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有恒产者有恒心。
第361章有恒产者有恒心。推衍出了金黄色的符文之后,即可进一步的扩张势力。
如今获得太上神霄法箓的人应该有几千个。
如今还在不断持续的扩张。
青色只能传授100个,大规模的扩张还是需要周玄亲自动手。
现在出现了黄色法箓,一个黄色的可以抵得上100个青色的。
加起来是1万个红色。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杨奇拜见天师大人。”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对于这些普通农民来说,周玄就是他们第二个父母,在他们眼里,周玄比皇帝还要大。
总而言之,就是要他们死。
不怕他们造反,就怕他们不造反。
其实这些事情周玄早已预料到。
如今粮食大丰收,并没有代表所有老百姓都能够受益。
周玄把目光转向了山下。
今年收成多了,粮食价格也就降低了下来。
现在并没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量出家人吃空饷的事情。
几个老农满头大汗,在一个小亭子中歇脚。
一切看成绩说话。
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
人人都有恒产,到时候敌人打过来,周玄就算不反抗老百姓也不会愿意。
第1步是把一些劣迹斑斑的地主找借口弄掉,把他们的田地以天师道的名义交给其他百姓。
毕竟皇帝可不给他们饭吃。
神霄天尊庙里的大人除了促进粮食收成以外,还会帮忙兴修水利,修建道路。
不需要喊太多口号,不需要编造一些伟大光明正确的事例来鼓动人心。
而且劳动完毕之后可以把工具带回去。
“这年景越来越好了,真希望周天师永远在这当官。”
“过几天庙里就要来人催生粮食,在家里的仓库都快装不下了。”
在这个世界,天师道的道士可不是那种国家蛀虫。
不过,不妨碍他们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以前因为破产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把田地卖掉,租了王员外家的土地来耕种。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切实的利益往往比口号还要鼓动人心。
不说吃香喝辣,衣食无忧总没问题。
以前最多一年收成两次,现在一年能收四五次。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几个人聊着八卦,信息也传入到周玄的耳中。
从一开始,一步步蚕食。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不管什么身份都必须要交税。
最好统治范围之内凑满三万个道士。
如果把土地分给其他老百姓,那么坚持道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而且只需要上交三成粮食,没有其他苛捐杂税。
几个人都是村里人,一闲下来就聊起家常。
他们这些人都是拥有自己田地的自耕农。
官绅一体纳粮这个政策倒是在周玄治理之下初步实现了。
他们生活倒是滋润了,其实这些普通佃户生活水准倒也没有提高多少。
普通农民连皇帝的姓名都不知道,只知道对他们好的人。
不过比以前好多了。
周玄其实从一开始就在布局了。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天师大人才能带来如此好的生活。
自从神霄天尊庙在这边设立之后。前世作为华夏人,托了无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