差异程度是有些困难啦……
角木:一般的分工专职电脑称不上是智能吧?而学习型电脑充其量只有自行发展程式码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自我认知可言。但是,故事中alice显然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当然啦,也可能是獠的母亲……
高桥:预设了这样的程式是吗?
角木:可能是软体程式,也可能是硬体设备吧,总之,必定在一开始便预测alice会萌生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所以才需要“赤郡猫”对吧?唉,好难甜,算啦(笑)。
浅野:不过好玩的是,为什么没有人把allce和hal9000(注10)联想在一起?
角木:或许是因为alice太人性化了吧?而且还设定为女人。
浅野:要说服你还真难啊(笑),我怕待会儿聊不下去啰。
高桥:其实在电脑发展史上,这些都是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不过,单就“前哨战”的故事来说,我的目的只是希望创造出一架会自我进化的战斗用电脑,不过,并不是一般科幻电影中常见到的那种会跟驾驶员对话的电脑。
角木:利用音波的震幅来辨识语音是吗。
高桥:是的,其实这是比较人性化的介面,人机沟通起来也容易的多,只需要说出指令就行了,好比说有些卡通里会出现“飞弹、发射!”之类的台词(笑)
角木:就像“雷兹纳(注11)”那样。
浅野:重点是驾驶可以将座机视为有人格的伙伴,不中再去解释为什么要采要这样的行动、为什么现在该这么做……。如果电脑发觉指令有误,可以马上提醒“哎呀,不可以,现在不可以发射飞弹。”对不?
高桥:这还只是理论而已,我并不认为实际战斗时需要用到语音沟通,甚至,我还怕语音系统会制造误会。
角木:但是f—15(注12)已经开始运用类似科技了。
高桥:哦?是吗?
浅野:啊,难道说被敌机飞弹锁定时,会发出“危险啊!”的警告声?
角木:不是这样的(笑),只有用在飞行员输入指令,好比说之前提到的“发射飞弹!”或是“改用机炮”之类的命令——
浅野:喔喔,很像那个“用俄语来思考!(注13)”嘛。
角木:相当近似了。
高桥:我还是觉得,语音功能在实战中派不上太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