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湖底阴城(14)
渡阴木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珍贵树木,在修道人眼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材地宝,要知道,人族在修仙方面最大的障碍就是短暂的生命,但渡阴木却能汲取生灵的灵气,向天借命,只要有时间,就能提升得道成仙的机率,对于这样的宝贝,修道人无不趋之若鹜。
不息说完最后一段话,他突然抽搐起来,永夜的身体已经完全幻化为黑莲,在翻涌的黑莲中,不息的抽搐逐渐停止,然后安静的沉睡过去。
直到不息发出均匀的呼吸,永夜的身体才慢慢凝聚成型,孟钰看他面色苍白,嘴角轻轻颤抖,拿出一粒金丹,“这是我炼制的元丹,是黄泉中黑莲的精魄,千万年沉浸在黄泉水中,你含在口中,可以大大提升你灵气提升的速度。”
微笑着接过金丹,永夜颤声,“多谢。”
含在口中,只是十几秒的时间,永夜的脸色就恢复正常,忧心的欢喜和过江立刻放下心来,看着永夜取出金丹,过江立刻打开自已随身携带的葫芦,让永夜放入金丹,“别担心,这是不死泉的泉水,能够洗净世间一切事物。”
接过清洗干净的金丹,孟钰将它吞进肚中,看着永夜,“你的计划是什么?”
“暂时在这里休息,”永夜伸出胳膊,几人立刻看见他胳膊上刺着长长短短的线条,“我在幻像里曾经计算过时间,每隔三十六小时,小镇的气息就会流转一次,每次气息流转大概需要四小时十四分钟,我们灵气消耗过大,需要在这段时间补充足够的灵气。”
“然后呢?”孟钰看着永夜,“再次进入那个小镇?”
“我们分为三组,”永夜的神情很平静,“你守住这个结阵,这是我们容身之所,无论发生什么,这里不能崩塌,欢喜和过江去找马姑姑和雷姑娘的肉身,我和不息去见那个叛徒,无论如何,这个死局必须破解。”
点点头,孟钰没有再开口,她拿出十几面白色的小旗,沿着山洞的边沿插下,几分钟后,山洞里似乎比从前明亮很多。
退到火堆旁,孟钰拿出一柄漆黑的刀,把自已头发割断,不待缉魂司有所反应,孟钰已经将头发编织成网,然后轻轻的覆盖在火堆上。
“我已经用我的元神为盾护住这里,”孟钰抬眼看着缉魂司众人,“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守在这里,你们放心去做自已的事。”
如果说不感动,那是假的,积怨千年,欢喜和过江一早就知道面前这个女人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决绝和狠,无论做什么,都是做到绝处,例如说永夜让她守这个结界,旁人一定会想以自已的修为和法器守护,但她却是用自已的元神为盾,这相当于把自已的这个结界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退路。
永夜感激的看着孟钰,眼神温柔,“多谢!”
“你不用谢我,”孟钰转身看着灵火,“那两位女道土和不息都只是人族,他们能做到的,难道我们不能做吗?”
内心刚刚涌起的感激立刻烟消云散,欢喜和过江真真的想冲她翻个白眼,她自已愿意烟消云散也就算了,转身就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人族的精神力量是三界众生中最强大的,他们的意志力和道德感驱动下能做出感天动地的事,但欢喜和过江只允许自已感动而已,毕竟他们在缉魂司服役千年,绝对不是为了人族。
“无论如何,也要感谢你,”永夜很执着,他轻轻的靠在墙壁上,“你应该发现我们这次的任务危险性极高,不想让我们有所顾忌。”
沉默很久,欢喜和过江几乎以为孟钰已经睡过去,她却突然开口,“如果按不息预语所说,渡阴木的牌坊和叛徒有什么直接联系。”
“我只是猜测,”永夜眯着眼睛,显得心事重重,声音里也难得的透着一丝厌恶,“叛徒作恶太多,虽然地府无法对他施以惩戒,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他在机缘巧合的前提下找到那块渡阴木,同时为了避免自已受天罚,他把自已的渡阴木合二为一,把自已的命给渡阴木,而相对应的,渡阴木护着他,让他不被发现。”
说到这里,永夜停顿一会儿,“我虽然不像不息一样能够看出那个牌坊上有什么画像,但我能感应到牌坊是活的。”
说到这里,永夜突然一愣,他转头看着欢喜和过江,“我知道马姑姑和雷姑娘的肉身在哪里了。”
“什么地方?”欢喜和过江异口同声的询问,随即两人又异口同声的说,“牌坊下面?”
“是,”永夜脸上浮现出崇敬和尊重的神情,“只有渡阴木汲取的灵气能够确认她们的肉身不腐,而且有灵气的补充,虽然少,但在阴城那是唯一可以汲取灵气的地方,她们果然冰雪聪明,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想必就连叛徒都没想到,她们竟然会选择那个地方作为葬身之地。”
“如果你们损毁渡阴木,”孟钰若有所思的看着灵火,“她们的尸体会不会损坏?”
“会,”永夜微笑起来,“但不要紧,她们的魂魄在灵气充盈的地方,就算肉身损坏,她们也不会烟消云散。”
孟钰突然微笑起来,她侧头看看不息身周飞舞着的探灵蝶,“一千多年了,白门还没有主动打开过,我们把她们送回地府时,白门一定会主动为她们敞开。”
以马逢雨和雷一羽的功德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地府众人相视一笑,在这一刻,欢喜和过江暂时放下对孟钰的厌恶,只觉得眼前这个冷冰冰的女人的确是地府第一美人儿。
永夜根据自已的调息计算着时间,也许是孟钰元神结成的盾屏蔽了鬼气的侵蚀,灵气的补充比预想的快,不息比永夜预计的时间提前清醒,他有些害羞的从永夜怀里挣扎着坐起,正想开口说什么,却突然伸出手指着远处,“那里,有双眼睛一直盯着我们。”